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
1

天文训

天地未形,冯冯翼翼,洞洞灟灟,故曰太昭。

道始于虚廓,虚廓生宇宙,宇宙生气,气有涯垠,清阳者薄靡而为天,重浊者凝滞而为地,清妙之合专易,重浊之凝竭难,故天先成而地后定。

天地之袭精为阴阳,阴阳之专精为四时,四时之散精力万物。

积阳之热气生火,火气之精者为日;积阴之寒气为水,水气之精者为月。

日月之淫为精者为星辰。

天受日月星辰,地受水潦尘埃。

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天道曰圆,地道曰方;方者主幽,圆者主明。

明者吐气者也,是故火曰外景;幽者含气者也,是故水曰内景。

吐气者施,含气者化,是故阳施阴化。

天之偏气,怒者为风;地之含气,和者为雨。

阴阳相薄,感而为雷,激而为霆,乱而为雾。

阳气胜则散而为雨露,阴气胜则凝而为霜雪。

毛羽者,飞行之类也,故属于阳;介鳞者,蛰伏之类也,故属于阴。

日者阳之主也,是故春夏则群兽除,日至而麋鹿解;月者阴之宗也,是以月虚而鱼脑减,月死而赢蛖膲。

火上荨,水下流,故鸟飞而高,鱼动而下。

物类相动,本标相应。

故阳燧见日,则燃而为火;方诸见月,则津而为水。

虚啸而谷风至,龙举而景云属,麒麟斗而日月食,鲸鱼死而彗星出,蚕珥丝而商弦绝,贲星坠而勃海决。

人主之情上通于天,故诛暴则多飘风,在法令则多虫螟,杀不辜则国赤地,令不收则多淫雨。

四时者,天之吏也;日月者,天之使也;星辰者,天之期也;虹蜺彗星者,天之忌也。

天有九野,九千九百九十九隅,去地五亿万里;五星,八风,二十八宿,五官,六府紫宫,太微,轩辕,咸池,四守,天阿。

何谓九野?

中央曰钧天,其星角、亢、氏。

东方曰苍天,其星房、心、尾。

东北曰变天,其星箕、斗、牵牛。

北方曰玄天,其星须女、虚、危、营室。

西北方曰幽天,其星东壁、奎、娄。

西方曰颢天,其星胃、昂、毕。

西南方曰朱天,其星觜巂、参、东井。

南方曰炎天,其星舆鬼、柳、七星。

东南方曰阳天,其星张、翼、轸。

何谓五星?

东方,木也,其帝太皞,其佐句芒,执规而治春,其神为岁星,其兽苍龙,其音角,其日甲乙。

南方,火也,其帝炎帝,其佐朱明,执衡而治夏,其神为荧惑,其兽朱鸟,其音徽,其日丙丁。

中央,土也,其帝黄帝,其佐后土,执绳而制四方,其神为镇星,其兽黄龙,其音宫,其日戊己。

西方,金也,其帝少吴,其佐蓐收,执矩而治秋,其神为太白,其兽白虎,其音商,其日庚辛。

北方,水也,其帝颛顼,其佐玄冥,执权而治冬,其神为辰星,其兽玄武,其音羽,其日壬癸。

太阴在四仲,则岁星行三宿;太阴在四钩,则岁星行二宿。

二八十六,三四十二,故十二岁而行二十八宿。

日行十二分度之一,岁行三十度十六分度之七,十二岁而周。

荧惑常以十月入太微,受制而出行列宿,司无道之国,为乱为贼,为疾为丧,为饥为兵,出入无常,辩变其色,时见时匿。

镇星以甲寅元始建斗,岁镇行一宿,当居而弗居,其国亡土;未当居而居之,其国益地,岁熟。

日行二十八分度之一,岁行十三度百一十二分度之五,二十八岁而周。太白元始,以正月建寅,与荧惑晨出东方。

二百四十日而入,入百二十日而夕出西方;二百四十日而入,入三十五日而复出东方;出以辰戌,入以丑未;当出而不出,未当入而入,天下惬兵;当入而不入,当出而不出,天下兴兵。

