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艳部
原不识字
有延师教其子者,师至,主人曰: 家贫,多失礼于先生,奈何!
师曰: 何言之谦,仆固无不可者。 主人曰: 蔬食,可乎? 曰: 可。
主人曰: 家无臧获,凡洒扫庭除,启闭门户,劳先生为之,可乎?
曰: 可。 主人曰: 或家人妇子欲买零星杂物,屈先生一行,可乎?
曰: 可。
主人曰: 如此,幸甚!
师曰: 仆亦有一言,愿主人勿讶焉。
主人问何言?
师曰: 自愧幼时不学耳!
主人曰: 何言之谦。
师曰: 不敢欺,仆实不识一字。
小恭五两
讹诈得财,蜀人谓之敲钉锤。
一广文善敲钉锤,见一生员在泮池旁出小恭,上前扭住吓之曰: 尔身列学门,擅在泮池解手,无礼已极。
饬门斗: 押至明伦堂重惩,为大不敬者戒。
生员央之曰: 生员一时错误,情愿认罚。
广文云: 好在是出小恭,若是出大恭,定罚银十两。
小恭五两可也。
生员曰: 我这身边带银一块,重十两,愿分一半奉送。
广文云: 何必分,全给了我就是了。
生员说: 老师讲明,小恭五两,因何又要十两?
广文曰: 不妨,你尽管全给了我,以后准你泮池旁再出大恭一次,让你五两。
千万不可与外人说,恐坏了我的学规。
不准纳妾
有悍妻者,颇知书。
其夫谋纳妾,乃曰: 于传有之,齐人有一妻一妾。
妻曰: 若尔,则我更纳一夫。
其夫曰: 传有之乎?
妻答曰: 河南程氏两夫。
夫大笑,无以难。
又一妻,悍而狡,夫每言及纳妾,辄曰: 尔家贫,安所得金买妾耶?
若有金,唯命。
夫乃从人称贷得金,告其妻曰: 金在,请纳妾。
妻遂持其金纳袖中,拜曰: 我今情愿做小罢,这金便可买我。
夫无以难。
惯撞席
一乡人做巡捕官,值按院门,太守来见,跪报云: 太老官人进。
按君怒,责之十下。
次日太守来,报云: 太公祖进。
按君又责之。
至第三日,太守又来,自念乡语不可,通文又不可,乃报云: 前日来的,昨日来的,今日又来了。
先后
有人剃头于铺,其人剃发极草率,既毕,特倍与之钱而行。
异日复往,其人竭力为主剃发,加倍工夫,事事周到,既已,乃少给其资。
其人不服曰: 前次剃头草率,尚蒙厚赐,此番格外用心,何可如此?
此人谓曰: 今之资,前已给过。
今日所给乃前次之资也。
狗父
陆某,善说话,有邻妇性不好笑,其友谓之曰: 汝能说一字令彼妇笑,又说一字令彼妇骂,则吾愿以酒菜享汝。
一日,妇立门前,适门前卧一犬,陆向之长跪曰: 爷!
妇见之不觉好笑,陆复仰首向妇曰: 娘!
妇闻之大骂。
应先备酒
妻好吃酒,屡索夫不与,叱之曰: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何曾见个酒字?
妻曰: 酒是不曾开门就要用的,须是隔夜先买,如何放得在开门里面?
偶遇知音
某生素善琴,尝谓世无知音,抑抑不乐。
一日无事,抚琴消遣,忽闻隔邻,有叹息声,大喜,以为知音在是,款扉叩之,邻媪曰: 无他,亡儿存日,以弹絮为业,今客鼓此,酷类其音,闻之,不觉悲从中耳。
帝怕妒妇
房夫人性妒悍,玄龄惧之,不敢置一妾。
太宗命后召夫人,告以媵妾之流,今有定制,帝将有美女之赐。
夫人执意不回,帝遣斟以恐之,曰: 若然,是抗旨矣,当饮此鸩。
夫人一举而尽,略无留难。
曰: 我见尚怕,何况于玄龄?
