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
1

事语

桓公问管子曰: 事之至数可闻乎?

管子对曰: 何谓至数?

桓公曰: 秦奢教我曰: 帷盖不修,衣服不众,则女事不泰。

俎豆之礼不致牲,诸侯太牢,大夫少牢,不若此,则六畜不育。

非高其台榭,美其宫室,则群材不散。

此言何如? 管子曰: 非数也。

桓公曰: 何谓非数?

管子对曰: 此定壤之数也。

彼天子之制,壤方千里,齐诸侯方百里,负海子七十里,男五十里,若胸臂之相使也。

故准徐疾、赢不足,虽在下也,不为君忧。

彼壤狭而欲举与大国争者,农夫寒耕暑耘,力归于上,女勤于缉绩徽织,功归于府者,非怨民心伤民意也,非有积蓄不可以用人,非有积财无以劝下。

泰奢之数,不可用于危隘之国。 桓公曰: 善。

桓公又问管子曰: 佚田谓寡人曰: 善者用非其有,使非其人,何不因诸侯权以制夭下?

管子对曰: 佚田之言非也,彼善为国者,壤辟举则民留处,仓廪实则知礼节。

且无委致围,城脆致冲。

夫不定内,不可以持天下。

佚田之言非也。

管子曰: 岁藏一,十年而十也。

岁藏二,五年而十也。

谷十而守五,绨素满之,五在上。

故视岁而藏,县时积岁,国有十年之蓄,富胜贫,勇胜怯,智胜愚,微胜不微,有义胜无义,练士胜驱众。

凡十胜者尽有之,故发如风雨,动如雷霆,独出独入,莫之能禁止,不待权舆。

故佚田之言非也。 桓公曰: 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