辰星正四时,常以二月春分劾奎、娄,以五月夏至效东井、舆鬼,以八月秋分效角、亢,以十一月冬至効斗、牵牛。

出以辰戌,入以丑未,出二旬而入,晨候之东方,夕候之西方;一时不出,其时不和,四时不出,天下大饥。

何谓八风?距日冬至四十五日,条风至;条风至四十五日,明庶风至;明庶风至四十五日,清明风至;清明风至四十五日,景风至;景风至四十五日,凉风至;凉风至四十五日,阊阖风至;阊阖风至四十五日,不周风至:不周风至四十五日,广莫风至。条风至,则出轻系,去稽留;明庶风至,则正封疆,修田畴;清明风至,则出币帛,使诸候;景风至,则爵有位,赏有功;凉风至,则报地德,祀四郊;阊阖风至,则收县垂,琴瑟不张;不周风至,则修宫室,缮边城;广莫风至,则闭关梁,决刑罚。

何谓五官?

东方为田,南方为司马,西方为理,北方为司空,中央为都。

何谓六府?

子午、丑未、寅申、卯西、辰戌、巳亥是也。

太微者,太一之庭也。

紫宫者,太一之居也。

咸池者,水鱼之囿也。

天阿者,群神之闭也。

四宫者,所以为司赏罚。太微者主朱雀。紫宫执斗而左旋,日行一度,以周于天。

日冬至峻狼之山,日移一度,凡行百八十二度八分度之五,而夏至牛首之山。

反覆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而成一岁,天一元始,正月建寅,日月俱入营室五度。

天一以始建七十六岁,日月复以正月入营室五度,无余分,名曰一纪,凡二十纪,一千五百二十岁大终,日月星辰复始甲寅元。

日行一度而岁有奇四分度之一,故四岁而积千四百六十一日而复合,故舍八十岁而复故曰。

子午、卯酉为二绳,丑寅、辰巳、未申、戌亥为四钩。

东北为报德之维也,西南为背阳之维,东南为常羊之维,西北为蹄通之维。

日冬至则斗北中绳,阴气极,阳气萌,故曰冬至为德。

日夏至则斗南中绳,阳气极,阴气萌,故曰夏至为刑,阴气极则北至北极,下至黄泉,故不可以凿地穿井。

万物闭藏,蛰虫首穴,故曰德在室。

阳气极则南至南极,上至朱天,故不可以夷丘上屋。

万物蕃息,五谷兆长,故曰德在野。

日冬至则水从之,日夏至则火从之,故五月火正而水漏,十一月水正而阴胜。

阳气为火,阴气为水。

水胜,故夏至湿;火胜,故冬至燥。

燥故炭轻,湿故炭重。

日冬至,井水盛,盆水溢,羊脱毛,麋角解,鹊始巢,八尺之修,日中而景丈三尺。

日夏至而流黄泽,石精出,蝉始鸣,半夏生,蚊虻不食驹犊,鸷鸟不搏黄口,八尺之景,修径尺五寸,景修则阴气胜,景短则阳气胜。

阴气胜则为水,阳气胜则为旱。

阴阳刑德有七舍。

何谓七舍?

