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 官人解
王曰: 呜呼,大师,朕维民务官,论用有征,观诚考言,视声观色,观隐揆德,可得闻乎?
周公曰: 亦有六征。
呜呼,乃齐以揆之。一曰富贵者观其有礼施,贫贱者观其有德守,嬖宠者观其不骄奢,隐约观其不慑惧,其少者观其恭敬好学而能悌,其壮者观其连接务行而胜私,其老者观其思慎,强其所不足而不逾。
父子之间观其孝慈,兄弟之间观其和友,君臣之间观其忠惠,乡党之间观其信诚。
省其居处观其义方,省其丧哀观其贞良,省其出入观其交并以,省其交友观其任廉。
设之以谋以观其智,示之以难以观其勇,烦之以事以观其治,临之以利以观其不贪。
滥之以乐以观其不荒,喜之以观其轻,怒之以观其重,醉之以观其恭,从之色以观其常,远之以观其不二,昵之以观其不狎。
复征其言以观其精,曲省其行以观其备。
此之谓观诚。 二曰方与之言以观其志,志殷以渊其气,宽以柔,其色俭而不谄,其处仙,其言后人,见其所不足。曰日益者也。好临人以色,高人以气,贤人以言,防其所不足,发其所能,曰日损者也。
其貌直而不止其言,正而不私,不饰其美,不隐其恶,不防其过,曰有质者也。
其貌曲媒,其言工巧,饰其见物,务其小证,以故自说,曰无质者也。
喜怒以物而色不变,烦乱一事而志不营,深道以利而心不移,临慑以威而气惵惧,曰鄙心而假气者也。
设之以物而数决,敬之以卒而度应,不文而辩,曰有虑者也。
难决以物,难说以守,一而不可变,困而不知止,曰愚依人也。
营之以物而不误,犯之以卒而不惧,置义而不可迁,临之货色而不过,曰果敢者也。
移易以言,志不能固,已诺无决,曰弱志者也。
顺予之弗为喜,非夺之弗为怒,沈静而寡言,多稽而险貌,曰质静者也。
屏言而弗顾,自顺而弗让,非是而强之,曰妒诬者也。
微而能发,察而能深,宽顺而恭俭,温柔而能断,果敢而能屈,曰志治者也。
华废而诬,巧言令色,皆以无为有者也。
此之谓考言。
三曰,诚在其中,必见诸外,以其声,处其实,气初生物,物生有声,声有刚柔,清浊好恶,咸发于声。
新气华诞者,其声流散,心气顺信者,其声顺节。
心气鄙戾者,其声醒丑,心气宽柔者,其声温和。信气中易,义气时舒,和气简备,勇气壮力。
听其声,处其气,考其所为,观其所由,以其前观其后,以其隐观其显,以其小占其大,此之谓视声。 四曰:民有五气,喜怒欲惧忧。喜气内蓄,虽欲隐之,阳喜必见。
怒气内蓄,虽欲隐之,阳怒必见。
欲气、惧气,忧悲之气,皆隐之,阳气必见。
五气诚于中,发形于外,民情不可隐也。
喜色犹然,以出怒色,荐然以侮,欲色妪然。以愉惧色,薄然以下,忧悲之色,瞿然以静。
诚智必有难局之色,诚仁必有可尊之色,诚勇必有难慎之色,诚忠必有可新之色,诚洁必有难污之色,诚静必有可信之色。
质浩然固以安,伪蔓然乱以烦,虽欲改之中色,弗听。
此之谓观色。
五曰:民生则有阴有阳,人多隐其情、饰其伪,以攻其名。
有隐于仁贤者,有隐于智理者,有隐于文艺者,有隐于廉勇者,有隐于忠孝者,有隐于交友者。
如此不可不察也。
小施而好德,小让而争大,言愿以为质,伪爱以为忠,尊其得以改其名,如此,隐于仁贤者也。
前总唱功,虑诚弗及,佯为不言,诚不足,色示有余。
自顺而不让,措辞而不遂,此隐于智理者也。
动人以言,竭而弗终,问则不对,佯为不穷,□貌而有余,假道而自顺,因之□初穷则托深,如此者,隐于文艺者也。□言以廉,矫厉以为勇,内恐外夸,亟称其说,以诈临人,如此,隐于廉勇者也。自事其亲而好以告人,饰其见物,不诚于内,发名以事亲,自以名私其身,如此,隐于忠孝者也。
比周以相誉,智贤可征而左右,不同而交,交必重己,心说而身弗近身,进而实不至,惧不尽见于众,而貌克,如此,隐于交友者也。
六曰:言行不类,终始相悖,外怎能不合,虽有假节,见行,曰非成质者也。
言忠行夷,靡及私□,弗求及,情忠而宽,貌庄而安,曰有仁者也。
事变而能治,效穷而能达,措身立方而能遂,曰有知者也。
少言以行恭俭,以让有知而言弗发,有施而□弗德,曰谦良者也。
微忽之言,久而可复,幽间之行,独而弗克,其行亡如存,曰顺信者也。
贵富恭俭而能施,严威有礼而不骄,曰有德者也。
隐约而不慎,安乐而不奢,勤劳而不变,喜怒而有度,曰有守者也。
直方而不毁,廉洁而不戾,强立而无私,曰有经者也。
虚以待命,不报刊不至,不问不言,言不过行,行不过道,曰沈静者也。
中忠爱以事亲,欢以尽力而不回,敬以尽力而不□,曰忠孝者也。
合志而同方,共其忧而任其难,行忠信而不疑□,隐远而不舍,曰交友者也。
志色辞气,其人甚偷,进退多巧,就人甚数,辞不至,少其所不足,谋而不已,曰伪诈者也。
言行亟变,从容克易,好恶无常,行身不笃,曰无诚者也。少知而不大决,少能而不大成,规小物而不知大伦,曰华诞者也。
规谏而不类道,行而不平,曰窃名者也。
故曰事阻者不夷,时□者不回,面誉者不忠,饰貌者不静,假节者不平,多私者不义,扬言者卦按信,此之谓揆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