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
1
庙制
卫将军文子将立先君之庙于其家,使子羔访于孔子。
子曰: 公庙设于私家,非古礼之所及,吾弗知。
子羔曰: 敢问尊卑上下立庙之制,可得而闻乎?
孔子曰: 天下有王,分地建国,设祖宗,乃为亲踈贵贱多少之数。
是故天子立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太祖近庙,皆月祭之,远庙为祧,有二祧焉,享尝乃止。
诸侯立五庙,二昭二穆,与太祖之庙而五,祖考庙,享尝乃止。
大夫立三庙,一昭一穆,与太祖之庙而三,享尝乃止。
士立一庙,曰考庙,王考无庙,合而享尝乃止。
庶人无庙,四时祭于寝。
此自有虞以至于周之所不变也。
凡四代帝王之所谓郊者,皆以配天;其所谓禘者,皆五年大祭之所及也。
应为太祖者,则其庙不毁;不及太祖,虽在禘郊,其庙则毁矣。
古者,祖有功而宗有德,诸见祖宗者,其庙皆不毁。
子羔问曰: 祭典云: 虞氏祖颛顼而宗尧;夏后氏亦祖颛顼而宗禹;殷人祖契而宗汤;周人祖文王而宗武王。
此四祖四宗,或乃异代,或其考祖之有功德,其庙可也。
若有虞宗尧,夏祖颛顼,皆异代之有功德者也。亦可以存其庙乎?
孔子曰: 善,如汝所问也。
如殷周之祖宗,其庙可以不毁。其他祖宗者,功德不殊,虽在殊代,亦可以无疑矣。
《诗》云: 蔽茀甘棠,勿翦勿伐。
邵伯所憩,周人之于邵公也,爱其人,犹敬其所舍之树。况祖宗其功德而可以不尊奉其庙焉?
©2021~2025
京ICP备2021003525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