室、堂、庭、门、巷、术、野。

十二月德居室三十日,先日至十五日,后日至十五日,而徙所居各三十日。

德在室则刑在野,德在堂则刑在术,德在庭则刑在巷。

阴阳相德则刑德合门。

八月、二月,阴阳气均,日夜分平,故曰刑德合门。

德南则生,刑南则杀,故曰二月会而万物生,八月会而草木死。

两维之间,九十一度十六分度之五而升,日行一度,十五日为一节,以生二十四时之变。

斗指子则冬至,音比黄钟。

加十五日指癸则小寒,音比应钟。

加十五日指丑是大寒,音比无射。

加十五日指报德之维,则越阴在地,故曰距日冬至四十六日而立春,阳气冻解,音比南吕。

加十五日指寅则雨水,音比夷则。

加十五日指甲则雷惊蛰,音比林钟。

加十五日指卯中绳,放曰春分则雷行,音比蕤宾。

加十五日指乙则清明风至,音比仲吕。

加十五日指辰则谷雨,音比姑洗。

加十五日指常羊之维则春分尽,故曰有四十六日而立夏,大风济,者比夹钟。

加十五日指已则小满,音比太蔟。

加十五日指丙则芒种,音比大吕。

加十五日指午则阳气极,故曰有四十六日而夏至,音比黄钟。

加十五日指丁则小暑,音比大吕。

加十五日指未则大暑,音比太蔟。

加十五日指背阳之维则夏分尽,故曰有四十六日而立秋,凉风至,音比夹钟。

加十五日指申则处暑,音比姑洗。

加十五日指庚则白露降,音比仲吕。

加十五日指西中绳,故曰秋分雷戒,蛰虫北乡,音比蕤宾。

加十五日指辛则寒露,音比林钟。

加十五日指戌则霜降,音比夷则。

加十五日指蹄通之维则秋分尽,故曰有四十六日而立冬,草木毕死,音比南吕。

加十五日指亥则小雪,音比无射。

加十五日指壬则大雪,音比应钟。

加十五日指子,故曰阳生于子,阴生于午。

阳生于子,故十一月日冬至,鹊始加巢,人气钟首。

阴生于午,故五月为小刑,荠麦亭历枯,冬生草木必死。

斗杓为小岁,正月建寅,月从开行十二辰。

咸池为太岁,二月建卯,月从右行四仲,终而复始。

太岁迎者辱,背者强;左者衰,右者昌。

小岁东南则生,西北则杀,不可迎也,而可背也;不可左也,而可右也,其此之谓也。

大时者,咸池也;小时者,月建也。

天维建元,常以寅始起,右徒一岁而移,十二岁而大周天,终而复始。

淮南元年冬,太一在丙子,冬至甲午,立春丙子。

二阴一阳成气二;二阳一阴成气三。

合气而为音,合阴而为阳,合阳而为律,故曰五音六律。

音自倍而为日,律自倍而为辰,故日十而辰十二。

月日行十三度七十六分度之二十六,二十九日九百四十分日之四百九十九而为月,而以十二月为岁。岁有余十日九百四十分之八百二十七,故十九岁而七闰。

日冬至子午,夏至卯西。

冬至加三日,则夏至之日也。

岁迁六日,终而复始。

壬午冬至,甲子受制,木用事,火烟青。

七十二日,丙子受制,火用事,火烟赤。

七十二日戊子受制,土用事,火烟黄。

七十二日,庚子受制,金用事,火烟白。

七十二日,壬子受制,水用事,火烟黑。

七十二日而岁终,庚子受制。

岁迁六日,以数推之,七十岁而复至甲子。

甲子受制则行柔惠,挺群禁,开阖扇,通障塞,毋伐木。

丙子受制,则举贤良,赏有功,立封侯,出货财。

戊子受制,则养老鳏寡,行粰鬻,施恩泽。

庚子受制,则缮墙垣,修城郭,审群禁,饰兵甲,做百官,诛不法。

