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传 卷三十一
王昕,字符景,北海剧人。
六世祖猛,秦苻坚丞相,家于华山之鄜城。父云,仕魏朝有名望。
昕少笃学读书,太尉汝南王悦辟骑兵参军。
旧事,王出射,武服持刀陪从,昕未尝依行列。
悦好逸游,或骋骑信宿,昕辄弃还。
悦乃令骑马在前,手为驱策。
昕舍辔高拱,任马所之。
左右言其诞慢。
悦曰: 府望惟在此贤,不可责也。
悦数散钱于地,令诸佐争拾之,昕独不拾。
悦又散银钱以目昕,昕乃取其一。
悦与府僚饮酒,起自移?人争进手,昕独执版?
立。悦于是作色曰: 我帝孙帝子帝弟帝叔,今为宴适,亲起舆?
卿是何人,独为偃蹇!
对曰: 元景位望微劣,不足使殿下式瞻仪形,安敢以亲王僚寀,从?养之役。
悦谢焉。
坐上皆引满酣畅,昕先起,卧闲室,频召不至。
悦乃自诣呼之曰: 怀其才而忽府主,可谓仁乎?
昕曰: 商辛沉湎,其亡也忽诸,府主自忽,微僚敢任其咎。
悦大笑而去。
累迁东莱太守。
后吏部尚书李神?奏言,比因多故,常侍遂无员限,今以王元景等为常侍,定限八员。
加金紫光禄大夫。
武帝或时袒露,与近臣戏狎,每见昕,即正冠而敛容焉。
昕体素甚肥,遭丧后,遂终身羸瘠。
杨愔重其德业,以为人之师表。
迁秘书监。
昕少与邢卲俱为元罗宾友,及守东莱,卲举室就之。
郡人以卲是邢杲从弟,会兵将执之,昕以身蔽伏其上,呼曰: 欲执邢子才,当先杀我。
卲乃免焉。
昕雅好清言,词无浅俗。
在东莱,获杀其同行侣者,诘之未服,昕谓之曰: 彼物故不归,卿无恙而反,何以自明?
邢卲后见世宗,说此言以为笑乐。
昕闻之,故诣卲曰: 卿不识造化。
还谓人曰: 子才应死,我骂之极深。
显祖以昕疏诞,非济世所须,骂之曰: 好门户,恶人身。
又有谗之者曰: 王元景每嗟水运不应遂绝。
帝愈怒,乃下诏徙幽州。
后征还,除银青光禄大夫,判祠部尚书事。
帝怒临漳令嵇晔及舍人李文师,以晔赐薛丰洛,文师赐崔士顺为奴。
郑子默私谓昕曰: 自古无朝士作奴。
昕曰: 箕子为之奴,何言无也?
子默遂以昕言启显祖,仍曰: 王元景比陛下于殷纣。
杨愔微为解之。
帝谓愔曰: 王元景是尔博士,尔语皆元景所教。
帝后与朝臣酣饮,昕称病不至。
帝遣骑执之,见方摇膝吟咏,遂斩于御前,投尸漳水,天保十年也。
有文集二十卷。
子顗。昕母清河崔氏,学识有风训,生九子,并风流蕴藉,世号王氏九龙。
弟晞,字叔朗,小名沙弥。
幼而孝谨,淹雅有器度,好学不倦,美容仪,有风则。
魏末,随母兄东适海隅,与邢子良游处。
子良爱其清悟,与其在洛两兄书曰: 贤弟弥郎,意识深远,旷达不?简于造次,言必诣理,吟咏情性,往往丽绝。
恐足下方难为兄,不假虑其不进也。
魏永安初,第二兄晖聘梁,启晞释褐除员外散骑侍郎,征署广平王开府功曹史。
晞愿养母,竟不受署。
母终后,仍属迁邺。
遨游巩洛,悦其山水,与范阳卢元明、巨鹿魏季景结侣同契,往天陵山,浩然有终焉之志。
及西魏将独孤信入洛,署为开府记室。
晞称先被犬伤,困笃不起。
有故人疑其所伤非猘,书劝令起。
晞复书曰: 辱告存念,见令起疾,循复眷旨,似疑吾所伤未必是猘。
吾岂愿其必猘,但理契无疑耳。
就足下疑之,亦有过说。
足下既疑其非猘,亦可疑其是猘,其疑半矣。
若疑其是猘而营护,虽非猘亦无损;疑其非猘而不疗,傥是猘则难救。
然则过疗则致万全,过不疗或至死。
若王晞无可惜也,则不足取,既取之,便是可惜。
奈何夺其万全,任其或死。
且将军威德所被,飞雾袭,方掩八纮,岂在一介。
若必从隗始,先须济其生灵。
足下何不从容为将军言也。
于是方得见宽。
俄而信返,晞遂归邺。
齐神武访朝廷子弟忠孝谨密者,令与诸子游。
晞与清河崔瞻、顿丘李度、范阳卢正通首应此选。
文襄时为大将军,握晞等手曰: 我弟并向成长,志识未定,近善狎恶,不能不移。
吾弟成立,不负义方,卿禄位常亚吾弟。
若苟使回邪,致相诖误,罪及门族,非止一身。
晞随神武到晋阳,补中外府功曹参军带常山公演友。
齐天保初,行太原郡事。
及文宣昏逸,常山王数谏,帝疑王假辞于晞,欲加大辟。
王私谓晞曰: 博士,明日当作一条事,为欲相活,亦图自全,宜深体勿怪。
乃于?中杖晞二十。
帝寻发怒,闻晞得杖,以故不杀,钳配甲坊。
居三年,王又固谏争,大被驱挞,闭口不食。
太后极忧之。
帝谓左右曰: 傥小儿死,奈我老母何?
