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
1

内业

凡物之精,此则为生。

下生五谷,上为列星。

流于天地之间,谓之鬼神;藏于胸中,谓之圣人。

是故民气,杲乎如登于天,杳乎如入于渊,淖乎如在于海,卒乎如在于己。

是故此气也,不可止以力,而可安以德;不可呼以声,而可迎以音。

敬守勿失,是谓成德,德成而智出,万物果得。

凡心之刑,自充自盈,自生自成。

其所以失之,必以忧乐喜怒欲利。

能去忧乐喜怒欲利,心乃反济。

彼心之情,利安以宁,勿烦勿乱,和乃自成。

折折乎如在于侧,忽忽乎如将不得,渺渺乎如穷无极。此稽不远,日用其德。

夫道者,所以充形也,而人不能固。

其往不复,其来不舍。

谋乎莫闻其音,卒乎乃在于心;冥冥乎不见其形,淫淫乎与我俱生。

不见其形;不闻其声,而序其成,谓之道。

凡道无所,善心安爱。

心静气理,道乃可止。

彼道不远,民得以产;彼道不离,民因以知。

是故卒乎其如可与索,眇眇乎其如穷无所。

彼道之情,恶音与声,修心静音,道乃可得。

道也者,口之所不能言也,目之所不能视也,耳之所不能听也,所以修心而正形也;人之所失以死,所得以生也;事之所失以败,所得以成也。

凡道无根无茎,无叶无荣。

万物以生,万物以成,命之曰道。

天主正,地主平,人主安静。

春秋冬夏,天之时也;山陵川谷,地之枝也;喜怒取予,人之谋也。

是故圣人与时变而不化,从物而不移。

能正能静,然后能定。

定心在中,耳目聪明,四肢坚固,可以为精舍。

精也者,气之精者也。

气,道乃生,生乃思,思乃知,知乃止矣。

凡心之形,过知失生。

一物能化谓之神,一事能变谓之智。

化不易气,变不易智,唯执一之君子能为此乎!

执一不失,能君万物。

君子使物,不为物使,得一之理。

治心在于中,治言出于口,治事加于人,然则天下治矣。

一言得而天下服,一言定而天下听,公之谓也。

形不正,德不来;中不静,心不治。

正形摄德,天仁地义,则淫然而自至神明之极,照乎知万物。

中义守不忒,不以物乱官,不以官乱心,是谓中得。

有神自在身,一往一来,奠之能思。

失之必乱,得之必治。

敬除其舍,精将自来。

精想思之,宁念治之,严容畏敬,精将至定。

得之而勿舍,耳目不淫。

心无他图,正心在中,万物得度。

道满天下,普在民所,民不能知也。

一言之解,上察于天,下极于地,蟠满九州。

何谓解之?

在于心安。

我心治,官乃治,我心安,官乃安。

治之者心也,安之者心也。

心以藏心,心之中又有心焉。

彼心之心,音以先言。

音然后形,形然后言,言然后使,使然后治。

不治必乱,乱乃死。

精存自生,其外安荣,内藏以为泉原,浩然和平,以为气渊。

渊之不涸,四体乃固;泉之不竭,九窍遂通。

乃能穷天地,破四海。

中无惑意,外无邪灾,心全于中,形全于外,不逢天灾,不遇人窖,谓之圣人。

人能正静,皮肤裕宽,耳目聪明,筋信而骨强。

乃能戴大圜,而履大方,鉴于大清,视干大明。

敬慎无忒,日新其德,遍知天下,穷于四极。

敬发其充,是谓内得。

然而不反,此生之忒。

凡道,必周必密,必宽必舒,必坚必固,守善勿舍,逐淫泽薄,既知其极,反于道德。

全心在中,不可蔽匿,和于形容,见于肤色。

善气迎人,亲于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戎兵。

不言之声,疾于雷鼓;心气之形,明于日月,察于父母。

赏不足以劝善,刑不足以惩过,气意得而天下服,心意定而天下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