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
1

中篇 燔石

宋子曰:五行之内,土为万物之母。

子之贵者,岂惟五金哉。

金与水相守而流,功用谓莫尚焉矣。

石得燔而成功,盖愈出而愈奇焉。

水浸淫而败物,有隙必攻,所谓不遗丝发者。

调和一物以为外拒,漂海则冲洋澜,粘则固城雉。

不烦历候远涉,而至宝得焉。

燔石之功,殆莫之与京矣。

至于矾现五金色之形,硫为群石之将,皆变化于烈火。

巧极丹铅炉火,方士纵焦劳唇舌,何尝肖像天工之万一哉!

○石灰

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

成质之后,入水永劫不坏。

亿万舟楫,亿万垣墙,窒隙防淫,是必由之。

百里内外,土中必生可燔石,石以青色为上,黄白次之。

石必掩土内二三尺,掘取受燔,土面见风者不用。

燔灰火料煤炭居什九,薪炭居什一。

先取煤炭泥和做成饼,每煤饼一层叠石一层,铺薪其底,灼火燔之。

最佳者曰矿灰,最恶者曰窑滓灰。

火力到后,烧酥石性,置于风中久自吹化成粉。

急用者以水沃之,亦自解散。

凡灰用以固舟缝,则桐油、鱼油调厚绢、细罗,和油杵千下塞念。用以砌墙石,则筛去石块,水调粘合。墁则仍用油灰。用以垩墙壁,则澄过入纸筋涂墁。用以襄墓及贮水池,则灰一分,入河沙、黄土二分,用糯粳米、羊桃藤汁和匀,轻筑坚固,永不隳坏,名曰三和土。

