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
1

列传 卷三十九

悛字士操,随父征竟陵王诞于广陵,以功拜驸马都尉。

后爲桂阳王征北中兵参军,与齐武帝同直殿内,并爲宋明帝所亲待,由是与武帝款好。

悛本名忱,宋明帝多忌,反语 刘忱 爲 临雠 ,改名悛焉。

齐武帝尝至悛宅,昼卧觉,悛自捧金澡罐受四升水以沃盥,因以与帝,前后所纳称此。

后迁安远护军、武陵内史。

郡南古江堤久废,悛修未毕,而江水忽至,百姓弃役奔走。

悛亲率厉之,于是乃立。

汉寿人邵荣兴六世同爨,悛表其门闾。

悛强济有世调,善于流俗。

蛮王田僮在山中,年垂百余岁,南谯王义宣爲荆州,僮出谒,至是又谒悛。

明帝崩,表求奔赴。

敕带郡还都,吏人送者数千万人。

悛人人执手,系以涕泣,百姓感之,赠送甚厚。

桂阳之难,加甯朔将军,助守石头。

父勉于大航战死,悛时遇疾,扶伏路次,号哭求勉尸。

勉尸顶后伤缺,悛割发补之。

持丧墓侧,冬日不衣絮。

齐高帝代勉爲领军,素与勉善,书譬悛殷勤抑勉。

建平王景素反,高帝总衆。

悛初免丧,高帝召悛及弟愃入省,欲使领支军。

及见皆羸削改貌,乃止。

霸业初建,悛先致诚节,沈攸之事起,加辅国将军。

后爲广州刺史,袭爵鄱阳县侯。

武帝自寻阳还,遇悛,欢宴敍旧,停十馀日乃下。

遣文惠太子及竟陵王子良摄衣履,备父友之敬。

齐受禅,国除,平西记室参军夏侯恭叔上书,以柳元景中兴功臣,刘勉殒身王事,宜存封爵。

诏以与运隆替,不容复厝意也。

初,苍梧废,高帝集议中华门,见悛谓曰: 君昨直邪? 悛曰: 仆昨正直,而之急在外。

至是,上谓悛曰: 功名之际,人所不忘,卿昔在中华门答我,何其欲谢世事?

