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
1

列传 卷十六

王镇恶,北海剧人也。

祖猛,仕苻坚,任兼将相。

父休,为河东太守。

镇恶以五月生,家人以俗忌,欲令出继疏宗。

猛曰: 此非常儿。

昔孟尝君恶月生而相齐,是儿亦将兴吾门矣。

故名为镇恶。

年十三而苻氏败,寓食渑池人李方家。

方善遇之,谓方曰: 若遭英雄主,要取万户侯,当厚相报。

方曰: 君丞相孙,人材如此,何患不富贵,至时愿见用为本县令足矣。

后随叔父曜归晋,客荆州。颇读诸子兵书,喜论军国大事。骑射非长,而从横善果断。

宋武帝伐广固,镇恶时为天门郡临澧令。

人或荐之武帝,召与语,异焉,因留宿。

旦谓诸佐曰: 镇恶王猛孙,所谓将门有将。

即以署前部贼曹。

拒卢循有功,封博陆县五等子。

武帝谋讨刘毅,镇恶曰: 公若有事西楚,请给百舸为前驱。

及西讨,转镇恶参军事,使率龙骧将军蒯恩百舸前发。

镇恶受命,便昼夜兼行,扬声刘兖州上。

毅谓为信,不知见袭。

镇恶去江陵城二十里,舍船步上,蒯恩军在前,镇恶次之,舸留一二人,对舸岸上竖旗安鼓。语所留人曰: 计我将至城,便长严令后有大军状。

又分队在后,令烧江津船。

镇恶径前袭城,津戍及百姓皆言刘藩实上,晏然不疑。

将至城,逢毅要将朱显之驰前问藩所在,军人答云 在后 。

及至军后不见藩,又望见江津船舰被烧而鼓声甚盛,知非藩上,便跃马告毅,令闭城门。

镇恶亦驰进得入城,便因风放火,烧大城南门及东门。

又遣人以诏及赦并武帝手书凡三函示毅,毅皆烧不视。

金城内亦未信帝自来。

及短兵接战,镇恶军人与毅下将或是父兄子弟中表亲亲,且斗且语,知武帝在后,人情离懈。

初,毅常所乘马在城外不得入,仓卒无马,使就子肃取马,肃不与。

朱显之谓曰: 人取汝父而惜马,汝走欲何之?

夺马以授毅,从大城东门出奔牛牧佛寺自缢。

镇恶身被五箭,手所执槊于手中破折。

江陵平后二十日,大军方至,以功封汉寿县子。

及武帝北伐,为镇西谘议,行龙骧将军,领前锋。

将发,前将军刘穆之谓曰: 昔晋文王委蜀于邓艾,今亦委卿以关中,卿其勉之。

镇恶曰: 吾等因托风云,并蒙抽擢,今咸阳不克,誓不济江。

三秦若定,而公九锡不至,亦卿之责矣。

镇恶入贼境,战无不捷。破虎牢及柏谷坞。

进次渑池,造故人李方家。升堂见母,厚加酬赉,即授方渑池令。

方轨径据潼关,将士乏食,乃亲到弘农督人租。

百姓竞送义粟,军食复振。

初,武帝与镇恶等期,若克洛阳,须待大军,未可轻前。

既而镇恶等至潼关,为伪大将军姚绍所拒不得进,驰告武帝求粮援。

时帝军入河,魏军屯河岸,军不得进。

帝呼所遣人开舫北户指河上军示之曰: 我语令勿进而深入,岸上如此,何由得遣军?

镇恶既得义租,绍又病死,伪抚军将军姚赞代绍守险,众力犹盛。

武帝至湖城,赞引退。

大军次潼关,谋进取计。镇恶请率水军自河入渭,直至渭桥。

镇恶所乘皆蒙冲小舰,行船者悉在舰内,溯渭而进,舰外不见有行船人。

北土素无舟楫,莫不惊以为神。

镇恶既至,令将士食毕,便弃船登岸。

渭水流急,诸舰悉逐流去。镇恶抚慰士卒曰: 此是长安城北门外,去家万里,而舫乘衣粮并已逐流,唯宜死战,可立大功。

乃身先士卒。即陷长安城。

城内六万余户,镇恶抚慰初附,号令严肃。

于灞上奉迎,武帝劳之曰: 成吾霸业者真卿也。

谢曰: 此明公之威,诸将之力。

帝笑曰: 卿欲学冯异邪?

