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
1

列传 卷八十

侯景字万景,魏之怀朔镇人也。

少而不羁,爲镇功曹史。

魏末北方大乱,乃事边将尒朱荣,甚见器重。

初学兵法于荣部将慕容绍宗,未几绍宗每询问焉。

后以军功爲定州刺史。

始魏相高欢微时,与景甚相友好,及欢诛尒朱氏,景以衆降,仍爲欢用。

稍至吏部尚书,非其好也。每独曰: 何当离此反故纸邪。

寻封濮阳郡公。

欢之败于沙苑,景谓欢曰: 宇文泰恃于战胜,今必致怠,请以数千劲骑至关中取之。

欢以告其妃娄氏,曰: 彼若得泰,亦将不归。

得泰失景,于事奚益。

欢乃止。

后爲河南道大行台,位司徒。

又言于欢曰: 恨不得泰。

请兵三万,横行天下;要须济江缚取萧衍老公,以作太平寺主。

欢壮其言,使拥兵十万,专制河南,仗任若己之半体。

景右足短,弓马非其长,所在唯以智谋。

时欢部将高昂、彭乐皆雄勇冠时,唯景常轻之,言 似豕突尔,势何所至 。

及将镇河南,请于欢曰: 今握兵在远,奸人易生诈僞,大王若赐以书,请异于他者。

许之。

每与景书,别加微点,虽子弟弗之知。

及欢疾笃,其世子澄矫书召之。

景知僞,惧祸,因用王伟计,乃乙太清元年二月遣其行台郎中丁和上表求降。

帝召群臣议之,尚书仆射谢举等皆议纳景非便,武帝不从。

初,帝以是岁正月乙卯于善言殿读佛经,因谓左右黄慧弼曰: 我昨梦天下太平,尔其识之。

及和至,校景实以正月乙卯日定计,帝由是纳之。

于是封景河南王、大将军、使持节、董督河南南北诸军事、大行台,承制如邓禹故事。

高澄嗣事爲勃海王,遣其将慕容绍宗围景于长社。

景急,乃求割鲁阳、长社、东荆、北兖请救于西魏,魏遣五城王元庆等率兵救之,绍宗乃退。

景复请兵于司州刺史羊鸦仁,鸦仁遣长史邓鸿率兵至汝水,元庆军夜遁,鸦仁乃据悬瓠。

时景将蔡道遵北归,言景有悔过志。高澄以爲信然,乃以书喻景,若还,许以豫州刺史终其身,所部文武更不追摄,阖门无恙,并还宠妻爱子。

景报书不从。

澄知景无归志,乃遣军相继讨景。

帝闻鸦仁已据悬瓠,遂命群帅指授方略,大举攻东魏,以贞阳侯萧明爲都督。

明军败见俘。

绍宗攻潼州,刺史郭凤弃城走。

景乃遣其行台左丞王伟、左户郎中王则诣阙献策,请元氏子弟立爲魏主。

诏遣太子舍人元贞爲咸阳王,须度江许即位,以乘舆之副资给之。

高澄又遣慕容绍宗追景,景退保涡阳,使谓绍宗曰: 欲送客邪?将定雄雌邪?

绍宗曰: 将决战。

遂顺风以阵。

景闭垒,顷之乃出。

绍宗曰: 景多诡,好乘人背。

使备之,果如其言。

景命战士皆被短甲短刀,但低视斫人胫马足,遂败绍宗军。

裨将斛律光尤之,绍宗曰: 吾战多矣,未见此贼之难也。

尔其当之。

光被甲将出,绍宗戒之曰: 勿度涡水。

既而又爲景败。

绍宗谓曰: 定何如也。

相持连月,景食尽,诳其衆以爲家口并见杀。衆皆信之。

绍宗遥谓曰: 尔等家并完。

乃被发向北斗以誓之。

景士卒并北人,不乐南度,其将暴显等各率所部降绍宗。

景军溃散,丧甲士四万人,马四千匹,辎重万馀两。

乃与腹心数骑自硖石济淮,稍收散卒,得马步八百人。

南过小城,人登陴诟之曰: 跛脚奴何爲邪!

景怒,破城杀言者而去。

昼夜兼行,追军不敢逼。

使谓绍宗曰: 景若就禽,公复何用?

