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
1

列传 卷三十七

沈庆之宗悫永初二年,庆之除殿中员外将军,又随伯符隶到彦之北侵。

伯符病归,仍隶檀道济。

道济白文帝称庆之忠谨晓兵,上使领队防东掖门,稍得引接,出入禁省。

领军刘湛知之,欲相引接,谓曰: 卿在省年月久远,比当相论。

庆之正色曰: 下官在省十年,自应得转,不复以此仰累。

寻转正员将军。

及湛被收之夕,上开门召庆之,庆之戎服履袜缚裤入,上见而惊曰: 卿何意乃尔急装?

庆之曰: 夜半唤队主,不容缓服。

遣收吴郡太守刘斌杀之。

元嘉十九年,雍州刺史刘道産卒,群蛮大动,征西司马朱修之讨蛮失利,以庆之爲建威将军,率衆助修之。

修之失律下狱,庆之专军进讨,大破缘沔诸蛮。

后爲孝武抚军中兵参军。

孝武以本号爲雍州,随府西上,征蛮寇屡有功。

还都,复爲广陵王诞北中郎中兵参军,加建威将军、南济阴太守。

雍州蛮又爲寇,庆之以将军、太守复与随王诞入沔。

及至襄阳,率后军中兵参军柳元景、随郡太守宗悫等伐沔北诸山蛮,大破之。

威震诸山,群蛮皆稽颡。

庆之患头风,好着狐皮帽,群蛮恶之,号曰苍头公。

每见庆之军,辄畏惧曰: 苍头公已复来矣。

庆之引军出,前后破降甚衆,又讨犬羊诸山蛮,缘险筑重城,施门橹甚峻。

庆之连营山下,营中开门相通。

又令诸军各穿池于营内,朝夕不外汲。

兼以防蛮之火。

顷之风甚,蛮夜下山,人提一炬烧营。

火至,辄以池水灌灭之。

蛮被围守日久,并饥乏,自后稍出归降。

庆之前后所获蛮,并移都下,以爲营户。

二十七年,迁太子步兵校尉。

其年,文帝将北侵,庆之谏曰: 道济再行无功,彦之失利而反,今料王玄谟等未踰两将,恐重辱王师。

上曰: 王师再屈,别有所由。

道济养寇自资,彦之中涂疾动。

虏所恃唯马,夏水浩大,泛舟济河,碻磝必走,滑台小戍,易可覆拔。

克此二戍,馆谷吊人,虎牢洛阳,自然不固。

庆之固陈不可,时丹阳尹徐湛之、吏部尚书江湛并在坐,上使湛之等难庆之。

庆之曰: 爲国譬如家,耕当问奴,织当访婢。

陛下今欲伐国,而与白面书生辈谋之,事何由济? 上大笑。

及军行,庆之副玄谟。

玄谟进围滑台,庆之与萧斌留守碻磝,仍领斌辅国司马。

玄谟攻滑台,积旬不拔,魏太武大军南向,斌遣庆之将五千人救玄谟。

庆之曰: 少军轻往,必无益也。

会玄谟退还,斌将斩之,庆之谏乃止。

萧斌以前驱败绩,欲死固碻磝,庆之以爲不可。

会制使至,不许退,诸将并宜留。

斌复问计于庆之,庆之曰: 阃外之事,将所得专,制从远来,事势已异。

节下有一范增而不能用,空议何施?