仙女凡身
董永行孝,上帝命一仙女嫁之。
众仙女送行,皆嘱咐曰: 去下方,若更有行孝者,千万寄个信来。
比职
甲乙两同年初中。甲选馆职,乙授县令。
甲一日乃骄语之曰: 吾位列清华,身依宸禁,与年兄做有司者,资格悬殊。
他不具论,即选拜客用大字帖儿,身份体面,何啻天渊。
乙曰: 你帖上能用几字,岂如我告示中的字,不更大许多?
晓谕通告,百姓无不凛遵恪守,年兄却无用处。
甲曰: 然则金瓜黄盖,显赫炫耀,兄可有否?
乙曰: 弟牌棍清道,列满街衢,何止多兄数倍?
甲曰: 太史图章,名标上苑,年兄能无羡慕乎?
乙曰: 弟有朝廷印信,生杀之权,惟吾操纵,视年兄身居冷曹,图章私刻,谁来惧你?
甲不觉词遁,乃曰: 总之翰林声价值千金。
乙笑曰: 吾坐堂时百姓口称青天老爷,岂仅千金而已耶! 发利市
一官新到任,祭仪门前毕,有未烬纸钱在地,官即取一锡锭藏好。
门子禀曰: 老爷这是纸钱,要他何用?
官曰: 我知道,且等我发个利市者。
贪官
有农夫种茄不活,求计于老圃。
圃曰: 此不难,每茄树下埋钱一文即活。
问其何故,答曰: 有钱者生,无钱者死。
有理
一官最贪,一日拘两造对鞫,原告馈以五十金,被告闻知,加倍贿托。
及审时,不问情由,抽签竟打原告。
原告将手作五数势曰: 小的是有理的。
官亦以手覆曰: 奴才,你虽有理。
又以一手仰曰: 他比你更有理哩!
取金
一官出朱票,取赤金二锭,铺户送讫,当堂领价。
官问: 价值几何? 铺家曰: 平价该若干,今系老爷取用,只领半价可也。
官顾左右曰: 这等,发一锭还他。
发金后,铺户仍候领价。
官曰: 价已发过了。
铺家曰: 并未曾发。
官怒曰: 刁奴才,你说只领半价,故发一锭还你,抵了一半价钱,本县不曾亏你,如何胡缠?
快撵出去!
糊涂
一青盲人涉讼,自诉眼瞎。
官曰: 你明明一双清白眼,如何诈瞎。
答曰: 老爷看小人是清白的,小人看老爷却是糊涂得紧。
不明
一官断事不明,惟好酒怠政,贪财酷民。
百姓怨恨,乃作诗以诮之云: 黑漆皮灯笼,半天萤火虫,粉墙画白虎,黄纸写乌龙,茄子敲泥磬,冬瓜撞木钟,唯知钱与酒,不管正和公。
启奏
一官被妻踏破纱帽。
怒奏曰: 臣启陛下,臣妻罗唣,昨日相争,踏破臣的纱帽。
上传旨云: 卿须忍耐,皇后有些惫赖,与朕一言不合,平天冠打得粉碎。
你的纱帽只算得个卵袋。
偷牛
有失牛而讼于官者,官问曰: 几时偷去的?
答曰: 老爷,明日没有的。
吏在旁不觉失笑。
官怒曰: 想就是你偷了。
吏洒两袖曰: 任凭老爷搜。
避暑
官值暑月,欲觅避凉之地。
同僚纷议。
或曰: 某山幽雅。 或曰: 某寺清闲。 一老人进曰: 山寺虽好,总不如此座公厅,最是凉快。
官曰: 何以见得?
答曰: 别处多有日头,独此处有天无日。
强盗脚
乡民初次入城,见有木桶悬于城上。问人曰: 此中何物?