绍宗乃纵之。

既而莫适所归,马头戍主刘神茂者,爲韦黯所不容,因是踣马乃驰谓景曰: 寿阳去此不远,城池险固,韦黯是监州耳。

王若次近郊,必郊迎,因而执之,可以集事。

得城之后,徐以啓闻,朝廷喜王南归,必不责也。

景执其手曰: 天教也。

及至,而黯授甲登陴。

景谓神茂曰: 事不谐矣。

对曰: 黯懦而寡智,可说下也。

乃遣豫州司马徐思玉夜入说之,黯乃开门纳景。

景执黯,数将斩之,久而见释。

乃遣于子悦驰以败闻,自求贬削。优诏不许。

复求资给,即授南豫州刺史,本官如故。

帝以景兵新破,未忍移易,故以鄱阳王范爲合州刺史,即镇合肥。

魏人攻悬瓠,悬瓠粮少,羊鸦仁去悬瓠归义阳。

魏人入悬瓠,更求和亲,帝召公卿谋之。

张绾、朱异咸请许之。

景闻未之信,乃僞作邺人书,求以贞阳侯换景。

帝将许之。舍人傅岐曰: 侯景以穷归义,弃之不祥。

且百战之馀,宁肯束手受絷。

谢举、朱异曰: 景奔败之将,一使之力耳。

帝从之,复书曰: 贞阳旦至,侯景夕反。

景谓左右曰: 我知吴儿老公薄心肠。

又请娶于王、谢,帝曰: 王、谢门高非偶,可于朱、张以下访之。

景恚曰: 会将吴儿女以配奴。

王伟曰: 今坐听亦死,举大事亦死,王其图之。

于是遂怀反计。

属城居人,悉占募爲军士。

辄停责市估及田租,百姓子女悉以配将士。

又啓求锦万疋爲军人袍,中领军朱异议以御府锦署止充颁赏,不容以供边用,请送青布以给之。

又以台所给仗多不能精,啓请东冶锻工欲更营造,敕并给之。

景自涡阳败后,多所徵求,朝廷含弘,未尝拒绝。

是时贞阳侯明遣使还梁,述魏人请追前好,许放之还。

武帝览之流涕,乃报明啓当别遣行人。

帝亦欲息兵,乃与魏和通。景闻之惧,驰啓固谏,帝不从。

尔后表疏跋扈,言辞不逊。

又闻遣伏挺、徐陵使魏,不知所爲。

元贞知景异志,累啓还朝。景谓曰: 将定江南,何不少忍。

贞益惧,奔还建邺,具以事闻。

景又招司州刺史羊鸦仁同逆,鸦仁录送其使。

时鄱阳王范镇合肥,及鸦仁俱累啓称景有异志。朱异曰: 侯景数百叛虏,何能爲役。

并抑不奏闻,景所以奸谋益果。

乃上言曰: 高澄狡猾,宁可全信。

陛下纳其诡语,求与连和,臣亦窃所笑也。

臣行年四十有六,未闻江左有佞邪之臣,一旦入朝,乃致嚣讟,宁堪粉骨,投命雠门。

请乞江西一境,受臣控督;如其不许,即领甲临江,上向闽、越。非唯朝廷自耻,亦是三公旰食。

帝使朱异宣语答景使曰: 譬如贫家畜十客五客,尚能得意,朕唯有一客,致有忿言,亦是朕之失也。

景又知临贺王正德怨望朝廷,密令要结。正德许爲内啓。

二年八月,景遂发兵反,于豫州城内集其将帅,登坛歃血。

是日地大震。

于是以诛中领军朱异、少府卿徐驎、太子左率陆验、制局监周石珍爲辞,以爲奸臣乱政,请带甲入朝。

先攻马头、木栅,执太守刘神茂、戍主曹璆等。

武帝闻之,笑曰: 是何能爲,吾以折棰笞之。

乃敕:斩景者不问南北人同赏封二千户兼一州刺史;其人主帅欲还北不须州者,赏以绢布二万,以礼发遣。

于是诏合州刺史鄱阳王范爲南道都督,北徐州刺史封山侯正表爲北道都督,司州刺史柳仲礼爲西道都督,通直散骑常侍裴之高爲东道都督,同讨景,济自历阳。

又令侍中、开府仪同三司邵陵王纶持节,董督衆军。

景闻之,谋于王伟。

伟曰: 莫若直掩扬都,临贺反其内,大王攻其外,天下不足定也。

兵闻拙速,不闻工迟,令今便须进路,不然邵陵及人。

九月,景发寿春,声云游猎,人不觉也。

留僞中军大都督王贵显守寿春城,出军僞向合肥,遂袭谯州。助防董绍先降之,执刺史丰城侯泰。

武帝闻之,遣太子家令王质率兵三千巡江遏防。

景进攻历阳太守庄铁,铁遣弟均夜斫景营,战没。

铁母爱其子,劝铁降。

景拜其母,铁乃劝景曰: 急则应机,缓必致祸。

景乃使铁爲导。

是时镇戍相次啓闻,朱异尚曰: 景必无度江志。

萧正德先遣大船数十艘僞称载荻,实拟济景。

景至江将度,虑王质爲梗,俄而质被追爲丹阳尹,无故自退。

景闻未之信,乃密遣觇之,谓使者: 质若退,折江东树枝爲验。

觇人如言而返。

景大喜曰: 吾事办矣。

乃自采石济,马数百匹,兵八千人,都下弗之觉。

景出,分袭姑孰,执淮南太守文成侯宁,遂至慈湖。

南津校尉江子一奔还建邺。

皇太子见事急,入面啓武帝曰: 请以事垂付,愿不劳圣心。

帝曰: 此自汝事,何更问爲。

太子仍停中书省指授,内外扰乱相劫不复通。

于是诏以扬州刺史宣城王大器爲都督内外诸军事,都官尚书羊侃爲军师将军以副焉。遣南浦侯推守东府城,西丰公大春守石头,轻车长史谢禧守白下。

既而景至朱雀航,遣徐思玉入啓,乞带甲入朝,除君侧之恶,请遣了事舍人出相领解,实欲观城中虚实。

帝遣中书舍人贺季、主书郭宝亮随思玉往劳之于板桥。景北面受敕,季曰: 今者之举,何以爲名?