斌及坐者并笑曰: 沈公乃更学问。

庆之厉声曰: 衆人虽见古今,不如下官耳学也。

玄谟自以退败,求戍碻磝。

斌乃还历城。

申坦、垣护之共据清口,庆之奔驿驰归。

二十九年,师复行,庆之固谏不从。

以立议不同,不使北出。

是时亡命司马黑石、庐江叛吏夏侯方进在西阳五水讙动群蛮,自淮汝间至江沔,咸离其患,乃遣庆之督诸将讨之,制江、豫、荆、雍并遣军受庆之节度。

三十年,孝武出次五洲,总统群帅。

庆之从巴水出至五洲谘受军略。

会孝武典签董元嗣自建邺还,陈元凶弑逆,孝武遣庆之引诸军。

庆之谓腹心曰: 萧斌妇人不足数,其馀将帅并易与耳。

今辅顺讨逆,不忧不济也。

时元凶密与庆之书,令杀孝武。

庆之入求见,孝武称疾不敢见。庆之突前,以元凶手书呈简,孝武泣求入内与母辞。

庆之曰: 下官受先帝厚恩,常愿报德,今日之事,唯力是视,殿下是何疑之深。

帝起再拜曰: 家国安危,在于将军。

庆之即勒内外处分。

府主簿顔竣闻庆之至,驰入见帝曰: 今四方尚未知义师之举,而劭据有天府,首尾不相应赴,此危道也。

宜待诸镇唇齿,然后举事。

庆之厉声曰: 今方兴大事,而黄头小儿皆参预,此祸至矣,宜斩以徇衆。

帝曰: 竣何不拜谢。

竣起再拜。

庆之曰: 君但当知笔劄之事。

于是处分,旬日内外整办,时皆谓神兵。

百姓欣悦。

衆军既集,假庆之爲武昌内史,领府司马。

孝武至寻阳,庆之及柳元景等并劝即大位,不许。

贼劭遣庆之门生钱无忌齎书说庆之解甲,庆之执无忌白之。

孝武践阼,以庆之爲领军将军,寻出爲南兖州刺史,加都督,镇盱眙,封南昌县公。

孝建元年,鲁爽反,遣庆之与薛安都等往讨之。

安都临阵斩爽,进庆之号镇北大将军。

寻与柳元景俱开府仪同三司,固辞,改封始兴郡公。

庆之以年满七十,固请辞事,以爲侍中、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

固让,乃至稽颡自陈,言辄泣涕。

上不能夺,听以郡公罢就第,月给钱十万,米百斛,二卫史五十人。

大明三年,司空竟陵王诞据广陵反,复以庆之爲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固让南兖州刺史,加都督,率衆讨之。

诞遣客沈道湣齎书说庆之,饷以玉环刀。

庆之遣道湣反,数以罪恶。

庆之至城下,诞登楼谓曰: 沈公,君白首之年,何爲来此?

庆之曰: 朝廷以君狂愚,不足劳少壮,故使仆来耳。

庆之塞堑,造攻道,立行楼土山并诸攻具。

时夏雨不得攻城,上使御史中丞庾徽之奏免庆之官以激之,制无所问。

诞饷庆之食,提挈者百余人,庆之不开,悉焚之。

诞于城上投函表,令庆之爲送。

庆之曰: 我奉制讨贼,不得爲汝送表。

每攻城,庆之辄身先士卒。

上戒之曰: 卿爲统任,当令处分有方,何须身受矢石邪?

