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
1

七十列传 田叔列传

田叔者,赵陉城人也。其先,齐田氏苗裔也。

叔喜剑,学黄老术於乐巨公所。叔为人刻廉自喜,喜游诸公。

赵人举之赵相赵午,午言之赵王张敖所,赵王以为郎中。

数岁,切直廉平,赵王贤之,未及迁。

会陈豨反代,汉七年,高祖往诛之,过赵,赵王张敖自持案进食,礼恭甚,高祖箕踞骂之。

是时赵相赵午等数十人皆怒,谓赵王曰: 王事上礼备矣,今遇王如是,臣等请为乱。

赵王齧指出血,曰: 先人失国,微陛下,臣等当蟲出。

公等柰何言若是!毋复出口矣! 於是贯高等曰: 王长者,不倍德。

卒私相与谋弑上。

会事发觉,汉下诏捕赵王及群臣反者。

於是赵午等皆自杀,唯贯高就系。

是时汉下诏书: 赵有敢随王者罪三族。

唯孟舒、田叔等十馀人赭衣自髡钳,称王家奴,随赵王敖至长安。

贯高事明白,赵王敖得出,废为宣平侯,乃进言田叔等十馀人。

上尽召见,与语,汉廷臣毋能出其右者,上说,尽拜为郡守、诸侯相。

叔为汉中守十馀年,会高后崩,诸吕作乱,大臣诛之,立孝文帝。

孝文帝既立,召田叔问之曰: 公知天下长者乎?

对曰: 臣何足以知之!

上曰: 公,长者也,宜知之。

叔顿首曰: 故云中守孟舒,长者也。

是时孟舒坐虏大入塞盗劫,云中尤甚,免。

上曰: 先帝置孟舒云中十馀年矣,虏曾一人,孟舒不能坚守,毋故士卒战死者数百人。

长者固杀人乎?

公何以言孟舒为长者也?

叔叩头对曰: 是乃孟舒所以为长者也。

夫贯高等谋反,上下明诏,赵有敢随张王,罪三族。

然孟舒自髡钳,随张王敖之所在,欲以身死之,岂自知为云中守哉!

汉与楚相距,士卒罢敝。

匈奴冒顿新服北夷,来为边害,孟舒知士卒罢敝,不忍出言,士争临城死敌,如子为父,弟为兄,以故死者数百人。

孟舒岂故驱战之哉!

是乃孟舒所以为长者也。

於是上曰: 贤哉孟舒!

复召孟舒以为云中守。

後数岁,叔坐法失官。

梁孝王使人杀故吴相袁盎,景帝召田叔案梁,具得其事,还报。

景帝曰: 梁有之乎?

叔对曰: 死罪!

有之。

上曰: 其事安在?

田叔曰: 上毋以梁事为也。

上曰: 何也? 曰: 今梁王不伏诛,是汉法不行也;如其伏法,而太后食不甘味,卧不安席,此忧在陛下也。

景帝大贤之,以为鲁相。

鲁相初到,民自言相,讼王取其财物百馀人。

田叔取其渠率二十人,各笞五十,馀各搏二十,怒之曰: 王非若主邪?

何自敢言若主!

鲁王闻之大惭,发中府钱,使相偿之。

相曰: 王自夺之,使相偿之,是王为恶而相为善也。

相毋与偿之。

於是王乃尽偿之。

鲁王好猎,相常从入苑中,王辄休相就馆舍,相出,常暴坐待王苑外。

王数使人请相休,终不休,曰: 我王暴露苑中,我独何为就舍!

鲁王以故不大出游。

数年,叔以官卒,鲁以百金祠,少子仁不受也,曰: 不以百金伤先人名。

仁以壮健为卫将军舍人,数从击匈奴。

卫将军进言仁,仁为郎中。

数岁,为二千石丞相长史,失官。

其後使刺举三河。

上东巡,仁奏事有辞,上说,拜为京辅都尉。

月馀,上迁拜为司直。

数岁,坐太子事。

时左相自将兵,令司直田仁主闭守城门,坐纵太子,下吏诛死。

仁发兵,长陵令车千秋上变仁,仁族死。

陉城今在中山国。

太史公曰:孔子称曰 居是国必闻其政 ,田叔之谓乎!

