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传 卷七十三
郭世通,会稽永兴人也。
年十四丧父,居丧殆不胜哀。
家贫,佣力以养继母。
妇生一男,夫妻恐废侍养,乃垂泣瘗之。
母亡,负土成坟。
亲戚或共赙助,微有所受,葬毕,佣赁还先直。
服除后,思慕终身如丧者,未尝释衣幍。
仁孝之风,行于乡党。邻村小大莫有呼其名者。
尝与人共于山阴市货物,误得一千钱,当时不觉,分背方悟,追还本主。钱主惊叹,以半直与之,世通委之而去。
元嘉四年,大使巡行天下,散骑常侍袁愉表其淳行,文帝嘉之,敕榜表门闾,蠲其租调,改所居独枫里爲孝行焉。
太守孟顗察孝廉,不就。
子原平字长恭,又禀至行,养亲必以己力,佣赁以给供养。
性甚巧,每爲人作正,取散夫价。
主人设食,原平自以家贫,父母不办有肴味,唯飧盐饭而已。
若家或无食,则虚中竟日,义不独饱。
须日暮作毕,受直归家,于里籴买,然后举爨。
父笃疾弥年,原平衣不解带,口不尝盐菜者,跨积寒暑,又未尝睡卧。
父亡,哭踊恸绝,数日方苏。
以爲奉终之义,情礼自毕,茔圹凶功,不欲假人。
本虽巧而不解作墓,乃访邑中有营墓者,助人运力,经时展勤,久乃闲练。
又自卖十夫以供衆费,窀穸之事,俭而当礼。
性无术学,因心自然。
葬毕,诣所买主执役无懈,与诸奴分务,让逸取劳。
主人不忍使,每遣之。
原平服勤未尝暂替,佣赁养母,有馀聚以自赎。
既学构冢,尤善其事,每至吉岁,求者盈门。
原平所起必自贫始,既取贱价,又以夫日助之。
及父丧终,自起两间小屋以爲祠堂,每至节岁,常于此数日中哀思,绝饮粥。父服除后,不复食肉。
高阳许瑶之罢建安郡丞还家,以绵一斤遗之,不受。
瑶之乃自往,曰: 今岁过寒,而建安绵好,以此奉尊上下耳。
原平乃拜而受之。
及母终,毁瘠弥甚,仅乃免丧。
墓前有数十亩田,不属原平,每至农月,耕者恒裸袒。
原平不欲使人慢其坟墓,乃贸家资,贵买此田,三农之月,辄束带垂泣,躬自耕垦。
每出卖物,裁求半价,邑人皆共识悉,辄加本价与之,彼此相让,要使微贱,然后取直。
宅上种竹,夜有盗其笋者,原平遇见之,盗者奔走坠沟。
原平乃于所植竹处沟上立小桥令通,又采笋置篱外,邻里惭愧,无复取者。
宋文帝崩,原平号恸,日食麦鉡一枚,如此五日。
人曰: 谁非王臣,何独如此?
原平泣而答曰: 吾家见异先朝,蒙褒赞之赏,不能报恩,私心感动耳。
又以种瓜爲业,大明七年大旱,瓜渎不复通船。
县令刘僧秀湣其穷老,下渎水与之。
原平曰: 普天大旱,百姓俱困,岂可减溉田之水,以通运瓜之船。
乃步从他道往钱唐货卖。
每行来见人牵埭未过,辄迅烜助之。
己自引船,不假旁人。
若自船已度,后人未及,常停住须待,以此爲常。
尝于县南郭凤埭助人引船,遇有斗者爲吏所录,斗者逃散,唯原平独住,吏执以送县。
县令新到,未相谙悉,将加严罚,原平解衣就罪,义无一言。
左右大小咸稽颡请救,然后得免。
由来不谒官长,自此乃始修敬。
太守蔡兴宗临郡,深加贵异,以私米馈原平及山阴朱百年妻各百斛。
原平誓死不受,百年妻亦固辞。
会稽郡贵重望计及望孝,盛族出身,不减秘、着。
明帝泰始七年,兴宗欲举山阴孔仲智子爲望计,原平次息爲望孝。
仲智会土高门,原平一邦至行,欲以相敌。
会明帝别敕用人,故二选并寝。
兴宗征还都,表其殊行,举爲太学博士。
会兴宗薨,事不行。
卒于家。
三子一弟,并有门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