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
1

药议

古方言 云母粗服,则著人肝肺不可去 。

如枇杷、狗脊毛不可食,皆云 射入肝肺 。

世俗似此之论甚多,皆谬说也。

又言 人有水喉、食喉、气喉 者,亦谬说也。

世传《欧希范真五脏图》,亦画三喉,盖当时验之不审耳。

水与食同咽,岂能就口中遂分入二喉?

人但有咽、有喉二者而已。咽则纳饮食,喉则通气。

咽则咽入胃脘,次入胃中,又次入广肠,又次入大小肠;喉则下通五脏,为出入息。

五脏之含气呼吸,正如治家之鼓鞴。人之饮食药饵,但自咽入肠胃,何尝能至五脏?

凡人之肌骨、五脏、肠胃虽各别,其入肠之物,英精之气味,皆能洞达,但滓秽即入二肠。

凡人饮食及服药既入肠,为真气所蒸,英精之气味,以至金石之精者,如细妍硫黄、朱砂、乳石之类,凡能飞走融结者,皆随真气洞达肌骨,犹如天地之气,贯穿金石土木,曾无留碍。自馀顽石草木,则但气味洞达耳。及其势尽,则滓秽传入大肠,润湿渗入小肠,此皆败物,不復能变化,惟当退洩耳。

凡所谓某物入肝,某物入肾之类,但气味到彼耳,凡质岂能至彼哉?

此医不可不知也。

古法采草药多用二月、八月,此殊未当。

但二月草已芽,八月苗未枯,采掇者易辩识耳,在药则未为良时。

大率用根者,若有宿根,须取无茎叶时采,则津泽皆归其根。

欲验之,但取芦菔、地黄辈观,无苗时采,则实而沉;有苗时采,则虚而浮。

其无宿根者,即候苗成而未有花时采,则根生已足而又未衰。

如今之紫草,未花时采,则根色鲜泽;花过而采,则根色黯恶,此其效也。

用叶者取叶初长足时,用芽者自从本说,用花者取花初敷时,用实者成实时采。皆不可限以时月。

缘土气有早晚,天时有愆伏。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四月花。

白乐天《游大林寺》诗云: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盖常理也,此地势高下之不同也。

始筀竹笋,有二月生者,有三四月生者,有五月方生者,谓之晚筀;稻有七月熟者,有八九月熟者,有十月熟者,谓之晚稻。

一物同一畦之间,自有早晚,此物性之不同也。

岭、峤微草,凌冬不凋,并、汾乔木,望秋先陨;诸越则桃李冬实,朔漠则桃李夏荣,此地气之不同。

一亩之稼,则粪溉者先牙;一丘之禾,是后种者晚实,此人力之不同也。

岂可一切拘以定月哉!

太阴玄精,生解州盐泽大中,沟渠土内得之。

大者如杏叶,小者如鱼鳞,悉皆六角,端正如刻,正如龟甲。

其裙襴小堕,其前则下剡,其后则上剡,正如穿山甲相掩之处全是龟甲,更无异也。

色绿而莹彻;叩之则直理而折,莹明如鉴;折处亦六角,如柳叶。

火烧过则悉解折,薄如柳叶,片片相离,白如霜雪,平治可爱。

此乃禀积阴之气凝结,故皆六角。

今天下所用玄精,乃绛州山中所出绛石耳,非玄精也。

楚州盐城古盐仓下土中,又有一物,六棱,如马牙硝,清莹如水晶,润泽可爱,彼方亦各太阴玄精,然喜暴润,如盐碱之类。唯解州所出者为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