时关中丰全,镇恶性贪,收敛子女玉帛不可胜计。帝以其功大不问。

时有白帝言镇恶藏姚泓伪辇,有异志。帝使觇之,知镇恶剔取饰辇金银,弃辇于垣侧,帝乃安。

帝留第二子桂阳公义真为安西将军、雍秦二州刺史,镇长安。

镇恶以征虏将军领安西司马、冯翊太守,委以扞御之任。

及大军东还,赫连勃勃逼北地。义真遣中兵参军沈田子拒之。

虏甚盛,田子退屯刘因堡,遣使还报镇恶。

镇恶对田子使,谓安西长史王修曰: 公以十岁儿付吾等,当共思竭力,今拥兵不进,贼何由得平?

使反言之,田子甚惧。

王猛之相苻坚也,北人以方诸葛亮。

入关之功,又镇恶为首,时论者深惮之。

田子峣柳之捷,威震三辅,而与镇恶争功。

武帝将归,留田子与镇恶,私谓田子曰: 钟会不得遂其乱者,为有卫瓘等也。

语曰: 猛兽不如群狐。

卿等十余人何惧王镇恶。

故二人常有猜心。

时镇恶师于泾上,与田子俱会傅弘之垒,田子求屏人,因斩之幕下,并兄基、弟鸿、遵、深、从弟昭、朗,凡七人。

弘之奔告义真。义真率王智、王修被甲登横门以察其变。

俄而田子至,言镇恶反。

修执田子,以专戮斩焉。

是岁,义熙十四年正月十五日也。

追赠左将军、青州刺史。

及帝受命,追封龙阳县侯,谥曰壮。

传国至曾孙睿,齐受禅,国除。

朱龄石,字伯儿,沛郡沛人也。

世为将,伯父宪及斌并为西中郎袁真将佐。

桓温伐真于寿阳,真以宪兄弟潜通温,并杀之。龄石父绰逃归温。

寿阳平,真已死,绰辄发棺戮尸。

温怒将斩之,温弟冲请得免。

绰受冲更生之恩,事冲如父。

位西阳、广平太守。

及冲薨,绰欧血而死。

龄石少好武,不事崖检。舅淮南蒋氏才劣,龄石使舅卧听事,翦纸方寸帖着舅枕,以刀子县掷之,相去八九尺,百掷百中。

舅畏龄石,终不敢动。

舅头有大瘤,龄石伺眠密割之,即死。

武帝克京城,以为建武参军。

从至江乘将战,龄石言世受桓氏恩,不容以兵刃相向,乞在军后。

帝义而许之。

以为镇军参军,迁武康令。

县人姚系祖专为劫,郡县畏不能讨。龄石至县,伪与厚,召为参军。系祖恃强,乃出应召。

龄石斩之,掩其家,悉杀其兄弟,由是一部得清。

后领中兵。

龄石有武干,又练吏职,帝甚亲委之。

平卢循有功,为西阳太守。

义熙九年,徙益州刺史,为元帅伐蜀。

初,帝与龄石密谋进取,曰: 刘敬宣往年出黄武,无功而退。

贼谓我今应从外水往,而料我当出其不意犹从内水来也,必重兵守涪城以备内道。

若向黄武,正堕其计。

今以大众自外水取成都,疑兵出内水,此制敌之奇也。

而虑此声先驰,贼审虚实,别有函封付龄石,署曰至白帝乃开。

诸军虽进,未知处分。至白帝发书,曰: 众军悉从外水取成都;臧熹、朱枚于中水取广汉;使羸弱乘高舰十余,由内水向黄武。

谯纵果备内水,使其大将谯道福戍涪城,遣其秦州刺史侯晖、仆射谯诜等屯彭摸,夹水为城。

十年六月,龄石至彭摸。

七月,龄石率刘钟、蒯恩等于北城斩侯晖、谯诜。

朱枚至广汉,复破谯道福别军。

谯纵奔涪城,巴西人王志斩送之,并获道福,斩于军门。

帝之伐蜀,将谋元帅,乃举龄石。

众咸谓龄石资名尚轻,虑不克办。论者甚众,帝不从。

乃分大军之半,令猛将劲卒悉以配之。

臧熹,敬皇后弟也,亦命受其节度。

及战克捷,众咸服帝知人,又美龄石善于事。

以平蜀功,封丰城侯。

十四年,桂阳公义真被征,以龄石为雍州刺史,督关中诸军事。

龄石至长安,义真乃发。

义真败于青泥,龄石亦举城奔走见杀。

传国至孙,齐受禅,国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