壬子受制,则闭门闾,大搜客,断刑罚,杀当罪,息关梁,禁外徙。

甲子气燥浊,丙子气燥阳,戊子气湿浊,庚子气燥寒,壬子气清寒。

丙子干甲子,蛰虫早出,故雷早行。

戊子干甲子,胎夭卵毈,鸟虫多伤。

庚子干甲子,有兵。

壬子干甲子,春有霜。

戊子干丙子,霆。

庚子干丙子,夷。

壬子干丙子,雹。

甲子干丙子,地动。

庚子干戊子,五谷有殃。

壬子干戊子,夏寒雨霜。

甲子干戊子,介虫不为。

丙子干戊子,大旱,苽封熯。

壬子干庚子,大刚,鱼不为。

甲子干庚子,草木再死再生。

丙子干庚子,草木复荣,戊子干庚子,岁或存或亡。

甲子干壬子,冬乃不藏。

丙子干壬子,星坠。

戊子干壬子,蛰虫冬出其乡。

庚子干壬子,冬雷其乡。

季春三月,丰隆乃出,以将其雨。

至秋三月,地气不藏,乃收其杀,百虫蛰伏,静居闭户,青女乃出,以降霜雪。

行十二时之气,以至于促春二月之夕,乃收其藏而闭其寒。

女夷鼓歌,以司天和,以长百谷禽鸟草木。

孟夏之月,以熟谷禾,雄鸠长鸣,为帝候岁。

是故天不发其阴,则万物不生;地不发其阳,则万物不成。

天圆地方,道在中央。

日为德,月为刑。

月归而万物死,日至而万物生。

远山则山气藏,远水则水虫蛰,远木则木叶槁。日五日不见,失其位也,圣人不与也。

日出于旸谷,浴于咸池,拂于扶桑,是谓晨明。

登于扶桑,爱始将行,是谓胐明。

至于曲阿,是谓旦明。

至于曾泉,是谓蚤食。

至于桑野,是谓晏食。

至于衡阳,是谓隅中。

至于昆吾,是谓正中。

至于鸟次,是谓小还。

至于悲谷,是谓餔时。

至于女纪,是谓大还。

至于渊虞,是谓高舂。

至于连石,是谓下舂。

至于悲泉,爱止其女,爱息其马,是谓县车。

至于虞渊,是谓黄昏。

至于蒙谷,是谓定昏。

日入于虞渊之汜,曙于蒙谷之浦,行九州七舍,有五亿万七千三百九里,禹以为朝昼昏夜。

夏日至则阴乘阳,是以万物就而死;冬日至则阳乘阴,是以万物仰而生。

昼者阳之分,夜者阴之分,是以阳之胜则日修而夜短,阴令胜则日短而夜修。

帝张四维,运之以斗,月徙一辰,复反其所。

正月指寅,十二月指丑,一岁而匝,终而复始。

指寅,则万物螾螾也,律受太蔟;太蔟者,簇而未出也。

指卯,卯则茂茂然,律受夹钟;夹钟者,种始荚也。

指辰,辰则振之也,律受姑洗;姑洗者,陈去而新来也。

指巳,巳则生已定也,律受仲吕;仲吕者,中充大也。

指午,午者忤也,律受蕤宾;蕤宾者,安而服也。

指未,未,昧也,律受林钟;林钟者,引而止也。

指申,申者,呻之也,律受夷则;夷则者,易其则也,德以去矣。

指西,西者饱也,律受南吕;南吕者,任包大也。

指戌,戌者灭也,律受无射;无射,入无厌也。

指亥,亥者阂也,律受应钟;应钟者,应其钟也。

指子,子者兹也,律受黄钟;黄钟者,钟已黄也。

指丑,丑者纽也,律受大吕;大吕者,旅旅而去也,其加卯西,则阴阳分,日夜平矣。

故曰:规生矩杀,衡长权藏,绳居中央,为四时根。道曰规,始于一,一而不生,故分而为阴阳,阴阳合和而万物生,故曰: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天地三月而为一时,故祭祀三饭以为礼,丧纪三踊以为节,兵重三罕以为制。

