1x
1

规箴

汉武帝乳母尝于外犯事,帝欲申宪,乳母求救东方朔。

朔曰: 此非唇舌所争,尔必望济者,将去时但当屡顾帝,慎勿言!

此或可万一冀耳。

乳母既至,朔亦侍侧,因谓曰: 汝痴耳!帝岂复忆汝乳哺时恩邪?

帝虽才雄心忍,亦深有情恋,乃凄然愍之,即敕免罪。

京房与汉元帝共论,因问帝: 幽、厉之君何以亡?

所任何人?

答曰: 其任人不忠。

房曰: 知不忠而任之,何邪?

曰: 亡国之君,各贤其臣,岂知不忠而任之?

房稽首曰: 将恐今之视古,亦犹后之视今也。

陈元方遭父丧,哭泣哀恸,躯体骨立。

其母愍之,窃以锦被蒙上。

郭林宗吊而见之,谓曰: 卿海内之俊才,四方是则,如何当丧,锦被蒙上?

孔子曰: 衣夫锦也,食夫稻也,于汝安乎?

吾不取也!

奋衣而去。

自后宾客绝百所日。

孙休好射雉,至其时则晨去夕反。

群臣莫不止谏: 此为小物,何足甚耽?

休曰: 虽为小物,耿介过人,朕所以好之。

孙皓问丞相陆凯曰: 卿一宗在朝有几人?

陆曰: 二相、五侯、将军十余人。

皓曰: 盛哉! 陆曰: 君贤臣忠,国之盛也。父慈子孝,家之盛也。

今政荒民弊,覆亡是惧,臣何敢言盛!

何晏、邓扬令管辂作卦,云: 不知位至三公不?

卦成,辂称引古义,深以戒之。

扬曰: 此老生之常谈。

晏曰: 知几其神乎!古人以为难。交疏吐诚,今人以为难。

今君一面尽二难之道,可谓 明德惟馨 。

诗不云乎: 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晋武帝既不悟太子之愚,必有传后意。

诸名臣亦多献直言。

帝尝在陵云台上坐,卫瓘在侧,欲申其怀,因如醉跪帝前,以手抚床曰: 此坐可惜。

帝虽悟,因笑曰: 公醉邪?

王夷甫妇郭泰宁女,才拙而性刚,聚敛无厌,干豫人事。

夷甫患之而不能禁。

时其乡人幽州刺史李阳,京都大侠,犹汉之楼护,郭氏惮之。

夷甫骤谏之,乃曰: 非但我言卿不可,李阳亦谓卿不可。

郭氏小为之损。

王夷甫雅尚玄远,常嫉其妇贪浊,口未尝言 钱 字。

妇欲试之,令婢以钱绕床,不得行。

夷甫晨起,见钱阂行,呼婢曰: 举却阿堵物。

王平子年十四、五,见王夷甫妻郭氏贪欲,令婢路上儋粪。

平子谏之,并言不可。

郭大怒,谓平子曰: 昔夫人临终,以小郎嘱新妇,不以新妇嘱小郎!

急捉衣裾,将与杖。

平子饶力,争得脱,踰窗而走。

元帝过江犹好酒,王茂弘与帝有旧,常流涕谏。帝许之,命酌酒,一酣,从是遂断。

谢鲲为豫章太守,从大将军下至石头。

敦谓鲲曰: 余不得复为盛德之事矣。

鲲曰: 何为其然?

但使自今已后,日亡日去耳!