自四月至七月,乃屠城斩诞。

进庆之司空,又固让爵。

于是与柳元景并依晋密陵侯郑袤故事,朝会庆之位次司空,元景在从公之上,给恤吏五十人,门施行马。

初,庆之尝梦引卤簿入厕中,庆之甚恶入厕之鄙。

时有善占梦者爲解之,曰: 君必大富贵,然未在旦夕。

问其故,答云: 卤簿固是富贵容,厕中所谓后帝也。

知君富贵不在今主。

及中兴之功,自五校至是而登三事。

四年,西阳五水蛮复爲寇,庆之以郡公统诸军讨平之。

庆之居清明门外,有宅四所,室宇甚丽。

又有园舍在娄湖,庆之一夜携子孙徙居之,以宅还官,悉移亲戚中表于娄湖,列门同閈焉。

广开田园之业,每指地语人曰: 钱尽在此。

中兴身享大国,家素富厚,産业累万金,奴僮千计。

再献钱千万,谷万斛,以始兴封优近,求改封南海郡,不许。

妓妾十数人,并美容工艺。

庆之优游无事,尽意欢愉,自非朝贺不出门。

每从游幸及校猎,据鞍陵厉,不异少壮。

太子妃上孝武金镂匕箸及杅杓,上以赐庆之曰: 觞酌之赐,宜以大夫爲先也。

上尝欢饮,普令群臣赋诗,庆之粗有口辩,手不知书,每将署事,辄恨眼不识字。

上逼令作诗,庆之曰: 臣不知书,请口授师伯。

上即令顔师伯执笔。

庆之口授之曰: 微生遇多幸,得逢时运昌。

朽老筋力尽,徒步还南冈。

辞荣此圣世,何愧张子房。

上甚悦,衆坐并称其辞意之美。

孝武晏驾,庆之与柳元景等并受顾命。

遗制 若有大军旅及征讨,悉委庆之 。

前废帝即位,加庆之几杖,给三望车一乘。

庆之每朝贺,常乘猪鼻无幰车,左右从者不过三五骑。

履行园田,每农桑剧月,无人从行,遇之者不知三公也。

及加三望车,谓人曰: 我每游履田园,有人时与马成三,无人则与马成二。

今乘此车,安所之乎?

及赐几杖,并固让。

柳元景、顔师伯尝诣庆之,会其游田,元景等鸣笳列卒满道,庆之独与左右一人在田,见之悄然改容曰: 夫贫贱不可居,富贵亦难守。

吾与诸公并出贫贱,因时际会,荣贵至此,唯当共思损挹之事。

老子八十之年,目见成败者已多,诸君炫此车服,欲何爲乎!