以三参物,三三如九,故黄钟之律九寸而宫音调。

因而九之,九九八十一,故黄钟之数立焉。黄者土德之色,钟者气之所种也。

日冬至,德气为土,土色黄,故曰黄钟。

律之数六,分为雌雄,故曰十二钟,以副十二月。

十二各以三成,故置一而十一,三之,为积分十七万六千一百四十七,黄钟大数立焉。

凡十二律,黄钟为宫,太蔟为商,姑洗为角,林钟为徽,南吕为羽。

物以三成,音以五立,三与五如八,故卵生者八窍。

律之初生也,写凤之音,故音以八生。黄钟为宫,宫者音之君也,故黄钟位子,其数八十一,主十一月,下生林钟。林钟之数五十四,主六月,上生太蔟。太簇之数七十二,主正月,下生南吕。南吕之数四十八,主八月,上生姑洗。

姑洗之数六十四,主三月,下生应钟。应钟之数四十二,主十月,上生蕤宾。

蕤宾之数五十七,主五月,上生大吕。大吕之数七十六,主十二月,下生夷则。

夷则之数五十一,主七月,上生夹钟。夹钟之数六十八,主二月,下生无射。

无射之数四十五,主九月,上生仲吕。仲吕之数六十,主四月,极不生。

徽生宫,宫生商,商生羽,羽生角,角生姑洗。

姑洗生应钟,比于正音,故为和。应钟生蕤宾,不比正音,故为缪。

日冬至,音比林钟,浸以浊。日夏至,音比黄钟,浸以清。

以十二律应二十四时之变:甲子,仲吕之徽也;丙子,夹钟之羽也;戊子,黄钟之宫也;庚子,无射之商也;壬子,夷则之角也。

古之为度量,轻重生乎天道。

黄钟之律修九寸,物以三生,三九二十七,故幅广二尺七寸。

音以八相生,故人修八尺,寻自倍,故八尺而为寻。

有形则有声。音之数五,以五乘八,五八四十,故四丈而为匹。

匹者,中人之度也。一匹而为制。

秋分蔈定,寞定而禾熟。

律之数十二,故十二蔈而当一粟,十二粟而当一寸。

律以当辰,音以当日。

日之数十,故十寸而为尺,十尺而为丈。

其以为量,十二粟而当一分,十二分而当铢,十二铢而当半两。

衡有左右,因倍之,故二十四铢而为一两。

天有四时,以成一岁,因而四之,四四十六,故十六两而为一觔。

三月而为一时,三十日为一月,故三十觔为一钧。

四时而为一岁,故四钧为一石。

其以为音也,一律而生五音,十二律而为六十音。

因而六之,六六三十六,故三百六十音以当一岁之日。

故律历之数,天地之道也。

下生者倍,以三除之;上生者四,以三除之。

太阴元始,建于甲寅,一终而建甲戌,二终而建甲午,三终而复得甲寅之元。

岁徙一辰,立春之后,得其辰而迁其所顺,前三后五,百事可举。

太阴所建,蛰虫首穴而处,鹊巢乡而为户。

太阴在寅,朱鸟在卯,勾陈在子,玄武在戌,白虎在西,苍龙在辰。

寅为建,卯为除,辰为满,已为平,主生;午为定,未为执,主陷;申为破,主衡;西为危,主构;戌为成,主少德;亥为收,主大德;子为开,主太岁;丑为闭,主太阴。

太阴在寅,岁名曰摄提格,其雄为岁星,舍斗、牵牛,以十一月与之晨出东方,东井、舆鬼为对。

太阴在卯,岁名曰单阏,岁星舍须女、虚、危,以十二月与之;晨出东方,柳、七星、张为对。

大阴在辰,岁名曰执除,岁星舍营室、东壁,以正月与之;晨出东方,翼、较为对。

太阴在已,岁名曰大荒落,岁星舍奎、娄,以二月与之;晨出东方,角、亢为对。

太阴在午,岁名曰敦牂,岁星舍胃、昴、毕,以三月与之;晨出东方,氐、房、心为对。

太阴在未,岁名曰协洽,岁星舍觜巂、参,以四月与之;晨出东方,尾箕为对。