应者曰: 强盗头。
及至县前,见数个木匣钉于谯楼之上,皆前官既去,而所留遗爱之靴。
乡民不知,乃点首曰: 城上挂的强盗头,此处一定是强盗脚了。
属牛
众吏曰: 不知,请问其属? 官曰: 小我一岁,丑年生的。
同僚
有妻、妾各居者。
一日,妾欲谒妻,谋之于夫: 当如何写帖? 夫曰: 该用 寅弟 二字。
妾问其义如何,夫曰: 同僚写帖,皆用此称呼,做官府之例耳。
妾曰: 我辈并无官职,如何亦写此帖?
夫曰: 官职虽无,同僚总是一样。
家属
官坐堂,众后中有撒一响屁者。官即叫: 拿来!
隶禀曰: 老爷,屁是一阵风,吹散没影踪,叫小的如何拿得?
官怒云: 为何徇情卖放,定要拿到。
皂无奈,只得取干屎回销: 禀老爷,正犯是走了,拿得家属在此。
州同
一人好古董,有持文王鼎求售者,以百金买之。
又一人持一夜壶至,铜色斑驳陆离,云是武王时物,亦索重价。
曰: 铜色虽好,只是肚里甚臭。
答曰: 腹中虽臭,难道不是个周铜?
衙官隐语
衙官聚会,各问何职。
一官曰: 随常茶饭掇将来,盖义取现成也。 一官曰: 滚汤锅里下文书,乃煮簿也。
一官曰: 乡下蛮子租粪窖。
问者不解,答曰: 典屎也。
太监观风
镇守太监观风,出 后生可畏焉 为题,众皆掩口而笑,乃问其故,教官禀曰: 诸生以题目太难,求减得一字为好。
乃笑曰: 既如此,除了 后 字,只做 生可畏焉 罢。
武弁夜巡
一武弁夜巡。
有犯夜者,自称书生会课归迟。
武弁曰: 既是书生,且考你一考。
生请题,武弁思之不得,喝曰: 造化了你,今夜幸而没有题目。
垛子助阵
一武官出征将败,忽有神兵助阵,反大胜。
官叩头请神姓名,神曰: 我是垛子。
武官曰: 小将何德,敢劳垛子尊神见救。
答曰: 感汝平昔在教场从不曾伤我一箭。
进士第
一介弟横行于乡,怨家骂曰: 兄登黄甲,与汝何干,而豪横若此?
答曰: 尔不见匾额上面写着 进士第 么?
及第
一举子往京赴试,仆挑行李随后。
行到旷野,忽狂风大作,将担上头巾吹下。
仆大叫曰: 落地了。
主人心下不悦,嘱曰: 今后莫说落地,只说及第。
仆颔之。将行李拴好,曰: 如今恁你走上天去,再也不会及第了。
嘲武举诗
头戴银雀顶,脚踏粉底皂。
也去参主考,也来谒孔庙。
颜渊喟然叹,夫子莞尔笑。子路愠见曰: 这般呆狗屎,我若行三军,都去喂马料。
封君
有市井获封者,初见县官,甚跼蹐,坚辞上坐。
官曰: 叨为令郎同年,论理还该侍坐。
封君乃张目问曰: 你也是属狗的么?
老父
一市井受封,初见县官,以其齿尊,称之曰: 老先。
其人含怒而归,子问其故,曰: 官欺我太甚,彼该称我老先生才是,乃作歇后语叫甚么老先。
明系轻薄,我回称也不曾失了便宜。
子询问何以称呼,答曰: 我本应称他老父母官,今亦缩住后韵,只叫他声老父。
公子封君
有公子兼封君者,父对之乃欣羡不已。
讶问其故,曰: 你的爷既胜过我的爷,你的儿又胜过我的儿。
送父上学
一人问: 公子与封君孰乐?
答曰: 做封君虽乐,齿已衰矣。惟公子年少最乐。
其人急趋而去,追问其故,答曰: 买了书,好送家父去上学。
纳粟诗
赠纳粟诗曰: 革车买得截然高,周子窗前满腹包。
有朝若遇高曾祖,焕乎其有没分毫。
考监
一监生过国学门,闻祭酒方盛怒两生而治之,问门上人者,然则打欤?
