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
1

侈靡

曰: 同。

其人同乎?

不同乎? 曰: 不同。

可与?

政其诛。俈尧之时,混吾之美在下,其道非独出人也。

山不童而用赡,泽不獘而养足。

耕以自养,以其余应良天子,故平。

牛马之牧不相及,人民之俗不相知,不出百里而来足,故卿而不理,静也。

其狱一踦腓一踦屦而当死。

今周公断指满稽,断首满稽,断足满稽,而死民不服,非人性也,敝也。

地重人载,毁敝而养不足,事末作而民兴之;是以下名而上实也,圣人者,省诸本而游诸乐,大昏也,博夜也。

问曰: 兴时化若何?

莫善于侈靡;贱有实,敬无用,则人可刑也。

故贱粟米而如敬珠玉,好礼乐而如贱事业。

本之殆也,珠者阴之阳也,故胜火。玉者阴之阴也,故胜水。

其化如神。

故天子臧珠玉,诸侯臧金石,大夫畜狗马,百姓臧布帛。

不然,则强者能守之,智者能牧之,贱所贵而贵所贱。不然,鳏寡独老不与得焉,均之始也。

政与教庸急?

管子曰:夫政教相似而殊方,若夫教者,标然若秋云之远,动人心之悲;蔼然若夏之静云,乃及人之体,□然若謞之静。动人意以怨,荡荡若流水,使人思之。

人所生往,教之始也,身必备之。辟之若秋云之始见,贤者不肖者化焉。

敬而待之,爱而使之,若樊神山祭之。贤者少。不肖者多。使其贤,不肖恶得不化。

今夫政则少则,若夫成形之征者也,去则少可使人乎。

用贫与富,何如而可,曰:甚富不可使,甚贫不知耻,水平而不流,无源则遫竭,云平而雨不甚,无委云,雨则遫已。政平而无威,则不行。

爱而无亲则流。

亲左有用,无用则辟之,若相为有兆怨。

上短下长,无度而用,则危本不称。

而祀谭次祖,犯诅渝盟伤言。

敬祖祢,尊始也。

齐约之信,论行也。

尊天地之理,所以论威也。

薄德之君之府囊也。

必因成形而论于人,此政行也,可以王乎?

请问用之若何?

必辨于天地之道,然后功名可以殖。

辨于地利,而民可富。通于侈靡,而士可戚。

君亲自好事,强以立断,仁以好任。

人君寿以政年,百姓不夭厉,六畜鞍育,五谷鞍熟,然后民力可得用。

邻国之君俱不贤,然后得王。

俱贤若何?

曰:忽然易卿而移,忽然易事而化,变而足以成名。承獘而民劝之,慈种而民富,应言待感,与物俱长,故日月之明,应风雨而种。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斯民之良也,不有而丑天地,非天子之事也。

民变而不能变,是棁之傅革,有革而不能革,不可服。民死信,诸侯死化。

请问诸侯之化獘,獘也者,家也。

家也者,以因人之所重而行之。

吾君长来猎君长虎豹之皮用。

功力之君上金玉币,好战之君上甲兵。甲兵之本,必先于田宅。

今吾君战,则请行民之所重。

饮食者也,侈乐者也,民之所愿也,足其所欲,赡其所愿,则能用之耳。

今使衣皮而冠角食野草,饮野水,庸能用之?

伤心者不可以致功。

故尝至味,而罢至乐。而雕卵然后瀹之,雕橑然后爨之。

丹沙之穴不塞,则商贾不处。

富者靡之,贫者为之,此百姓之怠生百振而食非,独自为也,为之畜化。

用其臣者,予而夺之,使而辍之,徒以而富之,父系而伏之,予虚爵而骄之。收其春秋之时而消之,有集礼我而居之。时举其强者以誉之。

强而可使服事。辩以辩辞,智以招请,廉以摽人,坚强以乘六,广其德以轻上,位不能使之而流徙,此谓国亡之郤。

故法而守常,尊礼而变俗,上信而贱文,好缘而好駔,此谓成国之法也。

为国者,反民性,然后可以与民戚,民欲佚,而教以劳。民欲生,而教以死。劳教定而国富,死教定而威行。

圣人者,阴阳理,故平外而险中;故信其情者伤其神,美其质者伤其文,化之美者应其名,变其美者应其时,不能兆其端者菑及之。

故缘地之利,承从天之指,辱举其死,开国闭辱,知其缘地之利者,所以参天地之吉纲也;承从天之指者,动必明。辱举其死者,与其失人同公事,则道必行。开其国门者,玩之以善言。柰其斝辱,知神次者,操牺牲与其珪璧,以执其斝。家小害,以小胜大。

员其中,辰其外。

而复畏强,长其虚,而物正以视其中情。公曰:国门则塞,百姓谁敢敖,胡以备之?

择天下之所宥,择鬼之所当,择人天之所戴,而前付其身,此所以安之也。

强与短而立,齐国之若何?

高予之名而举之,重予之官而危之,因责其能以随之,犹傶则疏之,毋使人图之,犹疏则数之,毋使人曲之,此所以为之也。

大有臣甚大,将反为害,吾欲优患除害,将小能察大,为之奈何?