于是插杖而耘,不爲之顾。

元景等彻侍褰裳从之,庆之乃与相对爲欢。

庆之既通贵,乡里老旧素轻庆之者,后见皆膝行而前。

庆之叹曰: 故是昔时沈公。

视诸沈爲劫首者数十人,士民悉患之。

庆之诡爲置酒大会,一时杀之,于是合境肃清,人皆喜悦。

废帝狂悖无道,衆劝之废立,及柳元景等连谋,以告庆之,庆之与江夏王义恭不厚,发其事。

帝诛义恭、元景等,以庆之爲侍中、太尉。

及义阳王昶反,庆之从帝度江,总统衆军。

帝凶暴日甚,庆之犹尽言谏争,帝意稍不悦。

及诛何迈,虑庆之不同,量其必至,乃开青溪诸桥以绝之。

庆之果往,不得度而还。

帝又忌之,乃遣其从子攸之齎药赐死,时年八十。

是岁旦,庆之梦有人以两疋绢与之,谓曰: 此绢足度。

寤而谓人曰: 老子今年不免矣。

两疋,八十尺也,足度,无盈馀矣。

及死,赠赙甚厚,追赠侍中、太尉如故,给鸾辂轀輬车,前后羽葆、鼓吹,諡曰忠武公。

未及葬,帝败。

明帝即位,追赠侍中、司空,諡曰襄公。

泰始七年,改封苍梧郡公。

庆之群从姻戚,由庆之在列位者数十人。

长子文叔位侍中,庆之之死也,不肯饮药,攸之以被掩杀之,文叔密取药藏录。

或劝文叔逃避,文叔见帝断截江夏王义恭支体,虑奔亡之日,帝怒,容致义恭之变,乃饮药自杀。

文叔子昭明位秘书郎,闻父死,曰: 何忍独生。

文秀善于抚御,被魏围三载无叛者。五年,爲魏所克,终于北。攸之字仲达,庆之从父兄子也。

父叔仁爲宋衡阳王义季征西长史,兼行参军领队。

攸之少孤贫,元嘉二十七年,魏军南攻,朝廷发三吴之衆,攸之亦行。

及至建邺,诣领军将军刘遵考求补白丁队主。

遵考以爲形陋不堪,攸之叹曰: 昔孟尝君身长六尺爲齐相,今求士取肥大者哉。

因随庆之征讨。

二十九年,征西阳蛮,始补队主。

巴口建义,授南中郎府板长兼行参军。

新亭之战,身被重创,事甯,爲太尉行参军,封平洛县五等侯。

随府转大司马行参军。

晋时都下二岸扬州旧置都部从事,分掌二县非违,永初以后罢省。

孝建三年,复置其职,攸之掌北岸,会稽孔璪掌南岸,后又罢。

攸之迁员外散骑侍郎,又随庆之征广陵屡有功,被箭破骨。

孝武以其善战,配以仇池步矟。

事平当加厚赏,爲庆之所抑。

迁太子旅贲中郎,攸之甚恨之。

前废帝景和元年,除豫章王子尚车骑中兵参军、直合,与宗越、谭金等并爲废帝所宠。

诛戮群公,攸之等皆爲之用命,封东兴县侯。

明帝即位,以例削封。

寻告宗越、谭金等谋反,复召直合。

会四方反叛,南贼已次近道,以攸之爲甯朔将军、寻阳太守,率军据虎槛。

时王玄谟爲大统未发,前锋有五军在虎槛,五军后又骆驿继至,每夜各立姓号,不相禀受。

攸之谓军吏曰: 今衆军同举,而姓号不同,若有耕夫渔父夜相呵叱,便致骇乱,此败道也。

请就一军取号。

衆咸从之。

殷孝祖爲前锋都督,大失人情,攸之内抚将士,外谐群帅,衆并安之。

时殷孝祖中流矢死,军主范潜率五百人投贼,人情震骇,并谓攸之宜代孝祖爲统。

时建安王休仁屯虎槛,总统衆军,闻孝祖死,遣甯朔将军江方兴、龙骧将军刘灵遗各率三千人赴赭圻。

攸之以爲孝祖既死,贼有乘胜之心,明日若不更攻,则示之以弱。

方兴名位相亚,必不爲己下,军政不一,致败之由,乃率诸军主诣方兴推重,并慰勉之,方兴甚悦。

攸之既出,诸军主并尤之。

攸之曰: 卿忘廉蔺、寇贾事邪?

吾本以济国活家,岂计此之升降。

明旦进战,自寅讫午,大破贼于赭圻。

寻进号辅国将军,代孝祖督前锋诸军事。

薛常保等在赭圻食尽,南贼大帅刘胡屯浓湖,以囊盛米系流查及船腹,阳覆船,顺风流下,以饷赭圻。

攸之疑其有异,遣人取船及流查,大得囊米,寻克赭圻。

迁甯蛮校尉、雍州刺史,加都督。

袁顗复率大衆来入鹊尾,相持既久,军主张兴世越鹊尾上据钱溪,刘胡自攻之。

攸之率诸将攻浓湖。

钱溪信至大破贼,攸之悉以钱溪所送胡军耳鼻示之。

顗骇惧,急追胡还。

攸之诸军悉力进攻,多所斩获,胡于是弃衆而奔,顗亦奔走。

赭圻、浓湖之平也,贼军委弃资财,珍货山积,诸军各竞收敛,唯攸之、张兴世约勒所部,不犯毫芥,诸将以此多之。

攸之进平寻阳,迁中领军,封贞阳县公。

时刘遵考爲光禄大夫,攸之在御坐谓遵考曰: 形陋之人今何如?

