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
1
三恕
孔子曰: 君子有三恕。有君不能事,有臣而求其使,非恕也;有亲不能孝,有子而求其报,非恕也;有兄不能敬,有弟而求其顺,非恕也。
士能明于三恕之本,则可谓端身矣。
孔子曰: 君子有三思,不可不察也。
少而不学,长无能也;老而不教,死莫之思也;有而不施,穷莫之救也。
故君子少思其长则务学,老思其死则务教,有思其穷则务施。
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有欹器焉。
夫子问于守庙者,曰: 此谓何器?
对曰: 此盖为宥坐之器。
孔子曰: 吾闻宥坐之器,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
明君以为至诫,故常置之于坐侧。
顾谓弟子曰: 试注水焉!
乃注之。水中则正,满则覆。
夫子喟然叹曰: 呜呼!夫物恶有满而不覆哉?
子路进曰: 敢问持满有道乎?
子曰: 聪明睿智,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振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谦。
此所谓损之又损之之道也。
孔子观于东流之水。
子贡问曰: 君子所见大水必观焉,何也?
水之德有若此,是故君子见必观焉。
子路见于孔子。
孔子曰: 智者若何?
仁者若何?
子路对曰: 智者使人知己,仁者使人爱己。
子曰: 可谓士矣。
子路出,子贡入,问亦如之。
子贡对曰: 智者知人,仁者爱人。
子曰: 可谓士矣。
子贡出,颜回入,问亦如之。
对曰: 智者自知,仁者自爱。
子曰: 可谓士君子矣。
©2021~2025
京ICP备2021003525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