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传 卷十八
萧敌烈,字涅鲁衮,宰相挞烈四世孙。
识度弘远,为乡里推重。
始为牛群敞史。
帝闻其贤,召入侍,迁国舅详稳。
统和二十八年,帝谓群臣曰: 高丽康肇弑其君诵,立诵族兄询而相之,大逆也。
宜发兵问其罪。
群臣皆曰可。
敌烈谏曰: 国家连年征讨,士卒抏敝。
况陛下在谅阴,年谷不登,创痍未复。
岛夷小国,城垒完固,胜不为武,万一失利,恐贻后悔。
不如遣一介之使,往问其故。
彼若伏罪则已;不然,俟服除岁丰,举兵未晚。
时令已下,言虽不行,识者韪之。
明年,同知左夷离毕事。
改右夷离毕。
开泰初,率兵巡西边。
时夷离堇部下闸撒狘扑里、失室、勃葛率部民遁,敌烈追擒之,令复业,迁国舅详稳。
从枢密使耶律世良伐高丽。
上闻,以手诏褒奖,赐内厩马。
重熙中,迁四捷军详稳,谢事归乡里。
数岁,起为昭德军节度使,寻改国舅详稳,卒。耶律盆奴,字胡独堇,惕隐涅鲁古之孙。
景宗时,为乌古部详稳,政尚严急,民苦之。
有司以闻,诏曰: 盆奴任方面寄,以细故究问,恐损威望。
寻迁马群太保。
统和十六年,隐实燕军之不任事者,汰之。
二十八年,驾征高丽,盆奴为先锋。
至铜州,高丽将康肇分兵为三以抗我军:一营于州西,据三水之会,肇居其中;一营近州之山;一附城而营。
盆奴率耶律弘古击破三水营,擒肇,李玄蕴等军望风溃。
会大军至,斩三万余级,追至开京,破敌于西岭。
高丽王询闻边城不守,遁去。
盆奴入开京,焚其王宫,乃抚慰其民人。
上嘉其功,迁北院大王,薨。
萧排押,字韩隐,国舅少父房之后。
多智略,能骑射。
统和初,为左皮室详稳,讨阻卜有功。
四年,破宋将曹彬、米信兵于望都。
凡军事有疑,每预参决。
寻总永兴宫分糺及舍利、拽剌、二皮室等军,与枢密使耶律斜轸收复山西所陷城邑。
是冬,攻宋,隶先锋,围满城,率所部先登,拔之,改南京统军使。
尚卫国公主,拜驸马都尉,加同政事门下平章事。
十三年,历北、南院宣徽使。
条上时政得失及赋役法,上嘉纳焉。
十五年,加政事令,迁东京留守。
二十二年,复攻宋,将渤海军,下德清军。
后萧挞凛卒,专任南面事。
宋和议成,为北府宰相。
圣宗征高丽,将兵由北道进,至开京西岭,破敌兵,斩数千级。
高丽王询惧,奔平州。
排押入开京,大掠而还。
帝嘉之,封兰陵郡王。
开泰二年,以宰相知西南面招讨使。
五年,进王东平。
排押为政宽裕而善断,诸部畏爱,民以殷富,时议多之。
七年,再伐高丽,至开京,敌奔溃,纵兵俘掠而还。
渡茶、陀二河,敌夹射,排押委甲仗走,坐是免官。
太平三年,复王豳,薨。
弟恒德。
恒德,字逊宁。
有胆略而善谋。
统和元年,尚越国公主,拜驸马都尉,迁南面林牙。
从宣徽使耶律阿没里征高丽还,改北面林牙。
会宋将曹彬、米信侵燕,耶律休哥与恒德议军事,多见信用,为东京留守。
六年,上攻宋,围沙堆,恒德独当一面。
城上矢石如雨,恒德意气自若,督将士夺其陴。
城陷,中流矢,太后亲临视,赐药。
攻长城口,复先登,太后益多其功。
时高丽未附,恒德受诏,率兵拔其边城。
王始惧,上表请降。
十二年八月,赐启圣竭力功臣。
从都部署和朔奴讨兀惹,未战,兀惹请降。
恒德利其俘获,不许。
兀惹死战,城不能拔。
和朔奴议欲引退,恒德曰: 以彼倔强,吾奉诏来讨,无功而还,诸部谓我何!