太阴在申,岁名曰涒滩,岁星舍东井、舆鬼,以五月与之;晨出东方,斗、牵牛为对。

太阴在西,岁名曰作鄂,岁星舍柳、七星、张,以六月与之;晨出东方,须女、虚、危为对。

太阴在戌,岁名曰阉茂,岁星舍翼、轸,以七月与之;晨出东方,营室、东壁为对。

太阴在亥,岁名曰大渊献,岁星舍角、亢,以八月与之;晨出东方,奎、娄为对。

太阴在子,岁名曰困敦,岁星舍氐、房、心,以九月与之;晨出东方,胃、昂、毕为对。

太阴在丑,岁名曰赤奋若,岁星舍尾、箕,以十月与之;晨出东方,觜巂、参为对。

太阴在甲子,刑德合东方宫,常徒所不胜,合四岁而离,寓十六岁而复合。

所以离者,刑不得入中宫,而徒于木。太阴所居,日德,辰为刑;德,纲日自倍,因柔日徒所不胜。

刑,水辰之木,木辰之水,金火立其处。凡徙诸神,朱鸟在太阴前一,钩陈在后三,玄武在前五,白虎在后六,虚垦乘钩陈,而天地袭矣。

凡日,甲刚乙柔,丙刚丁柔,以至于癸。

木生于亥,壮于卯,死于未,三辰皆木也。

火生于寅,壮于午,死于戌,三辰皆火也。

土生于午,壮于戌,死于寅,三辰皆土也。

金,生于巳,壮于酉,死于丑,三辰皆金也。

水生于申,壮于子,死于辰,三辰皆水也。

故五胜生一,壮五,终九,五九四十五,故神四十五日而一徙。

以三应五,故八徙而岁终。

凡用太阴,左前刑,右背德,击钧陈之冲辰,以战必胜,以攻必克。

欲知天道,以日为主,六月当心;左周而行,分而为十二月,与日相当,天地重袭,后必无殃。

星,正月建营室,二月建奎、娄,三月建胃,四月建毕,五月建东井,六月建张,七月建翼,八月建亢,九月建房,十月建尾,十一月建牵牛,十二月建虚。

星分度:角十二,亢九,氏十五,房五,心五,尾十八,箕十一四分一,斗二十六,牵牛八,须女十二,虚十,危十七,营室十六,东壁九,奎十六,娄十二,胃十四,昂十一,毕十六,觜巂二,参九,东井三十三,舆鬼四,柳十五,星六,张、翼各十八,轸十七,凡二十八宿也。

星部地名:角、亢郑;氐、房、心宋;尾、箕燕;斗、牵牛:越;须女:吴;虚、危:齐;营室、东壁:卫;奎、娄:鲁;胃、昂、毕:魏;觜巂、参:赵;东井、舆鬼:秦;柳、七星、张:周;翼、轸:楚。

岁星之所居,五谷丰昌,其对为冲,岁乃有殃。当居而不居,越而之他处,主死国亡。

太阴治春,则欲行柔惠温凉。太阴治夏,则欲布施宣明。太阴治秋,则欲修备缮兵。太阴治冬,则欲猛毅刚强。

三岁而改节,六岁而易常,故三岁而一饥,六岁而一衰,十二岁一康。甲齐,乙东夷,丙楚,丁南夷,戊魏,己韩,庚秦,辛西夷,壬卫,癸越。子周,丑翟,寅楚,卯郑,辰晋,巳卫,午秦,未宋,申齐,西鲁,戌赵,亥燕。甲乙寅卯,木也;丙丁巳午,火也;戊己四季,土也;庚辛申西,金也;壬癸亥子,水也。

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

子生母曰义,母生子曰保,子母相得曰专,母胜子曰制,子胜母曰困。

以胜击杀,胜而无报。

以专从事而有功。

以义行理,名立而不堕。

以保畜养,万物蕃昌。

以困举事,破灭死亡。

北斗之神有雌雄,十一月始建于子,月从一辰,雄左行,雌右行,五月合午谋刑,十一月合子谋德。

太阴所居辰为厌日,厌日不可以举百事,堪舆徐行,雄以音知雌,故为奇辰,数从甲子始,子母相求,所合之处为合。十日十二辰,周六十日,凡八合,合于岁前则死亡,合于岁后则无殃。

