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
1
国准
桓公问于管子曰: 国准可得闻乎?
管子对曰, 国准者,视时而立仪。
桓公曰: 何谓视时而立仪?
对曰: 黄帝之王,谨逃其爪牙。
有虞之王,枯泽童山。
夏后之王,烧增薮,焚沛泽,不益民之利。
殷人之王,诸侯无牛马之牢,不利其器。
周人之王,官能以备物。
五家之数殊而用一也。
桓公曰: 然则五家之数,籍何者为善也?
管子对曰: 烧山林,破增薮,焚沛泽,猛兽众也。
童山竭泽者,君智不足也。
烧增薮,焚沛泽,不益民利,逃械器,闭智能者,辅己者也。
诸侯无牛马之牢,不利其器者,曰淫器而壹民心者也。
以人御人,逃戈刃,高仁义,乘天固以安己者也。
五家之数殊而用一也。
桓公曰: 今当时之王者立何而可?
管子对曰: 请兼用五家而勿尽。
桓公曰, 何谓?
管子对曰: 立祈祥以固山泽,立械器以使万物,天下皆利而谨操重策。
童山竭泽,益利搏流。
出山金立币,存菹丘,立骈牢,以为民饶。
彼菹菜之壤,非五谷之所生也,麋鹿牛马之地。
春秋赋生杀老,立施以守五谷,此以无用之壤臧民之羸。
五家之数皆用而勿尽。
桓公曰: 五代之王以尽天下数矣,来世之王者可得而闻乎?
管子对曰: 好讥而不乱,亟变而不变,时至则为,过则去。
王数不可豫致。
此五家之国准也。
©2021~2025
京ICP备2021003525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