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
1

楚游日记十五

十六日见明而炊,既饭犹久候而后明,盖以月光为晓也。

十里至路口铺,泥泞异常,过此路复平燥可行。

十里,渡湘江,已在衡南关之外。

入柴埠门,抵金寓,则主人已出,而静闻宿花药未归。

乃濯足偃息,旁问静闻所候内府助金,并刘明宇物,俱一无可望,盖内府以病,而刘以静闻懈弛也。

既暮,静闻乃归,欣欣以听经为得意,而竟忘留日之久。

且知刘与俱在讲堂,暮且他往,与静闻期明午当至讲所,不遑á闲暇归也。

乃怅怅卧。

十七日托金祥甫再恳内司,为静闻请命而已。

与静闻同出西安门,欲候刘也。入委巷偏僻小巷中,南转二里,至千佛庵。

庵在花药之后,倚冈临池,小而颇幽,有云南法师自如,升高座讲《法华》。

时雨花缤纷,余随众听讲。

遂饭于庵,而刘明宇竟复不至。

因从庵后晤西域僧,并衡山毗卢洞大师普观,亦以听讲至者。

下午返金寓,时余已定广右广西舟,期十八行。

是晚,祥甫兄弟与史休明、陆端甫饯余于西关肆中。

入更返寓,以静闻久留而不亟于从事,不免征色发声焉。

十八日舟人以同伴未至,改期二十早发。

余亦以未晤刘明宇,姑为迟迟。

及晤刘,其意犹欲余再待如前也。

迨下午,适祥甫僮驰至寓,呼余曰: 王内府已括诸助,数共十二金,已期一顿应付,不烦零支也。

余直以故事往事视之,姑令静闻明晨往促而已。

十九日早过刘明宇,彼心虽急,而物仍莫措,惟以再待恳予,予不听也。

急索所留借券,彼犹欲望下午焉。

促静闻往候王,而静闻泄泄,王已出游海会、梅田等庵,因促静闻往就见之,而余与祥甫赴花药竺震上人之招。

先是,竺震与静闻游,候余至,以香秫程资馈,余受秫而返资。

竺震匍匐再三,期一往顾。

初余以十八发,固辞之。

至是改期,乃往。

先过千佛庵听讲毕,随竺震于花药,饭于小阁,以待静闻,憩啖甚久,薄暮入城。

竺震以相送至寓,以昨所返资果固掷而去。

既昏,则静闻同祥甫赍王所助游资来,共十四金。

王承奉为内司之首,向以赍奉入都,而其侄王桐以仪卫典仗,代任叔事。

虽施者二十四人,皆其门下,而物皆王代应以给。

先是,余过索刘借券,彼以措物出,竟不归焉。

二十日黎明,舟人促下舟甚急。

时静闻、祥甫往谢王并各施者,而余再往刘明宇处,刘竟未还。

竺震仍入城来送,且以冻米晾干后的熟糯米馈余,见余昨所嗜也。余乃冒雨登舟。久之,静闻同祥甫追至南关外,遂与祥甫挥手别,舟即解维。

三十里,泊于东阳渡,犹下午也。

是日阴雨霏霏,江涨浑浊,湘流又作一观。

而夹岸鱼厢鳞次,盖上至白坊,下过衡山,其厢以数千计,皆承流取子,以鱼苗贷四方者。

每厢摧银一两,为桂藩供用焉。

二十一日三十里,过新塘站。

又二十里,将抵松柏,忽有人亟呼岸上,而咽不成声,则明宇所使追余者也。

言明宇初肩舆来追,以身重舆迟,乃跣而驰,而令舆夫之捷足者前驱要余,刘即后至矣。

欲听其匍匐来晤于松柏,心觉不安,乃与静闻登涯逆之,冀一握手别,便可仍至松柏登舟也。

既登涯,追者言来时刘与期从江东岸行,乃渡而滨江行,十里至香炉山,天色已暮,而刘不至。

已遇一人,知其已暂憩新塘站,而香炉山下虎声咆哮,未暮而去来屏迹,居者一两家,俱以木支扉矣。

乃登山顶,宿于茅庵,卧无具,栉无梳,乃和衣而卧。

二十二日夜半雨声大作,达旦不休,乃谋饭于庵妪而行。

