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传 卷五十六
缅字元长,年数岁,外祖中山刘仲德异之曰: 此儿非常器,非止爲张氏宝,方爲海内令名也。
齐永元末兵起,弘策从武帝向都,留缅襄阳,年始十岁,每闻军有胜负,忧喜形于顔色。
及弘策遇害,缅丧过于礼,武帝每遣喻之。
服阕,袭封洮阳县侯。
起家秘书郎,出爲淮南太守。
时年十八,武帝疑其年少,未闲吏事,遣主书封取郡曹文案,见其断决允惬,甚称赏之。
再迁云麾外兵参军。
缅少勤学,自课读书,手不辍卷。
有质疑者,随问便对,略无遗失。
殿中郎缺,帝谓徐勉曰: 此曹旧用文学,且雁行之首,宜详择其人。 勉举缅充选。
顷之,爲武陵太守,还拜太子洗马、中舍人。
缅母刘氏以父没家贫,葬礼有阙,遂终身不居正室,不随子入官府。
缅在郡所得俸禄不敢用,至乃妻子不易衣裳,及还都,并供之母振遗亲属。
虽累载所蓄,一朝随尽,缅私室常阏然如贫素者。
累迁豫章内史。缅爲政任恩惠,不设鈎距,吏人化其德,亦不敢欺。
故老咸云 数十年未有也 。
后爲御史中丞,坐收捕人与外国使斗,左降黄门,兼领先职,俄复旧任。
缅居宪司,推绳无所顾望,号爲劲直。
武帝乃遣图其形于台省,以励当官。迁侍中,未拜卒,诏便举哀。
昭明太子亦往临哭。
吕僧珍字元瑜,东平范人也。世居广陵,家甚寒微。
童儿时从师学,有相工历观诸生,指僧珍曰: 此儿有奇声,封侯相也。
事梁文帝爲门下书佐。
身长七尺七寸,容貌甚伟,曹辈皆敬之。
文帝爲豫州刺史,以爲典签,带蒙令。
帝迁领军将军,补主簿。
祅贼唐宇之寇东阳,文帝率衆东讨,使僧珍知行军衆局事。
僧珍宅在建阳门东,自受命当行,每日由建阳门道,不过私室。
文帝益以此知之。
司空陈显达出军沔北,见而呼坐,谓曰: 卿有贵相,后当不见减,深自努力。
建武二年,魏军南攻,五道并进。
武帝帅师援义阳,僧珍从在军中。
时长沙宣武王爲梁州刺史,魏军围守连月,义阳与雍州路断。
武帝欲遣使至襄阳,求梁州问,衆莫敢行。僧珍固请充使,即日单舸上道。
及至襄阳,督遣援军,且获宣武王书而反,武帝甚嘉之。
东昏即位,司空徐孝嗣管朝政,欲要僧珍与共事。僧珍知不久当败,竟弗往。
武帝临雍州,僧珍固求西归,得补邔令。
及至,武帝命爲中兵参军,委以心膂。
僧珍阴养死士,归之者甚衆。
武帝颇招武猛,士庶响从,会者万馀人。
因命按行城西空地,将起数千间屋爲止舍。
多伐材竹,沈于檀溪,积茅盖若山阜,皆未之用。
僧珍独悟其指,因私具橹数百张。
及兵起,悉取檀溪材竹,装爲船舰,葺之以茅,并立办。
衆军将发,诸将须橹甚多,僧珍乃出先所具,每船付二张,争者乃息。
武帝以僧珍爲辅国将军、步兵校尉,出入卧内,宣通意旨。
大军次江甯,武帝使僧珍与王茂率精兵先登赤鼻逻。
其日,东昏将李居士来战,僧珍等大破之,乃与茂进白板桥。垒立,茂移顿越城,僧珍守白板。
李居士知城中衆少,直来薄城。
僧珍谓将士曰: 今力不敌,不可战,亦勿遥射。
须至堑里,当并力破之。
俄而皆越堑,僧珍分人上城,自率马步三百人出其后,内外齐击,居士等应时奔散。
及武帝受禅,爲冠军将军、前军司马,封平固县侯。
再迁左卫将军,加散骑常侍,入直秘书省,总知宿卫。
天监四年,大举北侵,自是僧珍昼直中书省,夜还秘书。
五年旋军,以本官领太子中庶子。
僧珍去家久,表求拜墓,武帝欲荣以本州,乃拜南兖州刺史。
僧珍在任,见士大夫迎送过礼,平心率下,不私亲戚。
兄弟皆在外堂,并不得坐。指客位谓曰: 此兖州刺史坐,非吕僧珍床。
及别室促膝如故。
从父兄子先以贩葱爲业,僧珍至,乃弃业求州官。
僧珍曰: 吾荷国重恩,无以报效,汝等自有常分,岂可妄求叨越。
当速反葱肆耳。
僧珍旧宅在市北,前有督邮廨,乡人咸劝徙廨以益其宅。
僧珍怒曰: 岂可徙官廨以益吾私宅乎。
姊适于氏,住市西小屋临路,与列肆杂。
僧珍常导从卤簿到其宅,不以爲耻。
在州百日,征爲领军将军,直秘书省如先。
常以私车辇水洒御路。
僧珍既有大勋,任总心膂,性甚恭慎。
当直禁中,盛暑不敢解衣。
每侍御坐,屏气鞠躬,对果食未尝举箸。
因醉后取一甘食,武帝笑谓曰: 卿今日便是大有所进。
禄俸外,又月给钱十万,其馀赐赉不绝于时。
初,武帝起兵,攻郢州久不下,咸欲走北。僧珍独不肯,累日乃见从。
一夜,僧珍忽头痛壮热,及明而颡骨益大,其骨法盖有异焉。
十年,疾病,车驾临幸,中使医药日有数四。
僧珍语亲旧曰: 吾昔在蒙县热病发黄,时必谓不济。
主上见语, 卿有富贵相,必当不死 。
俄而果愈。
吾今已富贵,而复发黄,所苦与昔政同,必不复起。
竟如言卒于领军官舍。
武帝即日临殡,赠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諡曰忠敬。
武帝痛惜之,言爲流涕。
子淡嗣。
初,宋季雅罢南康郡,市宅居僧珍宅侧。
僧珍问宅价,曰 一千一百万 。
怪其贵,季雅曰: 一百万买宅,千万买邻。
及僧珍生子,季雅往贺,署函曰 钱一千 。
阍人少之,弗爲通,强之乃进。
僧珍疑其故,亲自发,乃金钱也。
遂言于帝,陈其才能,以爲壮武将军、衡州刺史。
将行,谓所亲曰: 不可以负吕公。
在州大有政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