罚欤?镦锁欤?答曰: 出题考文。
生即咈然,曰: 咦,罪不至此。
坐监
一监生妻屡劝其夫读书,因假寓于寺中,素无书箱,乃唤脚夫以罗担挑书先往。
脚夫中途疲甚,身坐担上,适生至,闻傍人语所坐《通鉴》,因怒责脚夫,夫谢罪曰: 小人因为不识字,一时坐了鉴,弗怪弗怪。
咬飞边
贫子途遇监生,忽然抱住咬耳一口,生惊问其故,答曰: 我穷苦极矣。见了大锭银子,如何不咬些飞边用用。
入场
监生应试入场方出,一故人相遇揖之,并揖路旁猪屎。
生问: 此臭物,揖之何为?
答曰: 他臭便臭,也从大肠里出来的。
书低
一生赁僧房读书,每日游玩,午后归房。
呼童取书来,童持《文选》,视之曰低;持《汉书》,视之曰低;又持《史记》,视之曰低。
僧大诧曰: 此三书熟其一,足称饱学,俱云低何也?
生曰: 我要睡,取书作枕头耳。
监生娘娘
监生至城隍庙,傍有监生案,塑监生娘娘像。
归谓妻曰: 原来我们监生恁般尊贵,连你的像,早已都塑在城隍庙里了。
监生自大
城里监生与乡下监生各要争大,城里者耻之曰: 我们见多识广,你乡里人孤陋寡闻。
两人争辩不已,因往大街同行各见所长。
到一大第门首,匾上 大中丞 三字,城里监生倒看指谓曰: 这岂不是 丞中大 乃一徵验。
又到一宅,匾额是 大理卿 ,乡下监生以 卿 字认做 乡 字,忙亦倒念指之曰: 这是 乡里大 了。
两人各不见高下。又来一寺门首,上题 大士阁 ,彼此平心和议曰: 原来阁士大。
王监生
一监生姓王,加纳知县到任。
初落学,青衿呈书,得牵牛章,讲诵之际,忽问那 王见之 是何人,答曰: 此王诵之之兄也。
又问那 王曰 然是何人,答曰: 此王曰,叟之弟也。
曰: 妙得紧。且喜我王氏一门,都在书上。
自不识
有监生穿大衣,带圆帽,于着衣镜中自照,得意甚,指谓妻曰: 你看镜中是何人?
妻曰: 臭乌龟,亏你做了监生,连自都不识。
监生拜父
一人援例入监,吩咐家人备帖拜老相公。
仆曰: 父子如何用帖,恐被人谈论。
生曰: 不然,今日进身之始,他客俱拜,焉有亲父不拜之理。
仆问: 用何称呼?
生沉吟曰: 写个 眷侍教生 罢。
父见,怒责之,生曰: 称呼斟酌切当,你自不解。
父子一本至亲,故下一眷字;侍者,父坐子立也;教者,从幼延师教训;生者,父母生我也。
父怒转盛,责其不通。
生谓仆曰: 想是嫌我太妄了,你去另换个晚生帖儿来罢。
半字不值
一监生妻谓其孤陋寡闻。使劝读书。
问: 读书有甚好处?
妻曰: 一字值千金,如何无益?
生答曰: 难道我此身半个字也不值?
借药碾
一监生临终,谓妻曰: 我一生挣得这副衣冠,死后必为我殡殓。
妻诺,既死穿衣套靴讫,惟圆帽左右欹侧难戴。
妻哭曰: 我的天,一顶帽子也无福戴。
生复还魂张目谓妻曰: 必要戴的。
妻曰: 非不欲带,恨枕不稳耳。
生曰: 对门某医生家药碾槽,借来好做枕。
斋戒库
一监生姓齐,家资甚富,但不识字。
一日府尊出票,取鸡二只,兔一只。
皂亦不识字,央齐监生看。
生曰: 讨鸡二只,免一只。
皂只买一鸡回话。太守怒曰: 票上取鸡二只,兔一只,为何只缴一鸡?