景曰: 欲爲帝也。

王伟进曰: 朱异、徐驎谄黩乱政,欲除奸臣耳。

景既出恶言,留季不遣,宝亮还宫。

先是,大同中童谣曰: 青丝白马寿阳来。

景涡阳之败,求锦,朝廷所给青布,及是皆用爲袍,采色尚青。

景乘白马,青丝爲辔,欲以应谣。

萧正德先屯丹阳郡,至是率所部与景合。

建康令庾信率兵千馀人屯航北,及景至彻航,始除一舶,见贼军皆着铁面,遂弃军走。

南塘游军复闭航度景。

皇太子以所乘马授王质,配精兵三千,使援庾信。

质至领军府与贼遇,未阵便奔。景乘胜至阙下。

西丰公大春弃石头城走,景遣其仪同于子悦据之。

谢禧亦弃白下城走。

景遣百道攻城,纵火烧大司马、东西华诸门。

城中仓卒未有备,乃凿门楼,下水沃火,久之方灭。

贼又斫东掖门将入,羊侃凿门扇刺杀数人,贼乃退。

又登东宫墙射城内。

至夜,简文募人出烧东宫台殿遂尽,所聚图籍数百厨,一皆灰烬。

先是简文梦有人画作秦始皇,云 此人复焚书 ,至是而验。

景又烧城西马厩、士林馆、太府寺。

明日,景又作木驴数百攻城,城上掷以石,并皆碎破。

贼又作尖顶木驴,状似槥,石不能破。

乃作雉尾炬,灌以膏蜡,丛下焚之。

贼既不克,士卒死者甚多,乃止攻,筑长围以绝内外。

又啓求诛朱异、陆验、徐驎、周石珍等,城内亦射赏格出外,有能斩景首,授以景位,并钱一亿万,布绢各万疋,女乐二部。

庄铁乃奔历阳,紿言景已枭首。

景城守郭骆惧,弃城走寿阳。

铁得入城,遂奔寻阳。

十一月,景立萧正德爲帝,即僞位,居于仪贤堂,改年曰正平。

初童谣有 正平 之言,故立号以应之。

识者以爲正德卒当平殄也。

景自爲相国、天柱将军,正德以女妻之。

景又攻东府城,设百尺楼车,鈎城堞尽落。

城陷,景使其仪同卢晖略率数千人持长刀夹城门,悉驱城内文武裸身而出,使交兵杀之,死者三千余人。

南浦侯推是日遇害。

景使正德子见理及晖略守东府城。

初,景至都,便唱云 武帝已晏驾 。虽城内亦以爲然。

简文虑人情有变,乃请上舆驾巡城。

上将登城,陆验谏曰: 陛下万乘之重,岂可轻脱。

因泣下。

帝深感其言,乃幸大司马门。城上闻跸声皆鼓噪,军人莫不屑涕,百姓乃安。

景又于城东西各起土山以临城,城内亦作两山以应之,简文以下皆亲畚锸。

初,景至便望克定建邺,号令甚明,不犯百姓。

既攻不下,人心离沮,又恐援军总集,衆必溃散,乃纵兵杀掠,交尸塞路。

富室豪家,恣意裒剥,子女妻妾,悉入军营。

又募北人先爲奴者,并令自拔,赏以不次。

朱异家黥奴乃与其侪踰城投贼,景以爲仪同,使至阙下以诱城内,乘马披锦袍诟曰: 朱异五十年仕宦,方得中领军。我始事侯王,已爲仪同。

于是奴僮竞出,尽皆得志。

景食石头常平仓既尽,便掠居人,尔后米一升七八万钱,人相食,有食其子者。

又筑土山,不限贵贱,昼夜不息,乱加驱棰,疲羸者因杀以填山,号哭之声动天地。

百姓不敢藏隐,并出从之,旬日间衆至数万。

景仪同范桃棒密贪重赏,求以甲士二千人来降,以景首应购,遣文德主帅前白马游军主陈昕夜踰城入,密啓言状。

简文以啓上,上大悦,使报桃棒,事定许封河南王,镌银券以与之。

简文恐其诈,犹豫不决。

上怒曰: 受降常理,何忽致疑。

朱异、傅岐同请纳之。

简文曰: 吾即坚城自守,所望外援,外援若至,贼岂足平。

今若开门以纳桃棒,桃棒之意尚且难知,一旦倾危,悔无及矣。

桃棒又曰: 今止将所领五百馀人,若至城门,自皆脱甲。乞朝廷赐容。事济之时,保禽侯景。

简文见其言愈疑之。

朱异以手捶胸曰: 今年社稷去矣。

俄而桃棒军人鲁伯和告景,并烹之。

至是,邵陵王纶率西丰公大春、新淦公大成、永安侯确、南安乡侯骏、前谯州刺史赵伯超、武州刺史萧弄璋、步兵校尉尹思合等马步三万,发自京口,直据锺山。

景党大骇,咸欲逃散,分遣万余人拒战。

纶大败之于爱敬寺下。景初闻纶至,惧形于色,及败军还,尤言其盛,愈恐,命具舟石头将北济。

任约曰: 去乡万里,走欲何之?

战若不捷,君臣同死。草间乞活,约所不爲。

景乃留宋子仙守壁,自将锐卒拒纶,阵于覆舟山北,与纶相持。

会暮,景退还,南安侯骏率数十骑挑之。景回军,骏退。

时赵伯超阵于玄武湖北,见骏退,仍率军前走。衆军因乱,遂败绩。纶奔京口。

贼执西丰公大春、纶司马庄丘慧达、南合将军胡子约、广陵令霍隽等来送城下,逼令云: 已禽邵陵王。

霍隽独云: 王小失利,已全军还京口,城中但坚守,援军寻至。

语未卒,贼以刀伤其口,景义而释焉。

正德乃收而害之。

是日,鄱阳世子嗣、裴之高至后渚,结营于蔡洲。

景分军屯南岸。

十二月,景造诸攻具及飞楼、橦车、登城车、鈎堞车、阶道车、火车,并高数丈,车至二十轮,陈于阙前,百道攻城。

以火车焚城东南隅大楼,因火势以攻城。

城上纵火,悉焚其攻具,贼乃退。

是时,景土山成,城内土山亦成。乙太府卿韦黯守西土山,左卫将军柳津守东土山。

山起芙蓉层楼,高四丈,饰以锦罽,捍以乌笙,山峰相近。

募敢死士,厚衣袍铠,名曰 僧腾客 ,配二山,交矟以战。

鼓叫沸腾,昏旦不息。

土山攻战既苦,人不堪命,柳津命作地道,毁外山,掷雉尾炬烧其橹堞。

外山崩,压贼且尽。

贼又作虾蟆车,运土石填堑,战士升之楼车,四面并至。

城内飞石碎其车,贼死积于城下。

贼又掘城东南角,城内作迂城形如却月以捍之,贼乃退。

材官将军宋嶷降贼,因爲立计,引玄武湖水灌台城,阙前御街并爲洪波矣。

又烧南岸居人营寺,莫不咸尽。

司州刺史柳仲礼、衡州刺史韦粲、南陵太守陈文彻、宣猛将军李孝钦等皆来赴援;鄱阳世子嗣、裴之高又济江。柳仲礼营朱雀航南,裴之高营南苑,韦粲营青塘,陈文彻、李孝钦屯丹阳郡,鄱阳世子嗣营小航南,并缘淮造栅。