义不忘贤,明主之美以救过。仁与余善,余故并论之。

褚先生曰:臣为郎时,闻之曰田仁故与任安相善。

任安,荥阳人也。

少孤贫困,为人将车之长安,留,求事为小吏,未有因缘也,因占著名数。

武功,扶风西界小邑也,谷口蜀刬道近山。

安以为武功小邑,无豪,易高也,安留,代人为求盗亭父。

後为亭长。

邑中人民俱出猎,任安常为人分麋鹿雉兔,部署老小当壮剧易处,众人皆喜,曰: 无怂也,任少卿分别平,有智略。

明日复合会,会者数百人。

任少卿曰: 某子甲何为不来乎?

诸人皆怪其见之疾也。

其後除为三老,举为亲民,出为三百石长,治民。

坐上行出游共帐不办,斥免。

乃为卫将军舍人,与田仁会,俱为舍人,居门下,同心相爱。

此二人家贫,无钱用以事将军家监,家监使养恶齧马。

两人同床卧,仁窃言曰: 不知人哉家监也!

任安曰: 将军尚不知人,何乃家监也!

卫将军从此两人过平阳主,主家令两人与骑奴同席而食,此二子拔刀列断席别坐。

主家皆怪而恶之,莫敢呵。

其後有诏募择卫将军舍人以为郎,将军取舍人中富给者,令具鞍马绛衣玉具剑,欲入奏之。

会贤大夫少府赵禹来过卫将军,将军呼所举舍人以示赵禹。

赵禹以次问之,十馀人无一人习事有智略者。

赵禹曰: 吾闻之,将门之下必有将类。

传曰 不知其君视其所使,不知其子视其所友 。

今有诏举将军舍人者,欲以观将军而能得贤者文武之士也。

今徒取富人子上之,又无智略,如木偶人衣之绮绣耳,将柰之何?

於是赵禹悉召卫将军舍人百馀人,以次问之,得田仁、任安,曰: 独此两人可耳,馀无可用者。

卫将军见此两人贫,意不平。

赵禹去,谓两人曰: 各自具鞍马新绛衣。

两人对曰: 家贫无用具也。

将军怒曰: 今两君家自为贫,何为出此言?

鞅鞅如有移德於我者,何也?

将军不得已,上籍以闻。

有诏召见卫将军舍人,此二人前见,诏问能略相推第也。

田仁对曰; 提桴鼓立军门,使士大夫乐死战斗,仁不及任安。

任安对曰: 夫决嫌疑。定是非,辩治官,使百姓无怨心,安不及仁也。

武帝大笑曰: 善。

使任安护北军,使田仁护边田穀於河上。

此两人立名天下。

其後用任安为益州刺史,以田仁为丞相长史。

田仁上书言: 天下郡太守多为奸利,三河尤甚,臣请先刺举三河。

三河太守皆内倚中贵人,与三公有亲属,无所畏惮,宜先正三河以警天下奸吏。

是时河南、河内太守皆御史大夫杜父兄子弟也,河东太守石丞相子孙也。

是时石氏九人为二千石,方盛贵。

田仁数上书言之。

杜大夫及石氏使人谢,谓田少卿曰: 吾非敢有语言也,原少卿无相诬汙也。

仁已刺三河,三河太守皆下吏诛死。

仁还奏事,武帝说,以仁为能不畏彊御,拜仁为丞相司直,威振天下。

其後逢太子有兵事,丞相自将兵,使司直主城门。

司直以为太子骨肉之亲,父子之间不甚欲近,去之诸陵过。

是时武帝在甘泉,使御史大夫暴君下责丞相 何为纵太子 ,丞相对言 使司直部守城门而开太子 。

上书以闻,请捕系司直。

司直下吏,诛死。

是时任安为北军使者护军,太子立车北军南门外,召任安,与节令发兵。

安拜受节,入,闭门不出。

武帝闻之,以为任安为详邪,不傅事,何也?

任安笞辱北军钱官小吏,小吏上书言之,以为受太子节,言 幸与我其鲜好者 。

书上闻,武帝曰: 是老吏也,见兵事起,欲坐观成败,见胜者欲合从之,有两心。

安有当死之罪甚众,吾常活之,今怀诈,有不忠之心。

下安吏,诛死。

夫月满则亏,物盛则衰,天地之常也。

知进而不知退,久乘富贵,祸积为祟。

故范蠡之去越,辞不受官位,名传後世,万岁不忘,岂可及哉!

後进者慎戒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