于是每问王疾,谓曰: 努力强食,当以王晞还汝。
乃释晞令往。
王抱晞曰: 吾气力惙然,恐不复相见。
晞流涕曰: 天道神明,岂令殿下遂毙此舍。
至尊亲为人兄,尊为人主,安可与校计。
殿下不食,太后亦不食,殿下纵不自惜,不惜太后乎?
言未卒,王强坐而饭。
晞由是得免徒,还为王友。
王复录尚书事,新除官者必诣王谢职,去必辞。
晞言于王曰: 受爵天朝,拜恩私第,自古以为干纪。
朝廷文武,出入辞谢,宜一约绝。
主上颙颙,赖殿下扶冀。
王纳焉。
常从容谓晞曰: 主上起居不恒,卿耳目所具,吾岂可以前逢一怒,遂尔结舌。
卿宜为撰谏草,吾当伺便极谏。
晞遂条十余事以呈。
切谏王曰: 今朝廷乃尔,欲学介子匹夫轻一朝之命,狂药令人不自觉,刀箭岂复识亲疏,一旦祸出理外,将奈殿下家业何,奈皇太后何!
乞且将顺,日慎一日。
王歔欷不自胜,曰: 乃至是乎?
明日见晞曰: 吾长夜九思,今便息意。
便命火对晞焚之。
后王承间苦谏,遂至忤旨。
帝使力士反接,拔白刃注颈,骂曰: 小子何知,欲以吏才非我,是谁教汝!
王曰: 天下噤口,除臣谁敢有言。
帝催遣捶楚,乱杖抶数十,会醉卧得解。
尔后亵黩之好,遍于宗戚,所往留连,俾昼作夜,唯常山邸多无适而去。
及帝崩,济南嗣立。
王谓晞曰: 一人垂拱,吾曹亦保优闲。
因言朝廷宽仁慈恕,真守文良主。
晞曰: 天保享祚,东宫委一胡人,今卒览万机,驾驭雄杰。
如圣德幼?未堪多难,而使他姓出纳诏命,必权有所归。
殿下虽欲守藩职,其可得也!
假令得遂?退,自谓保家祚得灵长不?
王默然思念,久之曰: 何以处我?
晞曰: 周公抱成王朝诸侯,摄政七年,然后复子明辟,幸有故事,惟殿下虑之。
王曰: 我安敢自拟周公。
晞曰: 殿下今日地望,欲避周公得耶?
王不答。
帝临发,王从驾,除晞?州长史。
及王至邺,诛杨、燕等,诏以王为大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督摄文武。
还至?乃延晞谓曰: 不早用卿言,使?小弄权,几至倾覆。
今君侧虽获暂清,终当何以处我?