及旦,景方觉,乃登禅灵寺门楼以望之。见韦粲营垒未合,度兵击之,粲败,景斩粲首徇城下。

柳仲礼闻粲败,不遑贯甲,与数十人赴之。

遇贼,斩首数百,仍投水死者千余人。

仲礼深入,马陷泥,亦被重创。

自是贼不敢济岸。

邵陵王纶又与临城公大连等自东道集于南岸;荆州刺史湘东王绎遣世子方等、兼司马吴晔、天门太守樊文皎赴援,营于湘子岸前;高州刺史李迁仕、前司州刺史羊鸦仁又率兵继至。

既而鄱阳世子嗣、永安侯确、羊鸦仁、李迁仕、樊文皎率衆度淮,攻破贼东府城前栅,遂营于青溪水东。

景遣其仪同宋子仙缘水西立栅以相拒。

景食稍尽,人相食者十五六。

初,援兵至北岸,衆号百万。

百姓扶老携幼以候王师,才过淮,便竞剥掠,征责金银,列营而立,互相疑贰。邵陵王纶、柳仲礼甚于雠敌,临城公大连、永安侯确逾于水火,无有斗心。贼党有欲自拔者,闻之咸止。

贼之始至,城中才得固守,平荡之事,期望援军。

既而中外断绝,有羊车儿献计,作纸鸦系以长绳,藏敕于中。

简文出太极殿前,因西北风而放,冀得书达。

群贼骇之,谓是厌胜之术,又射下之,其危急如此。

是时城中围逼既久,膝味顿绝,简文上厨,仅有一肉之膳。

军士煮弩熏鼠捕雀食之。

殿堂旧多鸽群聚,至是歼焉。

初,宫门之闭,公卿以食爲念,男女贵贱并出负米,得四十万斛,收诸府藏钱帛五十亿万,并聚德阳堂,鱼盐樵采所取盖寡。至是乃坏尚书省爲薪,撤荐锉以饲马,尽又食飰焉。

御甘露厨有干苔,味酸咸,分给战士。

军人屠马于殿省间鬻之,杂以人肉,食者必病。

贼又置毒于水窦,于是稍行肿满之疾,城中疫死者太半。

初,景之未度江,魏人遣檄,极言景反复猜忍,又言帝饰智惊愚,将爲景欺。

至是祸败之状,皆如所陈,南人咸以爲谶。

时景军亦饥,不能复战。

东城有积粟,其路爲援军所断,且闻湘东王下荆州兵。

彭城刘邈乃说景曰: 大军顿兵已久,攻城不拔,今衆军云集,未易可破。

如闻军粮不支一月,运漕路绝,野无所掠,婴儿掌上,信在于今。

未若乞和,全师而反。

景乃与王伟计,遣任约至城北拜表僞降,以河南自效。

帝曰: 吾有死而已,宁有是议。

且贼凶逆多诈,此言云何可信。

既而城中日蹙,简文乃请武帝曰: 侯景围逼,既无勤王之师,今欲许和,更思后计。

帝大怒曰: 和不如死。

简文曰: 城下之盟,乃是深耻;白刃交前,流矢不顾。

上迟回久之,曰: 尔自图之,无令取笑千载。

乃听焉。

景请割江右四州地,并求宣城王大器出送,然后解围济江。

仍许遣其仪同于子悦、左丞王伟入城爲质。中领军傅岐议以宣城王嫡嗣之重,有轻言者请剑斩之。

乃请石城公大款出送,诏许焉。

遂于西华门外设坛,遣尚书仆射王克、兼侍中上甲乡侯韶、兼散骑常侍萧瑳与于子悦、王伟等登坛共盟。

右卫将军柳津出西华门下,景出其栅门,与津遥相对,刑牲歃血。

南兖州刺史南康嗣王会理、前青冀二州刺史湘潭侯退、西昌侯世子彧率衆三万至于马卬洲,景虑北军自白下而上,断其江路,请悉勒聚南岸。

敕乃遣北军并进江潭苑。

景又啓称: 永安侯、赵威方频隔栅诟臣,云 天子自与尔盟,我终当逐汝 。

乞召入城,即进发。

敕并召之。

景遂运东城米于石头,食乃足。

又啓云: 西岸信至,高澄已得寿春、锺离,便无处安足,权借广陵、谯州,须征得寿春、锺离,即以奉还朝廷。

时荆州刺史湘东王绎师于武成,河东王誉次巴陵,前信州刺史桂阳王慥顿江津,并未之进。

既而有敕班师,湘东王欲旋。中记室参军萧贲曰: 景以人臣举兵向阙,今若放兵,未及度江,童子能斩之,必不爲也。

大王以十万之师,未见贼而退,若何!

湘东王不悦。

贲,骨鲠士也,每恨湘东不入援。

尝与王双六,食子未下,贲曰: 殿下都无下意。

王深爲憾,遂因事害之。

景既知援军号令不一,终无勤王之效,又闻城中死疾转多,当有应之者。

既却湘东王等兵,又得东城之米,王伟且说景曰: 王以人臣举兵背叛,围守宫阙,已盈十旬。

逼辱妃主,陵秽宗庙,今日持此,何处容身?

愿且观变。

景然之,乃表陈武帝十失。

三年三月丙辰朔,城内于太极殿前设坛,使兼太宰、尚书仆射王克等告天地神只,以景违盟,举烽鼓噪。

初,城围之日,男女十余万,贯甲者三万,至是疾疫且尽,守埤者止二三千人,并悉羸懦。

横尸满路,无人埋瘗,臭气熏数里,烂汁满沟洫。

于是羊鸦仁、柳仲礼、鄱阳世子嗣进军于东府城北。

栅垒未立,爲景将宋子仙所败,送首级于阙下。

景又遣于子悦乞和,城内遣御史中丞沈浚至景所。

景无去意,浚因责之,景大怒,即决石阙前水,百道攻城,昼夜不息。

丁卯,邵陵王世子坚帐内白昙朗、董勋华于城西北楼纳贼。五鼓,贼四面飞梯,衆悉上。永安侯确与其兄坚力战不能却,乃还见文德殿言状。

须臾,景乃先使王伟、仪同陈庆入殿陈谢曰: 臣既与高氏有隙,所以归投,每啓不蒙爲奏,所以入朝。

而奸佞惧诛,深见推拒,连兵多日,罪合万诛。

武帝曰: 景今何在?