帝问之,攸之依实对,帝大笑。

累迁郢州刺史,爲政刻暴,或鞭士大夫。

上佐以下有忤意,辄面加詈辱。

而晓达吏事,自强不息,士庶畏惮,人莫敢欺。

闻有猛兽,辄自围捕,往无不得,一日或得两三。

若逼暮不禽,则宿昔围守。

赋敛严苦,徵发无度,缮修船舸,营造器甲。

自至夏口,便有异图。

进监豫、司之二郡军事,进号镇军将军。

泰豫元年,明帝崩,攸之与蔡兴宗并在外蕃,同预顾命。

会巴西人李承明反,蜀土搔扰。

时荆州刺史建平王景素被征,新除荆州刺史蔡兴宗未之镇,乃遣攸之权行荆州事。

会承明已平,乃以攸之爲镇西将军、荆州刺史,加都督。

聚敛兵力,养马至二千馀匹,皆分赋逻将士,使耕田而食。

廪财悉充仓储。

荆州作部岁送数千人仗,攸之割留之,簿上云 供讨四山蛮 。

装战舰数百千艘,沈之灵溪里,钱帛器械巨积。

渐怀不臣之心,朝廷制度无所遵奉。

富贵拟于王者,夜中诸厢廊然烛达旦,后房服珠玉者数百人,皆一时绝貌。

江州刺史桂阳王休范密有异志,欲以微旨动攸之,使道士陈公昭作天公书一函,题言沈丞相,送攸之门者。

攸之不开书,推捡得公昭,送之朝廷。

后废帝元徽二年,休范举兵袭都,攸之谓僚佐曰: 桂阳今逼朝廷,必声言吾与之同,若不颠沛勤王,必增朝野之惑。

于是遣使受郢州刺史晋熙王燮节度。

会休范平,使乃还。

进号征西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固让开府。

攸之自擅阃外,朝廷疑惮之,累欲征入,虑不受命,乃止。

四年,建平王景素据京城反,攸之复应朝廷,景素寻平。

时有台直合高道庆家在江陵,攸之初至州,道庆在家,牒其亲戚十馀人,求州从事西曹,攸之爲用三人。

道庆大怒,自入州取教毁之而去。

道庆素便马,攸之与宴饮于听事前,合马槊,道庆槊中攸之马鞍,攸之怒索刃槊,道庆驰马而出。

还都说攸之反状,请三千人袭之。

朝议虑其事难济,高帝又保持不许。

杨运长等常相疑畏,乃与道庆密遣刺客齎废帝手诏,以金饼赐攸之,州府佐吏进其阶级。

时有象三头至江陵城北数里,攸之自出格杀之,忽有流矢集攸之马鄣泥,其后刺客事发。

废帝既殒,顺帝即位,加攸之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齐高帝遣攸之子司徒左长史元琰齎废帝刳斮之具以示之,攸之曰: 吾甯爲王淩死,不作贾充生。

