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二
宣州宁国县多积首蛇,其长盈尺,黑鳞白章,两首文彩同,但一首逆鳞耳。
人家庭槛间,动有数十同空,略如蚯蚓。
信州铅山县有苦泉,流以为涧。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
烹胆矾则成铜;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水能为铜,物之变化,固不可测。
按《黄帝素问》有 天五行,地五行,土之所在天为湿,土能生金石,湿亦能生金石, 此其验也。
又石穴中水,所滴皆为钟乳、殷孽。春秋分时,汲井泉则结石花;大之下,则生阴精石,皆湿之所化也。
如木之气在天为风,木能生火,风亦能生火。盖五行之性也。
古之节如今之虎符,其用则有圭璋龙虎之别,皆椟,将之英荡是也。
汉人所持节,乃古之旄也。
余在汉东,得一玉琥,美玉而微红,酣酣如醉肌,温润明洁,或云即玫瑰也。
古人有以为币者,《春官》 以白琥礼西方 是也。有以为货者,《左传》 加以玉琥二 是也。有以为瑞节者, 山国用虎节 是也。
江湖间唯畏大风度。
冬月风作有渐,船行可以为备;唯盛夏风起于顾盻间,往往罹难。
曾闻江国贾人有一术,可免此患。
大凡夏月风景,须作于午后。
欲行船者,五鼓初起,视星月明洁,四际至地,皆无云气,便可行;至于巳时即止。
如此,无復与暴风遇矣。
国子博士李元规云: 平生游江湖,未尝遇风,用此术。
余使虏,至古契丹界,大蓟茇如车盖。中国无此大者。
其地名蓟,恐其因此也,如杨州宜杨、荆州宜荆之类。
荆或为楚,楚亦荆木之别名也。
刁约使契丹,戏为四句诗曰: 抻燕移离毕,看房贺跋支。
饯行三匹裂,密赐十貔狸。
皆纪实也。
移离毕,官名,如中国执政官。加跋支,如执衣防阁。匹裂,小木罂,以色绫木为之,如黄漆。貔狸,形如鼠而大,穴居,食果谷,嗜肉,狄人为珍膳,味如子而脆。
陈文忠为枢密,一日,日欲没时,忽有中人宣召。
既入右掖,已昏黑,遂引入禁中。
屈曲行甚久,时见有帘帏、灯烛,皆莫知何处。
已而到一小殿,殿前有两花槛,已有数人先至,皆立廷中。殿上垂帘,蜡烛十余炬而已。
相继而至者凡七人,中使乃奏班齐。唯记文忠、丁谓、杜镐三人,其四人忘之。杜镐时尚为馆职。
良久,乘舆自宫中出,灯烛亦不过数十而已。
宴具甚盛。卷帘,令不拜,升殿就坐。
御座设于席东,设文忠之坐于席西,如常人宾主之位。
尧叟等皆惶恐不敢就位,上宣喻不已,尧叟恳陈 自古未有君臣齐列之礼 ,至于再三。
上作色曰: 本为天下太平,朝廷无事,思与卿等共乐之。
若如此,何如就外朝开宴?
今日只是宫中供办,未尝命有司,亦不召中书辅臣。
以卿等机密及文馆职任侍臣无嫌,且欲促坐语笑,不须多辞。
尧叟等皆趋下称谢,上急止之曰: 此等礼数,且皆置之。
尧叟悚慄危坐,上语笑极欢。
洒五六行,膳具中各出两绛囊,置群臣之前,皆大珠也。
上曰: 时和歳丰,中外康富,恨不得与卿等日夕相会。
太平难遇,此物助卿等燕集之费。
群臣欲起谢,上云: 且坐,更有。
每人家有病虐者,则借去挂门户上,往往遂差。不但人不识,鬼亦不识也。
丞相陈秀公治第于润州,极为闳壮,池馆绵亘数百步。
宅成,公已疾甚,唯肩舆一登西楼而已。
人谓之 三不得 :居不得,修不得,卖不得。
福建剧贼廖恩,聚徒千余人,剽掠市邑,杀害将吏,江浙为之搔然。
后经赦宥,乃率其徒首降,朝廷补恩右班殿直,赴三班院候差遣。
时坐恩黜免者数十人。一时在铨班叙录其脚色,皆理私罪或公罪,独恩脚色称: 出身以来,并无公私过犯。
予奉使按边,始为木图,写其山川道路。
其初遍履山川,旋以面糊木屑写其形势于木屑上。
未几寒冻,木悄不可为,又熔蜡为之。
皆欲其轻,易赍故也。
至官所,则以木刻上之。
上召辅臣同观。乃诏边州皆为木图,藏于内府。
蜀中剧贼李顺,陷剑南、两川,关右震动。朝廷以为忧。
后王师破贼,枭李顺,收復两川,书功行赏,子无间言。
至景祐中,有人告李顺尚在广州,巡检使臣陈文琏捕得之,乃真李顺也,年已七十余。
推验明白,囚赴阙,覆按皆实。
朝廷以平蜀将士功赏已行,不欲暴其事。但斩顺,赏文琏二官,仍阁门祗候。
文琏,泉州人,康定中老归泉州,余尚识之。
文琏家有《李顺案款》,本末甚详。
顺本味江王小博之妻弟,始王小博反于蜀中,不能抚其徒众,乃推顺为主。
顺初起,悉召乡里富人大姓,令具其家所有财粟,据其生齿足用之外,一切调发,大赈贫乏;录用材能,存抚良善;号令严明,所至一无所犯。
时两蜀大饥,旬日之间,归之者数万人,所向州县,开门延纳,传檄所至,无復完垒。
及败,人尚怀之。故顺得脱去三十余年,乃始就戮。
范文正常言:史称诸葛亮能用度外人。
用人者莫不欲尽天下之才,常患近己之好恶而不自知也;能用度外人,然后能周大事。
关中无螃蟹。
元丰中,余在陕西,闻秦州人家收得一乾蟹。
土人怖其形状,以为怪物。
每人家有病虐者,则借去挂门户上,往往遂差。
不但人不识,鬼亦不识也。
宋宣献博学,喜藏异书,皆手自校雔。
常谓 校书如扫尘,一面扫,一面生。
故有一书每三四校,犹有脱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