可召来。

景入朝,以甲士五百人自卫,带剑升殿。

拜讫,帝神色不变,使引向三公榻坐,谓曰: 卿在戎日久,无乃爲劳。

景默然。

又问: 卿何州人?

而来至此。

又不对。

其从者任约代对。

又问: 初度江有几人?

景曰: 千人, 围台城有几人?

帝俛首不言。

景出,谓其厢公王僧贵曰: 吾常据鞍对敌,矢刃交下,而意了无怖。

今见萧公,使人自慑,岂非天威难犯。

吾不可以再见之。

出见简文于永福省,简文坐与相见,亦无惧色。

初,简文寒夕诗云: 雪花无有蔕,冰镜不安台。

又咏月云: 飞轮了无辙,明镜不安台。

后人以爲诗谶,谓无蔕者,是无帝。不安台者,台城不安。轮无辙者,以邵陵名纶,空有赴援名也。

既而景屯兵西州,使僞仪同陈庆以甲防太极殿,悉卤掠乘舆服玩、后宫嫔妾,收王侯朝士送永福省,撤二宫侍卫。

使王伟守武德殿,于子悦屯太极东堂,矫诏大赦,自爲大都督、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其侍中、使持节、大丞相、王如故。

先是,城中积尸不暇埋瘗,又有已死未敛,或将死未绝,景悉令聚而焚之,臭气闻十馀里。

尚书外兵郎鲍正疾笃,贼曳出焚之,宛转火中,久而方绝。

景又矫诏征镇牧守各复本位,于是诸军并散。

降萧正德爲侍中、大司马,百官皆复其职。

帝虽外迹不屈,而意犹忿愤,景欲以宋子仙爲司空,帝曰: 调和阴阳,岂在此物。

景又请以文德主帅邓仲爲城门校尉,帝曰: 不置此官。

简文重入奏,帝怒曰: 谁令汝来!

景闻亦不敢逼。

后每徵求,多不称旨,至于御膳亦被裁抑。遂怀忧愤。

五月,感疾馁,崩于文德殿。

景秘不发丧,权殡于昭阳殿,自外文武咸莫之知。

二十馀日,然后升梓宫于太极前殿,迎简文即位。

及葬修陵,使卫士以大钉于要地钉之,欲令后世绝灭。

矫诏赦北人爲奴婢者,冀收其力用焉。

时东扬州刺史临城公大连据州,吴兴太守张嵊据郡,自南陵以上并各据守。景制命所行,唯吴郡以西、南陵以北而已。

六月,景乃杀萧正德于永福省,封元罗爲西秦王,元景袭爲陈留王,诸元子弟封王者十馀人。

以柳仲礼爲使持节、大都督,隶大丞相,参戎事。

十一月,百济使至,见城邑丘墟,于端门外号泣,行路见者莫不洒泣。

景闻大怒,收小庄严寺,禁不听出入。

大宝元年正月,景矫诏自加班剑四十人,给前后部羽葆、鼓吹,置左右长史、从事中郎四人。

三月甲申,景请简文禊宴于乐游苑,帐饮三日。

其逆党咸以妻子自随,皇太子以下,并令马射,箭中者赏以金钱。

翌日向晨,简文还宫。景拜伏苦请,简文不从。

及发,景即与溧阳主共据御床南面并坐,群臣文武列坐侍宴。

四月辛卯,景又召简文幸西州,简文御素辇,侍卫四百余人。

景衆数千浴铁翼卫。

简文至西州,景等逆拜。

上冠下屋白纱帽,服白布裙襦。

景服紫紬褶,上加金带,与其僞仪同陈庆、索超世等西向坐。

溧阳主与其母范淑妃东向坐。

上闻丝竹,凄然下泣。

景起谢曰: 陛下何不乐?

上爲笑曰: 丞相言索超世闻此以爲何声?

景曰: 臣且不知,岂独超世。

上乃命景起舞,景即下席应弦而歌。

上顾命淑妃,淑妃固辞乃止。

景又上礼,遂逼上起舞。

酒阑坐散,上抱景于床曰: 我念丞相。

景曰: 陛下如不念臣,臣何至此。

上索筌蹄,曰: 我爲公讲。

命景离席,使其唱经。

景问超世何经最小,超世曰: 唯观世音小。

景即唱 尔时无尽意菩萨 。

上大笑,夜乃罢。

芰实荇花,所在皆罄,草根木叶,爲之凋残。虽假命须臾,亦终死山泽。

其绝粒久者,鸟面鹄形,俯伏床帷,不出户牖者,莫不衣罗绮,怀金玉,交相枕藉,待命听终。

于是千里绝烟,人迹罕见,白骨成聚如丘陇焉。

而景虐于用刑,酷忍无道,于石头立大舂碓,有犯法者捣杀之。

东阳人李瞻起兵,爲贼所执,送诣建邺。景先出之市中,断其手足,刻析心腹,破出肝肠。

瞻正色整容,言笑自若,见其胆者乃如升焉。

又禁人偶语,不许大酺,有犯则刑及外族。

其官人任兼阃外者位必行台,入附凶徒者并称开府,其亲寄隆重则号曰左右厢公,勇力兼人名爲库真部督。

七月,景又矫诏自进位相国,封泰山等二十郡爲汉王。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依汉萧何故事。

十月,景又矫诏自加宇宙大将军、都督六合诸军事,以诏文呈简文。

简文大惊曰: 将军乃有宇宙之号乎?