尚未得即起兵,乃上表称庆,并与齐高帝书推功。

攸之有素书十数行,常韬在两裆角,云是宋明帝与己约誓。

又皇太后使至,赐攸之烛十挺,割之得太后手令,曰 国家之事,一以委公 。

明日,遂举兵。

其妾崔氏、许氏谏曰: 官年已老,那不爲百口作计。

攸之指两裆角示之。

攸之素畜士马,资用丰积,至是战士十万,铁马三千。

将发江陵,使沙门释僧粲筮之,云: 不至都,当自郢州回还。

意甚不悦。

初发江津,有气状如尘雾从西北来,正盖军上。

齐高帝遣衆军西讨,攸之尽锐攻郢州,行事柳世隆屡破之。

升明二年,还向江陵,未至,城已爲雍州刺史张敬儿所据,无所归,乃与第三子中书侍郎文和至华容之赏头林,投州吏家。

此吏尝爲攸之所鞭,待攸之甚厚,不以往罚爲怨,杀豚荐食。

既而村人欲取之,攸之于栎林与文和俱自经死,村人斩首送之都。

或割其腹,心有五窍。

征西主簿苟昭先以家财葬攸之。

攸之晚好读书,手不释卷,史、汉事多所记忆。

常叹曰: 早知穷达有命,恨不十年读书。

及攻郢城,夜尝风浪,米船沈没。

仓曹参军崔灵凤女先适柳世隆子,攸之正色谓曰: 当今军粮要急,而卿不以在意,由与城内婚姻邪。

灵凤答曰: 乐广有言,下官岂以五男易一女。

攸之欢然意解。

攸之招集才力之士,随郡人双泰真有干力,召不肯来。

攸之遣二十人被甲追之,泰真射杀数人,欲过家将母去,事迫不获,单身走入蛮。

追者既失之,录其母去。

泰真既失母,乃自归,攸之不罪,曰: 此孝子也。

赐钱一万,转补队主,其抑情待士如此。

初,攸之贱时,与吴郡孙超之、全景文共乘一小船出都,三人共上引埭,有一人止而相之,曰: 君三人皆当至方伯。

攸之曰: 岂有是事。

相者曰: 不验,便是相书误耳。

后攸之爲郢、荆二州,超之广州刺史,景文南豫州刺史。

景文字弘达,齐永明中,卒于光禄大夫。

攸之初至郢州,有顺流之志,府主簿宗俨之劝攻郢城。

功曹臧寅以爲攻守势异,非旬日所拔,若不时举,挫锐损威,攸之不从。

既败,诸将帅皆奔散,或呼寅俱亡。寅曰: 我委质事人,岂可幸其成而责其败。

乃投水死。

又仓曹参军金城边荣爲府录事所辱,攸之爲荣鞭杀录事。

攸之自江陵下,以荣爲留府司马守城。

张敬儿将至,人或说之使诣敬儿降。

荣曰: 受沈公厚恩,一朝缓急,便改易本心,不能也。

城败见敬儿,敬儿问曰: 边公何爲同人作贼,不早来。

荣曰: 沈荆州举义兵,匡社稷,身虽可灭,要是宋世忠臣。

天下尚有直言之士,不可谓之爲贼。

身本不蕲生,何须见问。

敬儿曰 死何难。

命斩之,荣欢笑而去,容无异色。

泰山程邕之者,素依随荣,至是抱持荣谓敬儿曰: 君入人国,不闻仁惠之声,而先戮义士,三楚之人,甯蹈江、汉而死,岂肯与将军同日以生。

敬儿曰: 求死甚易,何爲不许。

先杀邕之然后及荣,三军莫不垂泣,曰: 奈何一日杀二义士。

比之臧洪及陈容。

废帝之殒,攸之欲起兵,问知星人葛珂之。

珂之曰: 起兵皆候太白,太白见则成,伏则败。

昔桂阳乙太白伏时举兵,一战授首,此近世明验。

今萧公废昏立明,正逢太白伏时,此与天合也。

且太白寻出东方利用兵,西方不利。

故攸之止不下。

及后举兵,珂之又曰: 今岁星守南斗,其国不可伐。

攸之不从,果败。

攸之表檄文疏,皆其记室南阳宗俨之辞也,事败责之,答曰: 士爲知己,岂爲君辈所识。

既不获许,及乱,百口皆歼。僧昭位廷尉卿,太清三年卒。宗悫字元干,南阳涅阳人也。

叔父少文高尚不仕,悫年少,问其所志,悫答曰: 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少文曰: 汝若不富贵,必破我门户。

兄泌娶妻,始入门夜被劫,悫年十四,挺身与劫相拒,十馀人皆披散,不得入室。

时天下无事,士人并以文义爲业,少文既高尚,诸子群从皆爱好坟典,而悫任气好武,故不爲乡曲所知。

江夏王义恭爲征北将军、南兖州刺史,悫随镇广陵。

时从兄绮爲征北府主簿,与悫同住,绮妾与给吏牛泰私通,绮入直,而泰潜来就绮妾。

悫知之,入杀牛泰然后白绮。

义恭壮其意,不罪也。

后以补国上军将军。

元嘉二十二年,伐林邑,悫自奋愿行,义恭举悫有胆勇,乃除振武将军,爲安西参军萧景宪军副。

随交州刺史檀和之围区粟城。

林邑遣将范毗沙达来救区粟,和之遣偏军拒之,爲贼所败。

又遣悫,悫乃分军爲数道,偃旗潜进讨破之,仍攻拔区粟,入象浦。

林邑王范阳迈倾国来逆,以具装被象,前后无际。

悫以爲外国有师子威服百兽,乃制其形与象相御,象果惊奔,衆因此溃乱,遂克林邑。

收其珍异,皆是未名之宝,其馀杂物不可称计。

悫一毫无犯,唯有被梳枕刷,此外萧然。

文帝甚嘉之。

三十年,孝武伐逆,以悫爲南中郎谘议参军,领中兵。

及事平,功次柳元景。

孝武即位,以爲左卫将军,封洮阳侯。

孝建中,累迁豫州刺史,监五州诸军事。

先是乡人庾业家富豪侈,侯服玉食。

与宾客相对,膳必方丈,而爲悫设粟饭菜葅。

谓客曰: 宗军人惯噉粗食。

悫致饱而退,初无异辞。

至是业爲悫长史,带梁郡,悫待之甚厚,不以昔事爲嫌。

大明三年,竟陵王诞据广陵反,悫表求赴讨,乘驿诣都,面受节度。

上停舆慰勉,悫耸跃数十,左右顾眄,上壮之。

及行,隶车骑大将军沈庆之。

初,诞诳其衆云: 宗悫助我。

及悫至,跃马绕城呼曰: 我宗悫也。

事平,入爲左卫将军。

五年,从猎堕马脚折,不堪朝直,以爲光禄大夫,加金章紫绶。

有佳牛堪进御,官买不肯卖,坐免官。

明年复先职。

废帝即位,爲甯蛮校尉、雍州刺史,加都督。

卒,赠征西将军,諡曰肃侯,配食孝武庙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