潭根之毋伐,固蒂之毋乂,深黎之毋涸,不仪之毋助,章明之毋灭,生荣之毋失。

十言者不胜此一,虽凶必吉,故平以满。

无事而总,以待有事,而为之若何?

积者立余日而侈,美车马而驰,多酒醴而靡,千岁毋出食,此谓本事。

县人有主,人此治用,然而不治,积之市,一人积之下,一人积之上,此谓利无常。

百姓无宝,以利为首。一上一下,唯利所处。

利然后能通,通然后成国。

利静而不化,观其所出,从而移之。

视其不可使,因以为民等。

择其好名,因使长民;好而不已,是以为国纪。

功未成者,不可以独名;事未道者,不可以言名。

成功然后可以独名,事道然后可以言名,然后可以承致酢。

先其士者之为自犯,后其民者之为自赡。

轻国位者国必败,疏贵戚者谋将泄。

毋仕异国之人,是为失经。

毋数变易,是为败成。

大臣得罪,勿出封外,是为漏情。

毋数据大臣之家而饮酒,是为使国大消。三尧在,臧于县,返于连,比若是者,必从是儡亡乎!辟之若尊觯,未胜其本,亡流而下不平。

令苟下不治,高下者不足以相待,此谓杀。

事立而坏,何也?

兵远而畏,何也?

民已聚而散,何也?

辍安而危,何也?

功成而不信者,殆;兵强而无义者,残;不谨于附近而欲求远者,兵不信。略近臣合于其远者,立。

亡国之起,毁国之族,则兵远而不畏。

国小而修大,仁而不利,犹有争名者,累哉是也!

乐聚之力,以兼人之强,以待其害,虽聚必散。

大王不恃众而自恃,百姓自聚;供而后利之,成而无害。

疏戚而好外,企以仁而谋泄,贱寡而好大,此所以危。

众而约,实取而言让,行阴而言阳,利人之有祸,言人之无患,吾欲独有是,若何?

是故之时,陈财之道可以行。

今也利散而民察,必放之身然后行。

公曰:谓何?

长丧以毁其时,重送葬以起身财,一亲往,一亲来,所以合亲也。

此谓众约。

问,用之若何?

巨瘗堷,所以使贫民也;美垄墓,所以使文明也;巨棺椁,所以起木工也;多衣衾,所以起女工也。

犹不尽,故有次浮也,有差樊,有瘗藏。

作此相食,然后民相利,守战之备合矣。

乡殊俗,国异礼,则民不流矣;不同法,则民不困;乡丘老不通睹,诛流散,则人不眺安乡乐宅,享祭而讴吟称号者皆诛,所以留民俗也。

断方井田之数,乘马甸之众,制之。

陵溪立鬼神而谨祭。皆以能别以为食数,示重本也。

故地广千里者,禄重而祭尊。

其君无余地与他若一者,从而艾之。

君始者艾若一者,从乎杀。

与于杀若,一者从者艾若一者,从于杀。

与于杀若,一者从无封始,王者上事,霸者生功,言重本。

是为十禺,分免而不争,言先人而自后也。

官礼之司,昭穆之离先后功器事之治,尊鬼而守故;战事之任,高功而下死;本事,食功而省利;劝臣,上义而不能与小利。

五官者,人争其职,然后君闻。

祭之,时上贤者也,故君臣掌。

君臣掌则上下均,此以知上贤无益也,其亡兹适。

上贤者亡,而役贤者昌。

上义以禁暴,尊祖以敬祖,聚宗以朝杀,示不轻为主也。

能摩故道新道,定国家,然后化时乎?

国贫而鄙富,苴美于朝市国;国富而鄙贫,莫尽如市。

市也者,劝也。

劝者,所以起。

本善而末事起。

不侈,本事不得立。

贤举能不可得,恶得伐不服?

用百夫无长,不可临也;干乘有道,不可修也。

夫纣在上,恶得伐不得?

钧则战,守则攻,百盖无筑,千聚无社,谓之陋,一举而取。

天下有一事之时也,万诸侯钧,万民无听,上位不能为功更制,其能王乎?

缘故修法,以政治道,则约杀子吾君,故取夷吾谓替。

公曰:何若?

对曰:以同。

公曰:同临?

所谓同者,其以先后智渝者也。

钧同财争,依则说,十则从服,万则化。

成功而不能识,而民期然后,成形而更名,则临矣。

请问为边若何?

对曰:夫边日变,不可以常知观也。

民未始变而是变,是为自乱。

请问诸边而参其乱,任之以事,因其谋。

方百里之地,树表相望者,丈夫走祸,妇人备食,内外相备。

春秋一日,败曰千金,称本而动。

候人不可重也,唯交于上,能必于边之辞。

行人可不有私,不有私,所以为内因也。

使能者有主,矣而内事。

万世之国,必有万世之实。

必因天地之道,无使其内使其外,使其小毋使其大。

弃其国宝使其大,贵一与而圣;称其宝使其小,可以为道。

能则专,专则佚。

椽能逾,则椽于逾。

能宫,则不守而不散。众能,伯;不然,将见对。

君子者,勉于糺人者也,非见糺者也。

故轻者轻,重者重,前后不慈。

凡轻者操实也,以轻则可使;重不可起轻,轻重有齐。

重以为国,轻以为死。

毋全禄,贫国而用不足;毋全赏,好德恶亡使常。

请问先合于天下而无私怨,犯强而无私害,为之若何?