初,武帝既崩,景立简文,升重云殿礼佛爲盟曰: 臣乞自今两无疑贰,臣固不负陛下,陛下亦不得负臣。

及南康王会理之事,景稍猜惧,谓简文欲谋之。王伟因构扇,遂怀逆谋矣。

二年正月,景以王克爲太宰,宋子仙爲太保,元罗爲太傅,郭元建爲太尉,张化仁爲司徒,任约爲司空,于庆爲太师,纥奚斤爲太子太傅,时灵护爲太子太保,王伟爲尚书左仆射,索超世爲右仆射。

于大航跨水筑城,名曰捍国。

四月,景遣宋子仙袭陷郢州刺史方诸。

景乘胜西上,号二十万,联旗千里,江左以来,水军之盛未有也。

元帝闻之,谓御史中丞宗懔曰: 贼若分守巴陵,鼓行西上,荆、郢殆危,此上策也。

身顿长沙,徇地零、桂,运粮以至洞庭,湘、郢非吾有,此中策也。

拥衆江口,连攻巴陵,锐气尽于坚城,士卒饥于半菽,此下策也。

吾安枕而卧,无所多忧。

及次巴陵,王僧辩沈船卧鼓,若将已遁。景遂围城。

元帝遣平北将军胡僧佑与居士陆法和大破之,禽其将任约,景乃夜遁还都。

左右有泣者,景命斩之。

王僧辩乃东下,自是衆军所至皆捷。

先是,景每出师,戒诸将曰: 若破城邑,净杀却,使天下知吾威名。

故诸将以杀人爲戏笑,百姓虽死不从之。

是月,景乃废简文,幽于永福省,迎豫章王栋即皇帝位,升太极前殿,大赦,改元爲天正元年。

有回风自永福省吹其文物皆倒折,见者莫不惊骇。

初,景既平建邺,便有篡夺志,以四方须定,故未自立。

既而巴陵失律,江、郢丧师,猛将外歼,雄心内沮,便欲速僭大号。

又王伟云: 自古移鼎必须废立。

故景从之。

其太尉郭元建闻之,自秦郡驰还谏曰: 主上仁明,何得废之?

景曰: 王伟劝吾。

元建固陈不可,景意遂回,欲复帝位,以栋爲太孙。

王伟固执不可,乃禅位于栋。

景以哀太子妃赐郭元建,元建曰: 岂有皇太子妃而降爲人妾。

竟不与相见。

景司空刘神茂、仪同尹思合、刘归义、王晔、桑干王元頵等据东阳归顺。

十一月,景矫萧栋诏,自加九锡,汉国置丞相以下百官,陈备物于庭。

忽有鸟似山鹊翔于景册书上,赤足丹觜,都下左右所无。

贼徒悉骇,竞射之,不能中。

景又矫栋诏,追崇其祖爲大将军,父爲大丞相,自加冕十有二旒,建天子旌旗,出警入跸,乘金根车,驾六马,备五时副车,置旄头云罕,乐舞八佾,锺虡宫悬之乐,一如旧仪。

寻又矫萧栋诏禅位,使僞太宰王克奉玺绂于己。

先夕,景宿大庄严寺,即南郊,柴燎于天,升坛受禅,大风拔木,旗盖尽偃,文物并失旧仪。

既唱警跸,识者以爲名景而言警跸,非久祥也。

景闻恶之,改爲备跸。

人又曰,备于此便毕矣。

有司乃奏改云永跸。

乃以广柳车载鼓吹,橐驼负牺牲,辇上置垂脚坐焉。

景所带剑水精摽无故堕落,手自拾取,甚恶之。

将登坛,有兔自前而走,俄失所在。

又白虹贯日三重,日青无色。

还将登太极殿,丑徒数万同共吹唇唱吼而上。

及升御床,床脚自陷。

大赦,改元爲太始元年。

方飨群臣,中会而起,触扆坠地。

封萧栋爲淮阴王,幽之。

改梁律爲汉律,改左户尚书爲殿中尚书,五兵尚书爲七兵尚书,直殿主帅爲直寝。

景三公之官,动置十数,仪同尤多。

或匹马孤行,自执羁絏。

以宋子仙、郭元建、张化仁、任约爲佐命元功,并加三公之位;王伟、索超世爲谋主;于子悦、彭隽主击断;陈庆、吕季略、卢晖略、于和、史安和爲爪牙:斯皆尤毒于百姓者。

其余王伯丑、任延和等复有数十人。

梁人而爲景用者,则故将军赵伯超、前制局监姬石珍、内监严亶、邵陵王记室伏知命,此四人尽心竭力者。

若太宰王克、太傅元罗、侍中殷不害、太常姬弘正等虽官尊,止从人望,非腹心任也。

景祖名乙羽周,及篡以周爲庙讳,故改周弘正、石珍姓姬焉。

王伟请立七庙,景曰: 何谓七庙?

伟曰: 天子祭七世祖考,故置七庙。

并请七世讳,敕太常具祭祀之礼。

景曰: 前世吾不复忆,唯阿爷名摽,且在朔州,伊那得来噉是。

衆闻咸笑之。

景党有知景祖名乙羽周者,自外悉是王伟制其名位。

以汉司徒侯霸爲始祖,晋征士侯瑾爲七世祖。

于是推尊其祖周爲大丞相,父摽爲元皇帝。

于时景修饰台城及朱雀、宣阳等门,童谣曰: 的脰乌,拂朱雀,还与吴。

又曰: 脱青袍,着芒屩,荆州天子挺应着。

时都下王侯庶姓五等庙树,咸见残毁,唯文宣太后庙四周柏树独郁茂。

及景篡,修南郊路,僞都官尚书吕季略说景令伐此树以立三桥。

始斫南面十馀株,再宿悉枿生,便长数尺。

时既冬月,翠茂若春。

贼乃大惊恶之,使悉斫杀。

识者以爲昔僵柳起于上林,乃表汉宣之兴,今庙树重青,必彰陕西之瑞。

又景床东边香炉无故堕地,景呼东西南北皆谓爲厢,景曰: 此东厢香炉那忽下地。

议者以爲湘东军下之征。

十二月,谢答仁、李庆等军至建德,攻元頵、李占栅,大破之。执頵、占送京口,截其手足徇之,经日乃死。

景二年,谢答仁攻东阳,刘神茂降,以送建康,景爲大锉碓,先进其脚,寸寸斩之,至头方止。使衆观之以示威。

王僧辩军至芜湖,城主宵遁。

侯子鉴率步骑万馀人度州,并引水军俱进。

僧辩逆击,大破之。

景闻之大惧涕下,覆面引衾卧,良久方起,叹曰: 咄叱!

咄叱!