皂以监生事禀。
太守遂拘监生来问,时太守适有公干,暂将监生收入斋戒库内候究。
生入库,见碑上斋戒二字,认做他父亲齐成姓名,张目惊诧呜咽不止。
人问何故,答曰: 先人灵座,何人设建在此,睹物伤情,焉得不哭。
附例
一秀才畏考援例。
堂试之日,至晚不能成篇,乃大书卷面曰: 惟其如此,所以如此。
若要如此,何苦如此。
官见而笑曰: 写得此四句出,毕竟还是个附例。
酸臭
小虎谓老虎曰: 今日出山,搏得一人食之,滋味甚异,上半截酸,下半截臭,究竟不知是何等人。
老虎曰: 此必是秀才纳监者。
仿制字
一生见有投制生帖者,深叹制字新奇,偶致一远札,遂效之。
仆致书回,生问见书有何话说,仆曰: 当面启看,便问老相公无恙,又问老安人好否。
予曰: 俱安。 乃沉吟半晌,带笑而入,才发回书。 生大喜曰: 人不可不学,只一字用着得当,便一家俱问到,添下许多殷勤。
春生帖
一财主不通文墨,谓友曰: 某人甚是欠通,清早来拜我,就写晚生帖。
傍一监生曰: 这倒还差不远,好像这两日秋天拜客,竟有写春生帖子的哩。
借牛
有走柬借牛于富翁者,翁方对客,讳不识字,伪启缄视之,对来使曰: 知道了,少刻我自来也。
哭麟
孔子见死麟,哭之不置。
弟子谋所以慰之者,乃编钱挂牛体,告曰: 麟已活矣。
孔子观之曰: 这明明是一只村牛,不过多得几个钱耳。
江心赋
有富翁同友远出,泊舟江中,偶上岸散步,见壁间题 江心赋 三字,错认 赋 字为 贼 字,惊欲走匿。
友问故,指曰: 此处有贼。
友曰: 赋也,非贼也。
其人曰: 赋便赋了,终是有些贼形。
吃乳饼
富翁与人论及童子多肖乳母,为吃其乳,气相感也。
其人谓富翁曰: 若是如此,想来足下从幼是吃乳饼长大的。
不愿富一鬼托生时,冥王判作富人。
鬼曰: 不愿富也,但求一生衣食不缺,无是无非,烧清香,吃苦茶,安闲过日足矣。
冥王曰: 要银子便再与你几万,这样安闲清福,却不许你享。
薑字塔
一富翁问 薑 字如何写,对以草字头,次一字,次田字,又一字,又田字,又一字。
其人写草壹田壹田壹,写讫玩之,骂曰: 天杀的,如何诳我,分明作耍我造成一座塔了。
医银入肚
一富翁含银于口,误吞入,肚甚痛,延医治之。
医曰: 不难,先买纸牌一副,烧灰咽之,再用艾丸炙脐,其银自出。
翁询其故,医曰: 外面用火烧,里面有强盗打劫,哪怕你的银子不出来。
田主见鸡
一富人有余田数亩,租与张三者种,每亩索鸡一只。
张三将鸡藏于背后,田主遂作吟哦之声曰: 此田不与张三种。
张三忙将鸡献出,田主又吟曰: 不与张三却与谁?
张三曰: 初问不与我,后又与我何也?
田主曰: 初乃无稽之谈,后乃见机而作也。
讲解
有姓李者暴富而骄,或嘲之云: 一童读百家姓首句,求师解释,师曰: 赵是精赵的赵字,钱是有铜钱的钱字,孙是小猢狲的孙字,李是姓张姓李的李字。
童又问: 倒转亦可讲得否?
师曰: 也讲得。
童曰: 如何讲?
师曰: 不过姓李的小猢狲,有了几个臭铜钱,一时就精赵起来。
训子
富翁子不识字,人劝以延师训子。
先学一字是一画,次二字是二画,次三字三画。
其子便欣然投笔告父曰: 儿已都晓字义,何用师为?
父喜之乃谢去。
一日父欲招万姓者饮,命子晨起治状,至午不见写成。
父往询之,子恚曰: 姓亦多矣,如何偏姓万,自早至今才得五百画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