晞曰: 殿下将往时地位,犹可以名教出处。
今日事势,遂关天时,非复人理所及。
有顷,奏赵郡王叡为左长史,晞为司马。
每夜载入,昼则不与语,以晞儒缓,恐不允武将之意。
后进晞密室曰: 比王侯诸贵每见煎迫,言我违天不祥,恐当或有变起,吾正欲以法绳之。
晞曰: 朝廷比者疏远亲戚,宁思骨血之重。
殿下仓卒所行,非复人臣之事,芒刺在背,交戟入颈,上下相疑,何由可久。
且天道不恒,亏盈迭至,神几变化,蠁斯集。
虽执谦挹,糠神器,便是违上玄之意,坠先帝之基。
王曰: 卿何敢发非所宜言,须致卿于法。
晞曰: 窃谓天时人事,同无异谋,是以冒犯雷霆,不惮斧钺。
今日得披肝胆,抑亦神明攸赞。
王曰: 拯难匡辅,方俟圣哲,吾何敢私议,幸勿多言。
寻有诏以丞相任重,普进府僚一班,晞以司马领吏部郎中。
丞相从事中郎陆杳将出使,临别握晞手曰: 相王功格区宇,天下乐推,歌谣满道,物无异望。
杳等愿披赤心而忽奉外使,无由面尽短诚,寸心谨以仰白。
晞寻述杳言。
王曰: 若内外咸有异望,赵彦深朝夕左右,何因都无所论。
自以卿意试密与言之。
晞以事隙问彦深。彦深曰: 我比亦惊此音谣,每欲陈闻,则口噤心战。
弟既发论,吾亦昧死一披肝胆。
因亦同劝。
是时诸王公将校四方岳牧表陈符命。
干明元年八月,昭帝践祚,诏晞曰: 何为自同外客,略不可见。
自今假非局司,但有所怀,随宜作一牒,候少隙即径进也。
因?尚书阳休之、鸿胪卿崔劼等三人,每日本职务罢,并入东廊,共举录历代废礼坠乐、职司废置、朝飨异同、舆服增损。
或道德高?久在沉沦;或巧言眩俗,妖邪害政;爰及田市舟车、征税通塞、婚葬仪轨、贵贱齐衰,有不便于时而古今行用不已者,或自古利用而当今毁弃者:悉令详思,以渐条奏,未待顿备,遇忆续闻。
朝晡给与御食,毕景听还。
时百官请建东宫,未许。
每令晞就东堂监视太子冠服,导引趋拜。
为太子太傅,晞以局司奉玺绶。
皇太子释奠,又兼中庶子。
帝谓曰: 今既当剧职,不得寻常舒慢也。
帝将北征,问外间比何所闻。
晞曰: 道路传言,车驾将行。
帝曰: 库莫奚南侵,我未经亲戎,因此聊欲习武。
晞曰: 銮驾巡狩,为复可尔,若轻有驱使,恐天下失望。
帝曰: 此懦夫常虑,吾自当临时斟酌。
帝使斋帅裴泽、主书蔡晖伺察?下,好相诬枉,朝士呼为裴、蔡。
时二人奏车驾北征后,人言阳休之、王晞数与诸人游宴,不以公事在怀。
帝杖休之、晞胫各四十。
帝斩人于前,问晞曰; 此人合死不?
晞曰: 罪实合死,但恨其不得死地。
臣闻刑人于市,与?弃之,殿廷非杀戮之所。
帝改容曰: 自今当为王公改之。
帝欲以晞为侍中,苦辞不受,或劝晞勿自疏。
晞曰: 我少年以来,阅要人多矣,充诎少时,鲜不败绩。
且性实疏缓,不堪时务,人主恩私,何由可保,万一披猖,求退无地。
非不爱作热官,但思之烂熟耳。
百官尝赐射,晞中的,当得绢,为不书箭,有司不与。
晞陶陶然曰: 我今可谓武有余文不足矣。
晞无子,帝将赐之妾,使小黄门就宅宣旨,皇后相闻晞妻。
晞令妻答,妻终不言,晞以手拊胸而退。
帝闻之笑。
孝昭崩,哀慕殆不自胜,因以羸败。
武成本忿其儒缓,由是弥嫌之,因奏事大被诃叱,而雅步晏然。
历东徐州刺史、秘书监。
武平初,迁大鸿胪,加仪同三司,监修起居注,待诏文林馆。
性闲淡寡欲,虽王事鞅掌,而雅操不移。
在?州,虽戎马填闾,未尝以世务为累。
良辰美景,啸?遨游,登临山水,以谈燕为事,人士谓之物外司马。
常诣晋祠,赋诗曰: 日落应归去,鱼鸟见留连。
忽有相王使至,召晞不时至。
明日丞相西合祭酒卢思道谓晞曰: 昨被召已朱颜,得不以鱼鸟致怪?
晞缓笑曰: 昨晚陶然,颇以酒浆被责,卿辈亦是留连之一物,岂直在鱼鸟而已。
及晋阳陷败,与同志避周兵东北走。
山路险迥,惧有土贼,而晞温酒服膏,曾不一废,每未肯去,行侣尤之。
晞曰: 莫尤我,我行事若不悔,久作三公矣。
齐亡,周武以晞为仪同大将军、太子谏议大夫。
隋开皇元年,卒于洛阳,年七十一。
赠仪同三司、曹州刺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