甲戌,燕也,乙酉,齐也,丙午,越也,丁巳,楚也,庚申,秦也,辛卯,戌也,壬子,代也,癸亥,胡也,戊戌、己亥,韩也,己酉、已卯,魏也,戊午、戊子,八合天下也。

太阴、少岁、星、日、辰五神皆合,其日有云气风雨,国君当之。

天神之贵者,莫贵于青龙,或曰天一,或曰太阴。

大阴所居,不可背而可向。

北斗所击,不可与敌。

天地以设,分而为阴阳。

有其岁司也:

辰卯甲

丁午丙寅

未火已火

壮水木生

木土金土

老生生老壮老

井东鬼舆柳星七张翼轸角亢氏房心尾箕

丑子亥辛庚申

金水木火酉水

老壮生土金

壮壮生

斗牛牵女须虚危室壁奎娄胃昂毕觜参

摄提格之岁,岁早水晚旱,稻疾,蚕不登,菽麦昌,民食四升。

寅在甲曰阏蓬,单阉之岁,岁和,稻菽麦蚕昌,民食五升。

卯在乙曰旃蒙,执徐之岁,岁早旱晚水,小饥,蚕闭,麦熟,民食三升。

辰在丙曰柔兆,大荒落之岁,岁有小兵,蚕小登,麦昌,寂疾,民食二升。

已在丁曰强国。

敦牂之岁,岁大旱,蚕登,稻疾,菽麦昌,禾不为,民食二升。

午在戊曰著雍协洽之岁,岁有小兵,蚕登,稻昌,菽麦不为,民食三升。

未在己曰屠维沼滩之岁,岁和,小雨行,蚕登,菽麦昌,民食三升。

申在庚曰上章作鄂之岁,岁有大兵,民疾,蚕不登,寂麦不为,禾虫,民食五升。

西在辛曰重光掩茂之岁,岁小饥,有兵,蚕不登,麦不为,寂昌,民食七升。

戌在壬曰玄默大渊献之岁,岁有大兵,大饥,蚕开,菽麦不为,禾虫,民食三升。

困敦之岁,岁大雾起,大水出,乔稻麦昌,民食三斗。

子在癸曰昭阳赤奋若之岁,岁有小兵,早水,蚕不出,稻疾,菽不为,麦昌,民食一升。

正朝夕,先树一表东方,操一表却去前表十步,以参望,日始出北廉,日直入。又树一表于东方,因西方之表以参望,日方入北廉,则定东方。

两表之中,与西方之表,则东西之正也。日冬至,日出东南维,入西南维;至春、秋分,日出东中,入西中。夏至,出东北维,入西北维,至则正南。

欲知东西南北广袤之数者,立四表以为方一里歫。

先春分若秋分十余日,从炬北表参望日始出及旦,以候相应,相应则此与日直也。辄以南表参望之,以入前表数为法,除举广,除立表袤,以知从此东西之数也。

假使视日出,入前表中一寸,是寸得一里也。一里积万八千寸,得从此东万八千里。

视日方入,入前表半寸,则半寸得一里。

半寸而除一里,积寸得三万六千里,除则从此西里数也。

并之,东西里数也,则极径也。

未春分而直,已秋分而不直,此处南也。

未秋分而直,已春分而不直,此处北也。

分至而直,此处南北中也。

从中处欲知中南也,未秋分而不直,此处南北中也。从中处欲知南北极远近,从西南表参望日,日夏至始出,与北表参,则是东与东北表等也。

正东万八千里,则从中北亦万八千里也。

倍之,南北之里数也。

其不从中之数也,以出入前表之数益损之,表入一寸,寸减日近一里,表出一寸,寸益远一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