悛曰: 臣世受宋恩,门荷齐眷,非常之勋,非臣所及,敢不以实仰答。

迁太子中庶子,领越骑校尉。

时武帝在东宫,每幸悛坊,闲言至夕,赐屏风帷帐。

武帝即位,改领前军将军。

后拜司州刺史。悛父勉讨殷琰,平寿阳,无所犯害,百姓德之,爲罍樽、铜豆、锺各二口献之。

迁长兼侍中。

车驾数幸悛宅。

宅盛修山池,造瓮牖。

武帝着鹿皮冠,披悛菟皮衾,于牖中宴乐。

以冠赐悛,至夜乃去。

后从驾登蒋山,上数叹曰: 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顾谓悛曰: 此况卿也。

世言富贵好改其素情,吾虽有四海,今日与卿尽布衣之适。

悛起拜谢。

累迁始兴王前军长史、平蛮校尉、蜀郡太守,行益州府州事。

初,高帝辅政,有意欲铸钱,以禅让之际,未及施行。

建元四年,奉朝请孔觊上铸钱均货议,辞证甚博,其略以爲:食货相通,理势自然。

李悝曰: 籴甚贵伤人,甚贱伤农。

人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

甚贱与甚贵,其伤一也。

三吴国之关奥,比岁时被水潦,而籴不贵,是天下钱少,非谷穰贱,此不可不察也。

铸钱之弊,在轻重屡变。

重钱患难用,而难用爲累轻;轻钱弊盗铸,而盗铸爲祸深。

人所盗铸,严法不禁者,由上铸钱惜铜爱工也。

惜铜爱工,谓钱无用之器,以通交易,务欲令轻而数多,使省工而易成,不详虑其爲患也。

自汉铸五铢至宋文帝,历五百馀年,制度世有废兴,而不变五铢钱者,明其轻重可法,得货之宜。

以爲宜开置泉府,方牧贡金,大兴鎔铸。

钱重五铢,一依汉法。

若官铸已布于人,便严断翦凿,轻小破缺无周郭者,悉不得行。

官钱细小者,称合铢两,销以爲大。

利贫良之人,塞奸巧之路。

钱货既均,远近若一,百姓乐业,市道无争,衣食滋殖矣。

时议多以钱货轻转少,宜更广铸,重其铢两,以防人奸。

高帝使诸州郡大市铜炭,会晏驾事寝。

永明八年,悛啓武帝曰: 南广郡界蒙山下有城名蒙城,可二顷地,有烧炉四所,高一丈,广一丈五尺。

从蒙城度水南百许步,平地掘土深二尺,得铜。

又有古掘铜坑深二丈,并居宅处犹存。

邓通南安人,汉文帝赐通严道县铜山铸钱。

今蒙山近在青衣水南,青衣左侧并是故秦之严道地。

青衣县,文帝改名汉嘉。

且蒙山去南安二百里,案此必是通所铸处。

近唤蒙山獠出,云 甚可经略 。

此议若立,润利无极。

并献蒙山铜一片,又铜石一片,平州铸铁刀一口。

上从之。

遣使入蜀铸钱,得千余万,功费多乃止。

悛仍代始兴王鉴爲益州刺史、监益甯二州诸军事。

悛既藉旧恩,尤能承迎权贵,宾客闺房,供费奢广。

罢广、司二州,倾资贡献,家无留储。

在蜀作金浴盆,余金物称是。

罢任以本号还都,欲献之,而武帝晏驾。

郁林新立,悛奉献减少。

郁林知之,讽有司收悛付廷尉,将加诛戮。

明帝啓救之,见原,禁锢终身。

虽见废黜,而宾客日至。

海陵即位,以白衣除兼左户尚书,寻除正。

明帝又爲晋安王宝义纳悛女爲妃。

自此连姻帝室。王敬则反,悛出守琅邪城,转五兵尚书。

悛兄弟以父死朱雀航,终身不行此路。

明帝崩,东昏即位,改授散骑常侍,领骁骑将军,尚书如故。

卫送山陵,路经朱雀航感恸,至曲阿而卒。

转大司马从事中郎,卒。

子孝绰。

孝绰字孝绰,本名冉。

幼聪敏,七岁能属文。

舅齐中书郎王融深赏异之,与同载以适亲友,号曰神童。

融每曰: 天下文章若无我,当归阿士。

阿士即孝绰小字也。

父绘,齐时掌诏诰,孝绰时年十四,绘常使代草之。

父党沈约、任昉、范云等闻其名,命驾造焉,昉尤相赏好。

范云年长绘十馀岁,其子孝才与孝绰年并十四五。

及云遇孝绰,便申伯季,乃命孝才拜之。

兼善草隶,自以书似父,乃变爲别体。

梁天监初,起家着作佐郎,爲归沐诗赠任昉,昉报曰: 彼美洛阳子,投我怀秋作,讵慰耋嗟人,徒深老夫托。

直史兼褒贬,辖司专疾恶,九折多美疹,匪报庶良药。

其爲名流所重如此。

后迁兼尚书水部郎,奉啓陈谢。

手敕答曰: 美锦未可便制,簿领亦宜稍习。

顷之即真。

武帝时因宴幸,令沈约、任昉等言志赋诗,孝绰亦见引。

尝侍宴,于坐作诗七首,武帝览其文,篇篇嗟赏,由是朝野改观。

累迁秘书丞。

武帝谓舍人周舍云: 第一官当知用第一人。

故以孝绰居此职。

后爲太子仆,掌东宫管记。

时昭明太子好士爱文,孝绰与陈郡殷芸、吴郡陆倕、琅邪王筠、彭城到洽等同见礼。

太子起乐贤堂,乃使先图孝绰。

太子文章,群才咸欲撰录,太子独使孝绰集而序之。

迁兼廷尉卿。

初,孝绰与到溉兄弟甚狎,溉少孤,宅近僧寺,孝绰往溉许,适见黄卧具,孝绰谓僧物色也,抚手笑。

溉知其旨,奋拳击之,伤口而去。

又与洽同游东宫,孝绰自以才优于洽,每于宴坐嗤鄙其文,洽深衔之。

及孝绰爲廷尉,携妾入廷尉,其母犹停私宅。

洽寻爲御史中丞,遣令史劾奏之,云 携少妹于华省,弃老母于下宅。

武帝爲隐其恶,改妹字爲姝。

孝绰坐免官。

诸弟时随蕃皆在荆、雍,乃与书论共洽不平者十事,其辞皆诉到氏。

又写别本封至东宫,昭明太子命焚之,不开视。

孝绰免职后,武帝数使仆射徐勉宣旨慰抚之,每朝宴常预焉。

及武帝爲籍田诗,又使勉先示孝绰。

时奉诏作者数十人,帝以孝绰诗工,即日起爲西中郎湘东王谘议参军。

迁黄门侍郎、尚书吏部郎,坐受人绢一束,爲饷者所讼,左迁信威临贺王长史。

晚年忽忽不得志,后爲秘书监。

初,孝绰居母忧,冬月饮冷水,因得冷癖,以大同五年卒官,年五十九。

孝绰少有盛名,而仗气负才,多所陵忽。

有不合意,极言诋訾。

领军臧盾、太府卿沈僧畟等并被时遇,孝绰尤轻之。

每于朝集会同,处公卿间无所与语,反呼驺卒访道途间事,由此多忤于物,前后五免。

孝绰辞藻爲后进所宗,时重其文,每作一篇,朝成暮遍,好事者咸诵传写,流闻河朔,亭苑柱壁莫不题之。

文集数十万言,行于时。

兄弟及群从子侄当时有七十人,并能属文,近古未之有也。

其三妹,一适琅邪王叔英,一适吴郡张嵊,一适东海徐悱,并有才学。

第七弟孝先,位武陵王主簿,与兄孝胜俱随纪军出峡口。

兵败,元帝以爲黄门郎,迁侍中。瑱字士温,绘弟也。

少有行业,文藻、篆隶、丹青并爲当世所称。

时有荥阳毛惠远善画马,瑱善画妇人,并爲当世第一。

瑱妹爲齐鄱阳王妃,伉俪甚笃。

王爲齐明帝所诛,妃追伤遂成痼疾,医所不疗。

有陈郡殷蒨善写人面,与真不别,瑱令蒨画王形像,并图王平生所宠姬共照镜状,如欲偶寝。

瑱乃密使媪奶示妃,妃视画仍唾之,因骂云 故宜其早死 。

于是恩情即歇,病亦除差。

此姬亦被废苦,因即以此画焚之。

瑱仕齐,历尚书吏部郎,义兴太守。

先绘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