若深入多获,犹胜徒返。
和朔奴不得已,进击东南诸部,至高丽北鄙。
比还,道远粮绝,士马死伤者众,坐是削功臣号。
十四年,为行军都部署,伐蒲卢毛朵部。还,公主疾,太后遣宫人贤释侍之,恒德私焉。
公主恚而薨,太后怒,赐死。
后追封兰陵郡王。
子匹敌。
匹敌,字苏隐,一名昌裔。
生未月,父母俱死,育于禁掖。
既长,尚秦晋王公主,拜驸马都尉,为殿前副点检。
统和八年,改北面林牙。
太平四年,迁殿前都点检,出为国舅详稳。
九年,渤海大延琳叛,劫掠邻部,与南京留守萧孝穆往讨。
孝穆欲全城降,乃筑重城围之,数月,城中人阴来纳款,遂擒延琳,东京平,以功封兰陵郡王。
十一年,圣宗不豫。
先是,钦哀与仁德皇后有隙,以匹敌尝为后所爱,忌之。
时护卫冯家奴上变,诬后弟浞卜与匹敌谋逆,以皇后摄政,徐议当立者。
公主窃闻其谋,谓匹敌曰: 尔将无罪被戮。
与其死,何若奔女直国以全其生!
匹敌曰: 朝廷讵肯以飞语害忠良?宁死弗适他国。
及钦哀摄政,杀之。
耶律资忠,字沃衍,小字札剌,系出仲父房。
兄国留善属文,圣宗重之。
时妻弟之妻阿古与奴通,将奔女直国,国留追及奴,杀之,阿古自经。
阿古母有宠于太后,事闻,太后怒,将杀之。
帝度不能救,遣人诀别,问以后事。
国留谢曰: 陛下悯臣无辜,恩漏九泉,死且不朽!
既死,人多冤之。
在狱著《兔赋》、《寤寐歌》,为世所称。
资忠博学,工辞章,年四十未仕。
圣宗知其贤,召补宿卫。
数问以古今治乱,资忠对无隐。
开泰中,授中丞,眷遇日隆。
初,高丽内属,取女直六部地以赐。
至是,贡献不时至,诏资忠往问故。
高丽无归地意。
由是权贵数短于上,出为上京副留守。
三年,再使高丽,留弗遣。
资忠每怀君亲,辄有著述,号《西亭集》。
帝与群臣宴,时一记忆曰: 资忠亦有此乐乎?
九年,高丽上表谢罪,始送资忠还。
帝郊迎,同载以归,命大臣宴劳,留禁中数日。
谓曰: 朕将屈卿为枢密,何如?
资忠对曰: 臣不才,不敢奉诏。
乃以为林牙,知惕隐事。
初,资忠在高丽也,弟昭为著帐郎君,坐罪没家产。
至是,乃复横帐,且还旧产,诏以外戚女妻之。
是时,枢密使萧合卓、少师萧把哥有宠,资忠不背俯附,诋之。
帝怒,夺官。
数岁,出知来远城事,历保安、昭德二军节度使。
圣宗崩,表请会葬。既至,伏梓宫大恸曰: 臣幸遇圣明,横被构谮,不获尽犬马报。
气绝而苏,兴宗命医治疾。
久之,言国舅侍中无忧国心,陛下不当复用唐景福旧号,于是用事者恶之,遣归镇,卒。
弟昭,有传。
耶律瑶质,字拔里堇,积庆宫人。
父侯古,室韦部节度使。
瑶质笃学廉介,有经世志。
统和十年,累迁至积庆宫使。
圣宗尝谕瑶质曰: 闻卿正直,是以进用。
国有利害,尔言宜无所隐。
由是所陈多见嘉纳。
上征高丽,破康肇军于铜州,瑶质之力为多。
王询乞降,群臣议皆谓宜纳。
瑶质曰: 王询始一战而败,遽求纳款,此诈耳,纳之恐堕其奸计。
待其势穷力屈,纳之未晚。
已而询果遁,清野无所获。
其众阻险而垒,攻之不下,瑶质以计降之。
擢拜四蕃部详稳。
时招讨使耶律颇的为总官,瑶质耻居其下,上表曰: 臣先朝旧臣,今既垂老,乞还新命,觊得常侍左右。
帝曰: 朕不使汝久处是任。
且命无隶招讨,得专奏事到部。
戢暴怀善,政绩显著。卒于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