对曰:国虽强,令必忠以义;国虽弱,令必敬以哀。

强弱不犯,则人欲听矣。

先人而自后而无以为仁也,加功于人而勿得,所橐者远矣,所争者外矣。

明无私交,则无内怨;与大则胜,私交众则怨杀。

夷吾也,如以予人财者,不如毋夺时;如以予人食者,不如毋夺其事,此谓无外内之患。

事故也,君臣之际也;礼义者,人君之神也。

且君臣之属,也;亲戚之爱,性也。

使君亲之察同索,属故也。

使人君不安者,属际也,不可不谨也。

贤不可威,能不可留,杜事之于前,易也。

水鼎之汩也,人聚之;壤地之美也,人死之。

若江湖之大也,求珠贝者,不令也。

逐神而远热,交觯者不处,兄遗利夫!

事左中国之人,观危国过君而弋其能者,岂不几于危社主哉!

利不可法,故民流;神不可法,故事之。

天地不可留,故动,化故从新。

是故得天者高而不崩,得人者卑而不可胜。

是故圣人重之,人君重之。

故至贞生至信,至言往至绞。

生至自有道,不务以文胜情,不务以多胜少,不动则望有廧,旬身行。

法制度量,王者典器也;执故义道,畏变也。

天地若夫神之动。化变者也,天地之极也。

能与化起而王用,则不可以道山也。

仁者善用,智者善用,非其人,则与神往矣。

衣食之于人也,不可以一日违也,亲戚可以时大也。

是故圣人万民艰处而立焉。人死则易云,生则难合也。

故一为赏,再为常,三为固然。

其小行之则俗也,久之则礼义。

故无使下当上必行之,然后移商人于国,非用人也,不择乡而处,不择君而使,出则从利,入则不守。

国之山林也,则而利之。

市塵之所及,二依其本。故上侈而下靡,而君臣相上下相亲,则君臣之财不私藏。然则贪动枳而得食矣。

徙邑移市,亦为数一。

问曰:多贤可云?

对曰:鱼鳖之不食咡者,不出其渊;树木之胜霜雪者,不听于天;士能自治者,不从圣人,岂云哉?

夷吾之闻之也,不欲,强能不服,智而不牧。若旬虚期于月,津若出于一,明然,则可以虚矣。

故阨其道而薄其所予,则士云矣。

不择人而予之,谓之好人;不择人而取之,谓之好利。

审此两者,以为处行,则云矣。

不方之政,不可以为国;曲静之言,不可以为道。

节时于政,与时往矣。

不动以为道,齐以为行,避世之道,不可以进取。

阳者进谋,几者应感,再杀则齐,然后运可请也。

对曰:夫运谋者,天地之虚满也,合离也,春秋冬夏之胜也,然有知强弱之所尤,然后应诸侯取交,故知安危国之所存。

以时事天,以天事神,以神事鬼,故国无罪而君寿,而民不杀智运谋而杂橐刃焉。

其满为感,其虚为亡,满虚之合,有时而为实,时而为动。

地阳时贷,其冬厚则夏热,其阳厚则阴寒。

是故王者谨于日至,故知虚满之所在,以为政令。已杀生,其合而未散,可以决事。

将合,可以禺其随行以为兵,分其多少以为曲政。

请问形有时而变乎?

对曰:阴阳之分定,则甘苦之草生也。

从其宜,则酸咸和焉,而形色定焉,以为声乐。

夫阴阳进退,满虚亡时,其散合可以视岁。

唯圣人不为岁,能知满虚,夺余满,补不足,以通政事,以赡民常。

地之变气,应其所出;水之变气,应之以精,受之以豫;天之变气,应之以正。

且夫天地精气有五,不必为沮,其亟而反,其重陔动毁之进退,即此数之难得者也,此形之时变也。

沮平气之阳,若如辞静。

余气之潜然而动,爱气之潜然而哀,胡得而治动?

对曰:得之衰时,位而观之,佁美然后有辉。修之心,其杀以相待,故有满虚哀乐之气也。

故书之帝八,神农不与存,为其无位,不能相用。

问:运之合满安臧?

二十岁而可广,十二岁而聂广,百岁伤神。

周郑之礼移矣,则周律之废矣,则中国之草木有移于不通之野者。

然则人君声服变矣,则臣有依驷之禄,妇人为政,铁之重反旅金。

而声好下曲,食好咸苦,则人君日退。

亟则溪陵山谷之神之祭更,应国之称号亦更矣。

视之示变,观之风气。古之祭,有时而星,有时而星熺,有时而熰,有时而朐。

鼠应广之实,阴阳之数也。华若落之名,祭之号也。

是故天子之为国,图具其树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