误杀乃公。 初,景之爲丞相,居于西州,将率谋臣,朝必集行列门外,谓之牙门。

以次引进,赉以酒食,言笑谈论,善恶必同。

及篡,恒坐内不出,旧将稀见面,咸有怨心。

至是登烽火楼望西师,看一人以爲十人,大惧。

僧辩及诸将遂于石头城西步上,连营立栅,至于落星墩。

景大恐,遣掘王僧辩父墓,剖棺焚其尸。

王僧辩等进营于石头城北,景列阵挑战,僧辩大破之。

景既退败,不敢入宫,敛其散兵屯于阙下,遂将逃。

王伟按剑揽辔谏曰: 自古岂有叛天子;今宫中卫士尚足一战,宁可便走。

景曰: 我在北打贺拔胜,败葛荣,扬名河朔,与高王一种人。

来南直度大江,取台城如反掌,打邵陵王于北山,破柳仲礼于南岸,皆乃所亲见。

今日之事,恐是天亡。

乃好守城,当复一决。

仰观石阙,逡巡叹息久之。

乃以皮囊盛二子挂马鞍,与其仪同田迁、范希荣等百馀骑东奔。

王伟遂委台城窜逸。侯子鉴等奔广陵。

王克开台城门引裴之横入宫,纵兵蹂掠。

是夜遗烬烧太极殿及东西堂、延阁、秘署皆尽,羽仪辇辂莫有孑遗。

王僧辩命武州刺史杜崱救火,仅而得灭。故武德、五明、重云殿及门下、中书、尚书省得免。

僧辩迎简文梓宫升于朝堂,三军缟素,踊于哀次。

命侯瑱、裴之横追贼于东,焚僞神主于宣阳门,作神主于太庙,收图书八万卷归江陵。

杜崱守台城,都下户口百遗一二,大航南岸极目无烟。

老小相扶竞出,才度淮,王琳、杜龛军人掠之,甚于寇贼,号叫闻于石头。

僧辩谓爲有变,登城问故,亦不禁也。

佥以王师之酷,甚于侯景,君子以是知僧辩之不终。

初,景之围台城,援军三十万,兵士望青袍则气消胆夺。

及赤亭之役,胡僧佑以羸卒一千破任约精甲二万,转战而东,前无横阵。

既而侯瑱追及,景衆未阵,皆举幡乞降,景不能制。

乃与腹心人数十单舸走,推堕二子于水,自沪渎入海至胡豆洲。

前太子舍人羊鲲杀之,送于王僧辩。

景长不满七尺,长上短下,眉目疏秀,广颡高颧,色赤少鬓,低视屡顾,声散,识者曰: 此谓豺狼之声,故能食人,亦当爲人所食。

既南奔,魏相高澄悉命先剥景妻子面皮,以大铁镬盛油煎杀之。女以入宫爲婢,男三岁者并下蚕室。

后齐文宣梦猕猴坐御床,乃并煮景子于镬,其子之在北者歼焉。

景性猜忍,好杀戮,恒以手刃爲戏。

方食,斩人于前,言笑自若,口不辍餐。

或先断手足,割舌劓鼻,经日乃杀之。

自篡立后,时着白纱帽,而尚披青袍,头插象牙梳,床上常设胡床及筌蹄,着靴垂脚坐。

或跂户限,或走马遨游,弹射鸦鸟。

自爲天子,王伟不许轻出,于是郁怏,更成失志,曰: 吾无事爲帝,与受摈不殊。

及闻义师转近,猜忌弥深,床前兰錡自遶,然后见客。

每登武帝所常幸殿,若有芒刺在身,恒闻叱咄者。

又处宴居殿,一夜惊起,若有物扣其心。

自是凡武帝所常居处,并不敢处。多在昭阳殿廊下。

所居殿屋,常有鸺鶹鸟鸣呼,景恶之,每使人穷山野捕鸟。

景所乘白马,每战将胜,辄踯躅嘶鸣,意气骏逸;其有奔衄,必低头不前。

及石头之役,精神沮丧,卧不肯动。

景使左右拜请,或加棰策,终不肯进。

始景左足上有肉瘤,状似龟,战应克捷,瘤则隐起分明;如不胜,瘤则低。

至景败日,瘤隐陷肉中。

天监中,沙门释宝志曰: 掘尾狗子自发狂,当死未死齧人伤,须臾之间自灭亡,起自汝阴死三湘。

又曰: 山家小儿果攘臂,太极殿前作虎视。

狗子,景小字,山家小儿,猴状。

景遂覆陷都邑,毒害皇家。

起自悬瓠,即昔之汝南。

巴陵有地名三湘,景奔败处。

其言皆验。

景常谓人曰: 侯字人边作主,下作人,此明是人主也。

台城既陷,武帝尝语人曰: 侯景必得爲帝,但不久耳。

破 侯景 字成 小人百日天子 ,爲帝当得百日。

案景以辛未年十一月十九日篡位,壬申年三月十九日败,得一百二十日。而景以三月一日便往姑孰,计在宫殿足满十旬,其言竟验。

又大同中,太医令朱耽尝直禁省,无何梦犬羊各一在御坐,觉而告人曰: 犬羊非佳物也,今据御座,将有变乎?

既而天子蒙尘,景登正殿焉。

及景将败,有僧通道人者,意性若狂,饮酒噉肉,不异凡等。

世间游行已数十载,姓名乡里,人莫能知。

初言隐伏,久乃方验。

人并呼爲闍梨。

景甚信敬之。

景尝于后堂与其徒共射,时僧通在坐,夺景弓射景阳山,大呼云 得奴已 。

景后又宴集其党,又召僧通。

僧通取肉搵盐以进景,问曰: 好不?

