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
1

七十二弟子解

颜回,鲁人,字子渊,少孔子三十岁。

年二十九而发白,三十一早死。

孔子曰: 自吾有回,门人日益亲。

回以德行著名,孔子称其仁焉。

宰予,字子我,鲁人,有口才,以言语著名。

事齐为临淄大夫,与田常为乱,夷其三族。

孔子耻之,曰: 不在利病,其在宰予。

端木赐,字子贡,卫人。

少孔子三十一岁。有口才,著名。

孔子每诎其辩。

家富累钱千金,常结驷连骑,以造原宪。

宪居蒿庐蓬户之中,与之言先王之义。

原宪衣弊衣冠,并日蔬食,衍然有自得之志。

子贡曰: 甚矣,子如何之病也。

原宪曰: 吾闻无财者谓之贫,学道不能行者谓之病。

吾贫也,非病也。 子贡惭,终身耻其言之过。子贡行贩,与时转货。

历相鲁卫而终齐。

冉求,字子有,仲弓之宗族。

少孔子二十九岁。

有才艺,以政事著名。

仕为季氏宰,进则理其官职,退则受教圣师,为性多谦退。

故子曰: 求也退,故进之。

仲由,弁人,字子路,一字季路。

少孔子九岁。

有勇力才艺,以政事著名。

为人果烈而刚直,性鄙而不达于变通。

仕卫为大夫,蒯瞆与其子辄争国,子路遂死辄难。

孔子痛之,曰: 吾自有由,而恶言不入于耳。

卜商,卫人,字子夏。

少孔子四十四岁。

习于《诗》,能通其义,以文学著名。

为人性不弘,好论精微,时人无以尚之。

尝返卫,见读史志者云: 晋师伐秦,三豕渡河。

子夏曰: 非也,己亥耳。

读史志曰: 问诸晋史,果曰己亥。

于是卫以子夏为圣。

孔子卒后,教于西河之上,魏文侯师事之,而谘国政焉。

曾参,南武城人,字子舆。

少孔子四十六岁。

志存孝道,故孔子因之以作《孝经》。

齐尝聘,欲与为卿,而不就。曰: 吾父母老,食人之禄则忧人之事,故吾不忍远亲而为人役。

参后母遇之无恩,而供养不衰。

及其妻以藜烝不熟,因出之。

人曰: 非七出也。

参曰: 藜蒸小物耳,吾欲使熟,而不用吾命,况大事乎?

遂出之,终身不取妻。

其子元请焉,告其子曰: 高宗以后妻杀孝己,尹吉甫以后妻放伯奇。

吾上不及高宗,中不比吉甫,庸知其得免于非乎?

澹台灭明,武城人,字子羽。

少孔子四十九岁。

有君子之姿。

孔子尝以容貌望其才,其才不充孔子之望。

然其为人,公正无私,以取与去就,以诺为名。

仕鲁为大夫也。

高柴,齐人,高氏之别族,字子羔。

少孔子四十岁。

长不过六尺,状貌甚恶。

为人笃孝而有法正。

少居鲁,见知名于孔子之门。

仕为武城宰。

宓不齐,鲁人,字子贱。

少孔子四十九岁。

仕为单父宰,有才智,仁爱,百姓不忍欺。

孔子大之。

南宫韬,鲁人,字子容。

以智自将,世清不废,世浊不污。

孔子以兄子妻之。

公析哀,齐人,字季沉。

鄙天下多仕于大夫家者,是故未尝屈节人臣。

孔子特叹贵之。

曾点,曾参父,字子皙。

疾时礼教不行,欲修之,孔子善焉。

《论语》所谓 浴乎沂,风乎舞雩 ,之下。

漆雕开,蔡人,字子若。

少孔子十一岁。

习《尚书》,不乐仕。

孔子曰: 子之齿可以仕矣,时将过。

子若报其书曰: 吾斯之未能信。

孔子悦焉。

颜刻,鲁人,字子骄。

少孔子五十岁。

孔子适卫,子骄为仆。

卫灵公与夫人南子同车出,而令宦者雍渠参乘,使孔子为次乘。

游过市,孔子耻之。

颜刻曰: 夫子何耻之?

孔子曰: 《诗》云: 觏尔新婚,以慰我心。

乃叹曰: 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梁鳣,齐人,字叔鱼。

少孔子三十九岁。

年三十未有子,欲出其妻。

商瞿谓曰: 子未也。

昔吾年三十八无子,吾母为吾更取室。夫子使吾之齐,母欲请留吾。

夫子曰: 无忧也,瞿过四十,当有五丈夫。

今果然。

吾恐子自晚生耳,未必妻之过。

从之,二年而有子。

琴牢,卫人,字子开,一字张。

与宗鲁友,闻宗鲁死,欲往吊焉。

孔子弗许,曰: 非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