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四 寒温篇
说寒温者曰:人君喜则温,怒则寒。
何则?
喜怒发於胸中,然後行出於外,外成赏罚。
赏罚,喜怒之效。故寒温渥盛,雕物伤人。
夫寒温之代至也,在数日之间,人君未必有喜怒之气发胸中,然後渥盛於外。
见外寒温,则知胸中之气也。
当人君喜怒之时,胸中之气未必更寒温也。胸中之气,何以异於境内之气?
胸中之气,不为喜怒变,境内寒温,何所生起?
六国之时,秦、汉之际,诸侯相伐,兵革满道,国有相攻之怒,将有相胜之志,夫有相杀之气,当时天下未必常寒也。太平之世,唐、虞之时,政得民安,人君常喜,弦歌鼓舞,比屋而有,当时天下未必常温也。
岂喜怒之气,为小发,不为大动邪?
何其不与行事相中得也?
夫近水则寒,近火则温,远之渐微。
何则?
气之所加,远近有差也。
成事,火位在南,水位在北,北边则寒,南极则热。
火之在炉,水之在沟,气之在躯,其实一也。
当人君喜怒之时,寒温之气,闺门宜甚,境外宜微。
今案寒温,外内均等,殆非人君喜怒之所致。
世儒说称,妄处之也。
王者之变在天下,诸侯之变在境内,卿大夫之变在其位,庶人之变在其家。
夫家人之能致变,则喜怒亦能致气。
父子相怒,夫妻相督,若当怒反喜,纵过饰非,一室之中,宜有寒温。
由此言之,变非喜怒所生,明矣。
或曰: 以类相招致也。
喜者和温,和温赏赐,阳道施予,阳气温,故温气应之。
怒者愠恚,愠恚诛杀。阴道肃杀,阴气寒,故寒气应之。
虎啸而谷风至,龙兴而景云起。同气共类,动相招致。故曰: 以形逐影,以龙致雨 。
雨应龙而来,影应形而去。天地之性,自然之道也。
秋冬断刑,小狱微原,大辟盛寒,寒随刑至,相招审矣。
夫比寒温於风云,齐喜怒於龙虎,同气共类,动相招致,可矣。
虎啸之时,风从谷中起;龙兴之时,云起百里内。
他谷异境,无有风云。
今寒温之变,并时皆然。
百里用刑,千里皆寒,殆非其验。
齐、鲁接境,赏罚同时,设齐赏鲁罚,所致宜殊,当时可齐国温、鲁地寒乎?
案前世用刑者,蚩尤、亡秦甚矣。
蚩尤之民,湎湎纷纷;亡秦之路,赤衣比肩,当时天下未必常寒也。
帝都之市,屠杀牛羊,日以百数,刑人杀牲,皆有贼心,帝都之市,气不能寒。
或曰: 人贵於物,唯人动气。
夫用刑者动气乎?用受刑者为变也?
如用刑者,刑人杀禽,同一心也。
如用受刑者,人禽皆物也,俱为万物,百贱不能当一贵乎?
或曰: 唯人君动气,众庶不能。
夫气感必须人君,世何称於邹衍?
邹衍匹夫,一人感气,世又然之。
刑一人而气辄寒,生一人而气辄温乎?
赦令四下,万刑并除,当时岁月之气不温。
往年,万户失火,烟焱参天;河决千里,四望无垠。
火与温气同,水与寒气类。
失火河决之时,不寒不温。
然则寒温之至,殆非政治所致。
然而寒温之至,遭与赏罚同时,变复之家,因缘名之矣。
春温夏暑,秋凉冬寒,人君无事,四时自然。
夫四时非政所为,而谓寒温独应政治?
正月之始,正月之后,立春之际,百刑皆断,囹圄空虚。然而一寒一温,当其寒也,何刑所断?
当其温也,何赏所施?
由此言之,寒温,天地节气,非人所为,明矣。
人有寒温之病,非操行之所及也。
遭风逢气,身生寒温。
变操易行,寒温不除。
夫身近而犹不能变除其疾,国邑远矣,安能调和其气?
人中於寒,饮药行解,所苦稍衰;转为温疾,吞发汗之丸而应愈。
燕有寒谷,不生五谷。
邹衍吹律,寒谷可种。
燕人种黍其中,号曰黍谷。
如审有之,寒温之灾,复以吹律之事,调和其气,变政易行,何能灭除?
是故寒温之疾,非药不愈;黍谷之气,非律不调。
尧遭洪水,使禹治之。
寒温与尧之洪水,同一实也。
尧不变政易行,知夫洪水非政行所致。
洪水非政行所致,亦知寒温非政治所招。
或难曰:《洪范》庶征曰: 急,恆寒若;舒,恆燠若。
若,顺;燠,温;恆,常也。
人君急,则常寒顺之;舒,则常温顺之。
寒温应急舒,谓之非政,如何?
夫岂谓急不寒、舒不温哉?
人君急舒而寒温递至,偶适自然,若故相应,犹卜之得兆、筮之得数也。人谓天地应令问,其实适然。
夫寒温之应急舒,犹兆数之应令问也。外若相应,其实偶然。
何以验之?
夫天道自然,自然无为。
二令参偶,遭适逢会,人事始作,天气已有,故曰道也。
使应政事,是有,非自然也。
《易》京氏布六十卦於一岁中,六日七分,一卦用事。
卦有阴阳,气有升降。阳升则温,阴升则寒。
由此言之,寒温随卦而至,不应政治也。
案《易》无妄之应,水旱之至,自有期节。
百灾万变,殆同一曲。
变复之家,疑且失实。
何以为疑?夫大人与天地合德,先天而天不违,後天而奉天时。
《洪范》曰: 急,恆寒若;舒,恆燠若。
如《洪范》之言,天气随人易徒,当先天而天不违耳,何故复言後天而奉天时乎?
後者,天已寒温於前,而人赏罚於後也。
由此言之,人言与《尚书》不合,一疑也。
京氏占寒温以阴阳升降,变复之家以刑赏喜怒,两家乖迹,二疑也。
民间占寒温,今日寒而明日温,朝有繁霜,夕有列光,旦雨气温,旦旸气寒。
夫雨者阴,旸者阳也;寒者阴,而温者阳也。
雨旦旸反寒,旸旦雨反温,不以类相应,三疑也。
三疑不定, 自然 之说,亦未立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