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
1

哀公问

哀公问于孔子曰: 大礼何如?

君子之言礼,何其尊也?

孔子曰: 丘也小人,不足以知礼。

君曰: 否!

吾子言之也。

孔子曰: 丘闻之:民之所由生,礼为大。

非礼无以节事天地之神也,非礼无以辨君臣上下长幼之位也,非礼无以别男女父子兄弟之亲、昏姻疏数之交也;君子以此之为尊敬然。

然后以其所能教百姓,不废其会节。

有成事,然后治其雕镂文章黼黻以嗣。

其顺之,然后言其丧算,备其鼎俎,设其豕腊,修其宗庙,岁时以敬祭祀,以序宗族。

即安其居,节丑其衣服,卑其宫室,车不雕几,器不刻镂,食不贰味,以与民同利。

昔之君子之行礼者如此。

公曰: 今之君子胡莫行之也?

孔子曰: 今之君子,好实无厌,淫德不倦,荒怠傲慢,固民是尽,午其众以伐有道;求得当欲,不以其所。

昔之用民者由前,今之用民者由后。

今之君子莫为礼也。

孔子侍坐于哀公,哀公曰: 敢问人道谁为大?

孔子愀然作色而对曰: 君之及此言也,百姓之德也!

固臣敢无辞而对?

人道,政为大。

公曰: 敢问何谓为政?

孔子对曰: 政者正也。

君为正,则百姓从政矣。

君之所为,百姓之所从也。

君所不为,百姓何从?

公曰: 敢问为政如之何?

孔子对曰: 夫妇别,父子亲,君臣严。三者正,则庶物从之矣。

公曰: 寡人虽无似也,愿闻所以行三言之道,可得闻乎?

孔子对曰: 古之为政,爱人为大;所以治爱人,礼为大;所以治礼,敬为大;敬之至矣,大昏为大。

大昏至矣!

大昏既至,冕而亲迎,亲之也。

亲之也者,亲之也。是故,君子兴敬为亲;舍敬,是遗亲也。

弗爱不亲;弗敬不正。

爱与敬,其政之本与!

公曰: 寡人愿有言。然冕而亲迎,不已重乎?

孔子愀然作色而对曰: 合二姓之好,以继先圣之后,以为天地宗庙社稷之主,君何谓已重乎?

公曰: 寡人固!不固,焉得闻此言也。

寡人欲问,不得其辞,请少进!

孔子曰: 天地不合,万物不生。

大昏,万世之嗣也,君何谓已重焉!

孔子遂言曰: 内以治宗庙之礼,足以配天地之神明;出以治直言之礼,足以立上下之敬。

物耻足以振之,国耻足以兴之。

为政先礼。礼,其政之本与!

孔子遂言曰: 昔三代明王之政,必敬其妻子也,有道。

妻也者,亲之主也,敢不敬与?

子也者,亲之后也,敢不敬与?

君子无不敬也,敬身为大。

身也者,亲之枝也,敢不敬与?

不能敬其身,是伤其亲;伤其亲,是伤其本;伤其本,枝从而亡。

三者,百姓之象也。

身以及身,子以及子,妃以及妃,君行此三者,则忾乎天下矣,大王之道也。如此,国家顺矣。

公曰: 敢问何谓敬身?

孔子对曰: 君子过言,则民作辞;过动,则民作则。

君子言不过辞,动不过则,百姓不命而敬恭,如是,则能敬其身;能敬其身,则能成其亲矣。

公曰: 敢问何谓成亲? 孔子对曰: 君子也者,人之成名也。

百姓归之名,谓之君子之子。是使其亲为君子也,是为成其亲之名也已!

孔子遂言曰: 古之为政,爱人为大。

不能爱人,不能有其身;不能有其身,不能安土;不能安土,不能乐天;不能乐天,不能成其身。

公曰: 敢问何谓成身?

孔子对曰: 不过乎物。

公曰: 敢问君子何贵乎天道也?

孔子对曰: 贵其。如日月东西相从而不已也,是天道也;不闭其久,是天道也;无为而物成,是天道也;已成而明,是天道也。

公曰: 寡人蠢愚,冥烦子志之心也。

孔子蹴然辟席而对曰: 仁人不过乎物,孝子不过乎物。

是故,仁人之事亲也如事天,事天如事亲,是故孝子成身。

公曰: 寡人既闻此言也,无如后罪何?

孔子对曰: 君之及此言也,是臣之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