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思
孔子北游于农山,子路、子贡、颜渊侍侧。
孔子四望,喟然而叹曰: 于斯致思,无所不至矣!
二三子各言尔志,吾将择焉。
子路进曰: 由愿得白羽若月,赤羽若日,钟鼓之音,上震于天,旍旗缤纷,下蟠于地;由当一队而敌之,必也攘地千里,搴旗执馘,唯由能之,使二子者从我焉! 夫子曰: 勇哉!
子贡复进曰: 赐愿使齐、楚,合战于漭瀁之野,两垒相望,尘埃相接,挺刃交兵;赐著缟衣白冠,陈说其间,推论利害,释国之患,唯赐能之,使二子者从我焉!
夫子曰: 辩哉!
颜回退而不对。
孔子曰: 回!
来,汝奚独无愿乎?
颜回对曰: 文武之事,则二子者既言之矣,回何云焉?
孔子曰: 虽然,各言尔志也,小子言之。
对曰: 回闻薰、莸不同器而藏,尧、桀不共国而治,以其类异也。
回愿明王圣主辅相之,敷其五教,导之以礼乐;使民城郭不修,沟池不越,铸剑戟以为农器,放牛马于原薮,室家无离旷之思,千岁无战鬭之患,则由无所施其勇,而赐无所用其辩矣。 夫子凛然而对曰: 美哉,德也! 子路抗手而问曰: 夫子何选焉? 孔子曰: 不伤财,不害民,不繁词,则颜氏之子有矣。
孔子之楚,而有渔者献鱼焉。
孔子不受,渔者曰: 天暑市远,无所鬻也,思虑弃之粪壤,不如献之君子,故敢以进焉。 于是夫子再拜受之,使弟子扫地,将以享祭。
门人曰: 彼将弃之,而夫子以祭之,何也?
孔子曰: 吾闻诸惜其务?
而欲以务施者,仁人之偶也。
恶有仁人之馈而无祭者乎?
子路为蒲宰,为水备,与民修沟洫;以民之劳烦苦也,人与之一箪食、一壶浆。孔子闻之,使子贡止之。
子路忿然不说,往见孔子曰: 由也以暴雨将至,恐有水灾,故与民修沟洫以备之;而民多匮饿者,是以箪食壶浆而与之。夫子使赐止之,是夫子止由之行仁也。
夫子以仁教,而禁其行,由不受也。 孔子曰: 汝以民为饿也?
何不白于君,发仓廪以赈之,而私以尔食馈之,是汝明君之无惠,而见己之德美。
汝速已则可,不则汝之见罪必矣。
孔子适齐,中路闻哭者之声,其音甚哀。
孔子谓其仆曰: 此哭哀则哀矣,然非丧者之哀也。
驱而前! 少进,见有异人焉,拥镰带索,哭音不哀。
孔子下车,追而问曰: 子何人也?
对曰: 吾、丘吾子也。
曰: 子今非丧之所,奚哭之悲也?
丘吾子曰: 吾有三失,晚而自觉,悔之何及!
曰: 三失可得闻乎?愿子告吾,无隐也。
丘吾子曰: 吾少时好学,周徧天下,后还丧吾亲,是一失也;长事齐君,君骄奢失士,臣节不遂,是二失也;吾平生厚交,而今皆离绝,是三失也。
夫树欲静而风不停,子欲养而亲不待。
往而不来者、年也;不可再见者、亲也。
请从此辞。
遂投水而死。
孔子曰: 小子识之!斯足为戒矣。
自是弟子辞归养亲者十有三。
孔子谓伯鱼曰: 鲤乎!吾闻可以与人终日不倦者,其惟学焉。
其容体不足观也,其勇力不足惮也,其先祖不足称也,其族姓不足道也;终而有大名,以显闻四方,流声后裔者,岂非学者之效也?
故君子不可以不学,其容不可以不饬。不饬无类,无类失亲,失亲不忠,不忠失礼,失礼不立。
夫远而有光者、饬也;近而愈明者、学也。
譬之污池,水潦注焉,萑苇生焉,虽或以观之,孰知其源乎?
子贡问于孔子曰: 死者有知乎?将无知乎?
子曰: 吾欲言死之有知,将恐孝子顺孙妨生以送死;吾欲言死之无知,将恐不孝之子弃其亲而不葬。
赐欲知死者有知与无知,非今之急,后自知之。
子贡问治民于孔子。
子曰: 懔懔焉!若持腐索之捍马。 子贡曰: 何其畏也?
孔子曰: 夫通达之御皆人也,以道导之,则吾畜也;不以道导之,则雠也。
如之何其无畏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