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
1

乘马数

桓公问管子曰: 有虞策乘马已行矣,吾欲立策乘马,为之奈何?

管子对曰: 战国修其城池之功,故其国常失其地用。

王国则以时行也。

桓公曰: 何谓以时行?

管子对曰: 出准之令,守地用人策,故开阖皆在上,无求于民。

霸国守分,上分下游于分之间而用足。

人君之守高下,岁藏三分,十年则必有五年之余。若岁凶旱水泆,民失本,则修宫室台榭,以前无狗后无彘者为庸。

故修宫室台榭,非丽其乐也,以平国策也。

今至于其亡策乘马之君,春秋冬夏,不知时终始,作功起众,立宫室台榭。

民失其本事,君不知其失诸春策,又失诸夏秋之策数也。

民无卖子数矣。

猛毅之人淫暴,贫病之民乞请,君行律度焉,则民被刑僇而不从于主上。

此策乘马之数亡也。

乘马之准,与天下齐准。

彼物轻则见泄,重则见射。

此斗国相泄,轻重之家相夺也。

至于王国,则持流而止矣。

桓公曰: 何谓持流?

管子对曰: 有一人耕而五人食者,有一人耕而四人食者,有一人耕而三人食者,有一人耕而二人食者。

此齐力而功地。

田策相圆,此国策之时守也。

君不守以策,则民且守于下,此国策流已。

桓公曰: 乘马之数尽于此平?

管子对曰: 布织财物,皆立其赀。

财物之货与币高下,谷独贵独贱。 桓公曰: 何谓独贵独贱?

管子对曰: 谷重而万物轻,谷轻而万物重。

公曰: 贱策乘马之数奈何?

管子对曰: 郡县上臾之壤守之若干,间壤守之若干,下壤守之若干。

故相壤定籍而民不移,振贫补不足,下乐上。

故以上壤之满补下壤之众,章四时,守诸开阖,民之不移也,如废方于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