景答: 所恨大咸。

僧通曰: 不咸则烂。

及景死,僧辩截其二手送齐文宣,传首江陵,果以盐五斗置腹中,送于建康,暴之于市。

百姓争取屠脍羹食皆尽,并溧阳主亦预食例。

景焚骨扬灰,曾罹其祸者,乃以灰和酒饮之。

首至江陵,元帝命枭于市三日,然后煮而漆之,以付武库。

先是江陵谣言: 苦竹町,市南有好井。

荆州军,杀侯景。

及景首至,元帝付谘议参军李季长宅,宅东即苦竹町也。

既加鼎镬,即用市南井水焉。

景仪同谢答仁、行台赵伯超降于侯瑱,生禽贼行台田迁、仪同房世贵、蔡寿乐、领军王伯丑。

凶党悉平,斩房世贵于建康市,馀党送江陵。

初,郭元建以有礼于皇太子妃,将降,侯子鉴曰: 此小惠也,不足自全。

乃奔齐。

王伟,其先略阳人。

父略,仕魏爲许昌令,因居潁川。

伟学通周易,雅高辞采,仕魏爲行台郎。

景叛后,高澄以书招之,伟爲景报澄书,其文甚美。

澄览书曰: 谁所作也?

左右称伟之文。

澄曰: 才如此,何由不早使知邪?

伟既协景谋谟,其文檄并伟所制,及行篡逆,皆伟创谋也。

景败,与侯子鉴俱走相失,潜匿草中,直渎戍主黄公喜禽送之。

见王僧辩,长揖不拜。

执者促之,伟曰: 各爲人臣,何事相敬。

僧辩谓曰: 卿爲贼相,不能死节,而求活草间,颠而不扶,安用彼相。

伟曰: 废兴时也,工拙在人。

向使侯氏早从伟言,明公岂有今日之势。

僧辩大笑,意甚异之,命出以徇。

伟曰: 昨及朝行八十里,愿借一驴代步。

僧辩曰: 汝头方行万里,何八十里哉。

伟笑曰: 今日之事,乃吾心也。

前尚书左丞虞骘尝见辱于伟,遇之而唾其面,曰: 死虏,庸复能爲恶乎!

伟曰: 君不读书,不足与语。

骘惭而退。

及吕季略、周石珍、严亶俱送江陵,伟尚望见全,于狱爲诗赠元帝下要人曰: 赵壹能爲赋,邹阳解献书,何惜西江水,不救辙中鱼。

又上五百字诗于帝,帝爱其才将舍之,朝士多忌,乃请曰: 前日伟作檄文,有异辞句。

元帝求而视之,檄云: 项羽重瞳,尚有乌江之败;湘东一目,宁爲赤县所归。

昙朗走入村中。村人斩之,传首建邺,悬于朱雀航,宗族无少长皆弃市。

周迪,临川南城人也。

少居山谷,有膂力,能挽强弩,以弋猎爲事。

侯景之乱,迪宗人周续起兵于临川,梁始兴王萧毅以郡让续,迪占募乡人从之,每战勇冠诸军。

续所部渠帅,皆郡中豪族,稍骄横,续颇禁之,渠帅等乃杀续推迪爲主。

梁元帝授迪高州刺史,封临汝县侯。

绍泰二年,爲衡州刺史,领临川内史。周文育之讨萧勃也,迪按甲保境,以观成败。

陈武帝受禅,王琳东下,迪欲自据南川,乃总召所部八郡守宰结盟,声言入赴,朝廷恐其爲变,因厚抚之。

琳至盆城,新吴洞主馀孝顷举兵应琳。

琳以爲南川诸郡可传檄而定,乃遣其将李孝钦、樊猛等南征粮饷。

孝钦等与馀孝顷逼迪,迪大败之,禽孝钦、猛、孝顷送建邺。

以功加平南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文帝嗣位,熊昙朗反,迪与周敷、黄法奭等围昙朗,屠之。

王琳败后,文帝征迪出镇盆口,又征其子入朝,迪趑趄顾望并不至。

豫章太守周敷本属迪,至是与法奭率其部诣阙,文帝录其破熊昙朗功,并加官赏。

迪闻之不平,乃阴与留异相结。

及王师讨异,迪疑惧,乃使其弟方兴袭周敷,敷与战,破之。

又别使兵袭华皎于盆城,事觉,尽爲皎禽。

天嘉三年,文帝乃使江州刺史吴明彻都督衆军,与高州刺史黄法奭、豫章太守周敷讨迪,不能克。

文帝乃遣宣帝总督讨之,迪衆溃,脱身踰岭之晋安,依陈宝应。

宝应以兵资迪,留异又遣第二子忠臣随之。

明年秋,复越东兴岭。

文帝遣都督章昭达征迪,迪又散于山谷。

初,侯景之乱,百姓皆弃本爲盗,唯迪所部独不侵扰,耕作肆业,各有赢储,政令严明,征敛必至。

性质朴,不事威仪。

冬则短身布袍,夏则紫纱袜腹。

居常徒跣,虽外列兵卫,内有女伎,挼绳破篾,傍若无人。

然轻财好施,凡所周赡,毫厘必均。

讷于语言,而衿怀信实,临川人皆德之。

至是并藏匿,虽加诛戮,无肯言者。

昭达仍度岭与陈宝应相抗。

迪复收合出东兴,文帝遣都督程灵洗破之。

及宝应平,并禽异送都,斩建康市,子侄并伏诛,唯第三子贞臣以尚主获免。

陈宝应,晋安候官人也,世爲闽中四姓。

父羽,有材干,爲郡雄豪。宝应性反复,多变诈。

梁时晋安数反,累杀郡将,羽初并扇惑成其事,后复爲官军乡导破之,由是一郡兵权皆自己出。

侯景之乱,晋安太守宾化侯萧云以郡让羽,羽年老,但主郡事,令宝应典兵。

时东境饥馑,会稽尤甚,死者十七八,而晋安独丰沃,士衆强盛。

侯景平,元帝因以羽爲晋安太守。

陈武帝辅政,羽请归老,求传郡于宝应,武帝许之。

绍泰二年,封候官县侯。

武帝受禅,授闽州刺史,领会稽太守。

文帝即位,加其父光禄大夫,仍命宗正录其本系,编爲宗室。

宝应娶留异女爲妻,侯安都之讨异,宝应遣师助之,又资周迪兵粮,出寇临川。

及都督章昭达破迪,文帝因命讨宝应,诏宗正绝其属籍。

宝应据建安湖际逆拒昭达,昭达深沟高垒不与战。但命爲簰,俄而水盛,乘流放之,突其水栅,宝应衆溃。

执送都,斩建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