其余造淀造纸。功用难以枚述。

凡温、台、闽、广海滨石不堪灰者,则天生蛎蚝以代之。

○蛎灰

凡海滨石山傍水处,咸浪积压,生出蛎房,闽中曰蚝房。

经年久者长成数丈,阔则数亩,崎岖如石假山形象。

蛤之类压入岩中,久则消化作肉团,名曰蛎黄,味极珍美。

凡燔蛎灰者,执椎与凿,濡足取来,叠煤架火燔成,与前石灰共法。

粘砌成墙、桥梁,调和桐油造舟,功皆相同。

有误以蚬灰为蛎灰者,不格物之故也。

○煤炭凡煤炭普天皆生,以供锻炼金石之用。南方秃山无草木者,下即有煤,北方勿论。

煤有三种,有明煤、碎煤、末煤。

明煤大块如斗许,燕、齐、秦、晋生之。

不用风箱鼓扇,以木炭少许引燃,炽达昼夜。

其傍夹带碎屑,则用洁净黄土调水作饼而烧之。

碎煤有两种,多生吴、楚。

炎高者曰饭炭,用以炊烹;炎平者曰铁炭,用以治锻。

入炉先用水沃湿,必用鼓鞲后红,以次增添而用。

末煤如面者,名曰自来风。泥水调成饼,入于炉内,既灼之后,与明煤相同,经昼夜不灭,半供炊爨。

半供熔铜、化石、升朱。

至于燔石为灰与矾、硫,则三煤皆可用也。

凡取煤经历久者,从土面能辨有无之色,然后掘挖,深至五丈许方始得煤。

初见煤端时,毒气灼人。

有将巨竹凿去中节,尖锐其末,插入炭中,其毒烟从竹中透上,人从其下施拾取者。

或一井而下,炭纵横广有,则随其左右阔取。

其上枝板,以防压崩耳。

凡煤炭取空而后,以土填实其井,以二三十年后,其下煤复生长,取之不尽。

其底及四周石卵,土人名曰铜炭者,取出烧皂矾与硫黄。

凡石卵单取硫黄者,其气薰甚,名曰臭煤,燕京房山、固安、湖广荆州等处间有之。

凡煤炭经焚而后,质随火神化去,总无灰滓。盖金与土石之间,造化别现此种云。

凡煤炭不生茂草盛木之乡,以见天心之妙。

其炊爨功用所不及者,唯结腐一种而已。

○矾石白矾凡矾燔石而成。

白矾一种,亦所在有之。最盛者山西晋、南直无为等州,值价低贱,与寒水石相仿。

然煎水极沸,投矾化之,以之染物,则固结肤膜之间,外水永不入,故制糖饯与染画纸、红纸者需之。

其末干撒,又能冶浸淫恶水,故湿疮家亦急需之也。

凡白矾,掘土取磊块石,层叠煤炭饼锻炼,如烧石灰样。

火候已足,冷定入水。煎水极沸时,盘中有溅溢如物飞出,俗名蝴蝶矾者,则矾成矣。

煎浓之后,入水缸内澄,其上隆结曰吊矾,洁白异常。其沉下者曰缸矾。

轻虚如棉絮者曰柳絮矾,烧汁至尽,白如雪者,谓之巴石。

方药家锻过用者曰枯矾云。

○青矾红矾黄矾胆矾

凡皂、红、黄矾,皆出一种而成,变化其质。

取煤炭外矿石子,每五百斤入炉,炉内用煤炭饼千余斤,周围包裹此石。

炉外砌筑土墙圈围,炉巅空一圆孔如茶碗口大,透炎直上,孔傍以矾滓厚罨。然后从底发火,此火度经十日方熄。

其孔眼时有金色光直上。

锻经十日后,冷定取出。

半酥杂碎者另拣出,名曰时矾,为煎矾红用。

其中清淬如矿灰形者,取入缸中浸三个时,漉入釜中煎炼。每水十石煎至一石,火候方足。

煎干之后,上结者皆佳好皂矾,下者为矾滓。

此皂矾染家必需用。中国煎者亦惟五六所。

原石五百斤成皂矾二百斤,其大端也。

其拣出时矾每斤入黄土四两,入罐熬炼,则成矾红。

圬墁及油漆家用之。

其黄矾所出又奇甚,乃即炼皂矾炉侧土墙,春夏经受火石精气,至霜降、立冬之交,冷静之时,其墙上自然爆出此种,如淮北砖墙生焰硝样。

刮取下来,名曰黄矾,染家用之。

金色淡者涂炙,立成紫赤也。

其黄矾自外国来,打破,中有金丝者,名曰波斯矾,别是一种。

又山、陕烧取硫黄山上,其滓弃地,二三年后雨水浸淋,精液流入沟麓之中,自然结成皂矾。

取而货用,不假煎炼。

其中色佳者,人取以混石胆云。

石胆一名胆矾者,亦出晋、隰等州,乃山石穴中自结成者,故绿色带宝光。

烧铁器淬于胆矾水中,即成铜色也。

《本草》载矾虽五种,并未分别原委。

其昆仑矾状如黑泥,铁矾状如赤石脂者,皆西域产也。

○硫黄

凡硫黄,乃烧石承液而结就。著书者误以焚石为矾石,逐有矾液之说。

然烧取硫黄,石半出特生白石,半出煤矿烧矾石,此矾液之说所由混也。

又言中国有温泉处必有硫黄,今东海、广南产硫黄处又无温泉,此因温泉水气似硫黄,故意度言之也。

凡烧硫黄石,与煤矿石同形。

掘取其石,用煤炭饼包裹丛架,外筑土作炉。

炭与石皆载千斤于内,炉上用烧硫旧渣罨盖,中顶隆起,透一圆孔其中。

火力到时,孔内透出黄焰金光。

先教陶家烧一钵盂,其盂当中隆起,边弦卷成鱼袋样,覆于孔上。

石精感受火神,化出黄光飞走,遇盂掩住不能上飞,则化成汁液靠着盂底,其液流入弦袋之中,其弦又透小眼流入冷道灰槽小池,则凝结而成硫黄矣。

其炭煤矿石浇取皂矾者,当其黄光上走时,仍用此法掩盖以取硫黄。

得硫一斤则减去皂矾三十余斤,其矾精华已结硫黄,则枯滓逐为弃物。

凡火药,硫为纯阳,硝为纯阴,两精逼合,成声成变,此乾坤幻出神物也。

硫黄不产北狄,或产而不知炼取亦不可知。至奇炮出于西洋与红夷,则东徂西数万里,皆产硫黄之地也。

其琉球土硫黄、广南水硫黄,皆误纪也。

○砒石

凡烧砒霜,质料似土而坚,似石而碎,穴土数尺而取之。

江西信郡、河南信阳州皆有砒井,故名信石。

近则出产独盛衡阳,一厂有造至万钧者。

凡砒石井中,其上常有浊绿水,先绞水尽,然后下凿。

砒有红、白两种,各因所出原石色烧成。

凡烧砒,下鞠土窑,纳石其上,上砌曲突,以铁釜倒悬覆突口。

其下灼炭举火。其烟气从曲突内熏贴釜上。

度其已贴一层厚结寸许,下复息火。

待前烟冷定,又举次火,熏贴如前。一釜之内数层已满,然后提下,毁釜而取砒。

故今砒底有铁沙,即破釜滓也。

凡白砒止此一法。红砒则分金炉内银铜脑气有闪成者。

凡烧砒时,立者必于上风十余丈外,下风所近,草木皆死。

烧砒之人经两载即改徙,否则须发尽落。

此物生人食过分厘立死。

然每岁千万金钱速售不滞者,以晋地菽麦必用拌种,且驱田中黄鼠害,宁、绍郡稻田必用蘸秧根,则丰收也。

不然火药与染铜需用能几何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