始五里,由山陇中行,虽枝雨之沾衣,无泥泞之妨足。

后五里,行田塍间,时方插秧,加岸壅水,泞滑殊甚。

共十里至新塘站,烟雨满江来,问刘明宇,已渡江溯流去矣。

遂亦问津西渡,始溯江岸行四里,至昔时遇难处,焚舟已不见,从涯上人家问刘踪迹,皆云无之。又西一里,出大路口,得居人一家,再三询之,仍无前过者。

时刘无盖,而雨甚大,意刘必未能前。

余与静闻乃暂憩其家,且谋饭于妪,而令人从大道,仍还觅于渡头。

既而其妪以饭出,冷甚。

时衣湿体寒,见其家有酒,冀得热飞大白一种酒杯以敌之。

及以酒至,仍不热,乃火酒也。

余为浮两瓯,俱留以待追者。

久之,追者至,知刘既渡,即附舟上松柏,且拟更蹑予白坊驿,非速行不及。

乃持盖匍匐,路俱滑塍,屡仆屡起,因令追者先趋松柏要留刘,而余同静闻更相跌,更相诟也。

十五里过新桥,桥下乃湘江之支流,从松柏之北分流内地,至香炉对峰仍入于江者。

过桥五里,西逾一岭,又五里,出山坞,则追者同随刘之夫携茶迎余,知刘已相待松柏肆中矣。

既见,悲喜交并,亟治餐命酒。

刘意犹欲挽予,候所贷物,予固辞之。

时予所附广右舟今晨从此地开去,计穷日之力,当止于常宁河口,明日当止于归阳。

从松柏至归阳,陆路止水路之半,竟日可达,而路泞难行,欲从白坊觅骑,非清晨不可得;乃遍觅渔舟,为夜抵白坊计。

明宇转从肆中借钱百文,厚酬舟人,且欲同至白坊,而舟小不能容,及分手已昏黑矣。

二鼓,雨止月出,已抵白坊,有驿。

余念再夜行三十里可及舟,更许厚酬,令其即行,而舟人欲返守鱼厢,强之不前,余乃坚卧其中。

舟人言: 适有二舟泊下流,颇似昨所过松柏官舫。

其舟乃广右送李道尊至湘潭者,一为送官兴收典史徐姓者所乘,一即余所附者。第予舟人不敢呼问,余令其刺舟往视之,曰: 中夜何敢近官舫! 予心以为妄,姑漫呼顾行,三呼而得应声,始知犹待余于此也。

乃刺舟过舫,而喜可知矣。

二十三日昧爽,浓雾迷江,舟曲北行。

二十里,过大鱼塘,见两舟之被劫者,哭声甚哀,舟中杀一人,伤一人垂死。

于是,余同行两舫人反谢予曰: 昨不候君而前,亦当至此。至此祸其能免耶!

始舟子以候予故,为众所诟,至是亦德色焉。

上午雾收日丽,下午蒸汗如雨。

行共六十里,泊于河洲驿。

二十四日昧爽行,已去衡入永矣。

三十里过大铺,稍折而西行;又十里,折而北行;午热如炙,五里,复转西向焉。自大铺来,江左右复有山,如连冈接阜。

江曲而左,直抵左山,而右为旋坡;江曲而右,且抵右山,而左为回陇,若更相交代者然。

又二十五里,泊于归阳驿之下河口。

是日共行六十里,竟日皓日如烁,亦不多见也。

二十五日晓日莹然,放舟五里,雨忽至。

又南三十五里,为河背塘,又西十里,过两山隘口。

又十里,是为白水,有巡司。复远峰四辟,一市中横,为一邑之大聚落云。

是日共行六十里,晚而后霁,泊于小河口。

小河南自山峒来,北入于湘江,小舟溯流入,可两日程,皆祁阳属也。

山峒不一,所出靛、锡、桫木最广,白水市肆,俱倚此为命,不依湘江也。

既泊,上觅戴明凡家,谢其解衣救难之患,而明凡往永不值。

二十六日舟人登市神福祀神,祝福,早餐后行。

连过山隘,共三十里,上观音滩。

风雨大至,舟人泊而享馂ù祭神所剩食物,遂止不行。

深夜雨止风息,潇潇江上,殊可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