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
1

第五卷 害战

凡与敌各守疆界,若敌人寇抄我境,以扰边民,可于要害处设伏兵,或筑障塞以邀之,敌必不敢轻犯。

法曰: 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

唐时,朔方军总管沙矺忠义为突厥所败,诏张仁愿摄御史大夫代之。

既至,贼已出,率兵蹑击,夜掩其营,破之。

始,朔方军与突厥以河为界,北崖有拂云祠,突厥每犯边,必先谒祠祷祀,然后引兵渡而南。

时默啜悉兵西击突骑施,张仁愿请乘虚取漠南,于河北筑三受降城,绝虏南寇路。

唐休璟以为: 西汉以来,皆南守河,今筑城虏腹中,终为所有。

仁愿固请,中宗许之。

表留岁满镇兵以助其功,时咸阳兵二百人逃归,仁愿擒之,尽斩城下,军中股栗,役者尽力,六旬而三城就。

以拂云为中城,南直朔方;西城南直灵武,东城南直榆林。

三垒相距各四百余里,其北皆大碛也,斥地三百里远。

又于牛头朝那山北置烽候千八百所。

自是突厥不敢逾山牧马,朔方复无寇。

岁省费亿计,减镇兵数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