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
1

江右游日记五

十一月初二日出建昌南门,西行二里至麻姑山足。上山二里,半山亭,有卧瀑。又一里半,喷雪,双瀑。

又一里,连泄五级,上有二潭甚深,旧亭新盖,又半里,龙门峡,上有桥。又半里,麻姑坛、仙都观。

左有大夫松,已死;右有通海井。

西上岭十里,逾篾竹岭,为丹霞洞。

又上一里,为王仙岭,最高。

西下二里,张坊。

西左坳中为华严庵,宿。

初三日王仙岭东下一岭为丹霞洞。

又逾篾竹岭西坳中,南上越两山,东南共五里为飞炉峰,有小石炉方尺,自军峰山南飞至。

其地南为军峰,北接麻姑,东瞰盱江,西极芙蓉,盖在五老峰之西,阳华峰之西北矣。

初四日出建昌东门,过太平桥南行,循溪五六界,折而西一里,出从姑之南,见山顶两石并起如双髻者。

向登其岩,曰飞鳌峰。

岩前曰长春阁。

阁之东有堂曰 鳌峰 ,深处为罗先生讲学之所。

其后飞突而出,倒书曰 印空 。

下有方池,名曰玉冷泉。

从东上天际亭,亭后凿石悬梯而上,有洞。

洞口隘如斗,蛇像蛇一样伏乃入,其中高穹而宽。

此天柱之南隅也。

出洞,仍下石级,沿崖从西登。

天柱、鳌峰之间,有台一掌,上眺层崖,下临绝壁,竹拂石门,树悬崖隙,为云岩台。

从其上西穿峰峡,架木崖间,曰双玉楼。

再西,一石欲坠未坠,两峡并起,上下离立,若中剖而分者,曰一线天。

此鳌峰之北隅也。

一线既尽,峡转而北,有平石二片,一方一圆,横庋峡内,曰跏趺之盘腿坐法石。

此二峰者,从天柱之西,鳌峰之北,又起二峰,高杀于鳌峰、天柱,而附丽成奇者也。

其东一峰,即南与鳌峰夹成一线,又与西峰夹庋跏趺者。

西峰之西,又有片石横架成台,其东西俱可跏趺云。

从跏趺石东践一动石,梯东峰而上,其顶南架梁于一线,遂出鳌峰之崩,东凿级以跻,遂凌天柱之表。

于是北瞰郡城,琉璃映日;西瞻麻峤,翡翠插天。

从此北下天柱之北,穹崖下临,片石夹立,上有古梅一株,曰 屏风石 。

天柱北裂一隙,上有悬台可跻而坐,曰 滴水崖 。

内有石窦,直上三丈,正与南隅悬崖之洞相对。

此天柱之北隅也。

从此东下,又得穹崖一层,曰读书台,今为竹影庵。

从其南攀石而登,曰梅花岩,石隙东向,可卧可憩。

此天柱东隅之下层也。

飞鳌之西有斗姆阁,其侧有蟾窟石,下嵌为窝,上突为台,亦可趺ǜ同跗可啸。

此飞鳌西隅之下层也。

是日,建昌遇夏调御、丘士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