敦又称疾不朝,鲲谕敦曰: 近者,明公之举,虽欲大存社稷,然四海之内,实怀未达。

若能朝天子,使群臣释然,万物之心,于是乃服。

仗民望以从众怀,尽冲退以奉主上,如斯,则勋侔一匡,名垂千载。

时人以为名言。

元皇帝时,廷尉张闿在小市居,私作都门,早闭晚开。

群小患之,诣州府诉,不得理,遂至檛登闻鼓,犹不被判。

闻贺司空出,至破冈,连名诣贺诉。

贺曰: 身被徵作礼官,不关此事。

群小叩头曰: 若府君复不见治,便无所诉。

贺未语,令且去,见张廷尉当为及之。

张闻,即毁门,自至方山迎贺。

贺出见辞之曰: 此不必见关,但与君门情,相为惜之。

张愧谢曰: 小人有如此,始不即知,早已毁坏。

郗太尉晚节好谈,既雅非所经,而甚矜之。

后朝觐,以王丞相末年多可恨,每见,必欲苦相规诫。

王公知其意,每引作它言。

临还镇,故命驾诣丞相。丞相翘须厉色,上坐便言: 方当乖别,必欲言其所见。

意满口重,辞殊不流。

王公摄其次曰: 后面未期,亦欲尽所怀,愿公勿复谈。

郗遂大瞋,冰衿而出,不得一言。

王丞相为扬州,遣八部从事之职。

顾和时为下传还,同时俱见。

诸从事各奏二千石官长得失,至和独无言。

王问顾曰: 卿何所闻?

答曰: 明公作辅,宁使网漏吞舟,何缘采听风闻,以为察察之政?

丞相咨嗟称佳,诸从事自视缺然也。

苏峻东征沈充,请吏部郎陆迈与俱。

将至吴,密敕左右,令入阊门放火以示威。

陆知其意,谓峻曰: 吴治平未久,必将有乱。

若为乱阶,请从我家始。

峻遂止。

陆玩拜司空,有人诣之,索美酒,得,便自起,泻箸梁柱间地,祝曰: 当今乏才,以尔为柱石之用,莫倾人栋梁。

玩笑曰: 戢卿良箴。

小庾在荆州,公朝大会,问诸僚佐曰: 我欲为汉高、魏武何如?

一坐莫答,长史江虨曰: 愿明公为桓、文之事,不愿作汉高、魏武也。

罗君章为桓宣武从事,谢镇西作江夏,往检校之。

罗既至,初不问郡事;径就谢数日,饮酒而还。

桓公问有何事?君章云: 不审公谓谢尚何似人?

桓公曰: 仁祖是胜我许人。

君章云: 岂有胜公人而行非者,故一无所问。

桓公奇其意而不责也。

王右军与王敬仁、许玄度并善。

二人亡后,右军为论议更克。

孔岩诫之曰: 明府昔与王、许周旋有情,及逝没之后,无慎终之好,民所不取。

右军甚愧。

谢中郎在寿春败,临奔走,犹求玉帖镫。

太傅在军,前后初无损益之言。

尔日犹云: 当今岂须烦此?

王大语东亭: 卿乃复论成不恶,那得与僧弥戏!

殷觊病困,看人政见半面。

殷荆州兴晋阳之甲,往与觊别,涕零,属以消息所患。

觊答曰: 我病自当差,正忧汝患耳!

远公在庐山中,虽老,讲论不辍。

弟子中或有堕者,远公曰: 桑榆之光,理无远照;但愿朝阳之晖,与时并明耳。

执经登坐,讽诵朗畅,词色甚苦。

高足之徒,皆肃然增敬。

桓南郡好猎,每田狩,车骑甚盛。五六十里中,旌旗蔽隰。

骋良马,驰击若飞,双甄所指,不避陵壑。

或行陈不整,兔腾逸,参佐无不被系束。

桓道恭,玄之族也,时为贼曹参军,颇敢直言。

常自带绛绵绳箸腰中,玄问 此何为?

答曰: 公猎,好缚人士,会当被缚,手不能堪芒也。

玄自此小差。

王绪、王国宝相为唇齿,并上下权要。

王大不平其如此,乃谓绪曰: 汝为此欻欻,曾不虑狱吏之为贵乎?

桓玄欲以谢太傅宅为营,谢混曰: 召伯之仁,犹惠及甘棠;文靖之德,更不保五亩之宅。

玄惭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