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
1

附 序

昔在文王,商纣并立,困于虐政,将弘道以弼无道,作《度训》。

殷人作,教民不知极,将明道极,以移其俗,作《命训》。

纣作淫乱,民散无性习常,文王惠和,化服之,作《常训》。

上失其道,民散无纪,西伯修仁,明耻示教,作《文酌》。

上失其道,民失其业,□□凶年,作《籴匡》。

文王立,西距昆夷,北备猃狁,谋武以昭威怀,作《武称》。

武以禁暴,文以绥德,大圣允兼,作《允文》。

武有七德,□王作《大武》、《大明武》、《小明武》三篇。

穆王遭大荒,谋救患分灾,作《大匡》。

□□□□□□□□□□□□□□□□□□□□□□□□□□□□作《九开》。文王唯庶邦之多难,论典以匡谬,作《刘法》。文王卿士谂发教禁戒,作《文开》。

维美公命于文王,修身观天以谋商难,作《保开》。

文王训乎武王以繁害之戒,作《八繁》。

文王在酆,命周公谋商难,作《酆保》。

文启谋乎后嗣,以修身敬戒,作《大开》、《小开》二篇。

文王有疾,告武王以没之多变,作《文儆》。

文王告武王以序德之行,作《文传》。

文王既没,武王嗣位,告周公禁五戎,作《柔武》。

武王忌商,周公勤天下,作《大小开武》二篇。

武王评周公,维道以为宝,作《宝典》。

商谋启平周,周人将兴师以承之,作《酆谋》。

武王将起师伐商,寤有商儆,作《寤儆》。

周将伐商,顺天革命,申喻武义,以训乎民,作《武顺》、《武穆》二篇。

武王将行大事乎商郊,乃明德□众,作《和寤》、《武寤》二篇。

武王率六州之兵,车三百五十乘,以灭殷,作《克殷》。

武王既克商,建三监以救其民,为之训范,□□□□□□□□□作《大聚》。

□□□□□□□□□□□武王既释箕子囚,俾民辟宁之以王,作《箕子》。武王秉天下,论德施□,而□位以官,作《考德》。

武王命商王之诸侯绥定厥邦,申义告之,作《商誓》。

武王平商,维定保天室,规拟伊洛,作《度邑》。

武王有疾,□□□□□□□□□□命周公辅小子,告以正要,作《五权》。

武王既没,成王元年,周公忌商之孽,训敬命,作《成开》。

周公既诛三监,乃谁武王之志,建都伊洛,作《作洛》。

周公会群臣于闳门,以辅主之格言,作《皇门》。

周公陈武王之言及,以赞己言,戒乎成王,作《大戒》。

周公制十二月赋政之法,作《月令》。

周公肇制文王之谥义,以垂于后,作《谥法》。

周公将致政成王,朝诸侯于明堂,作《明堂》。

成王近即政,因尝麦以语众臣,而求助,作《尝麦》。

周公为太师,告成王以五则,作《本典》。

成王访周公以民事,周公陈六征以观察之,作《官人》。

周石板嘲弄宁,八方会同,各以其职来献,欲垂法厥后,作《王会》。

周公云殁,王制将衰,穆王因祭祖不豫,询某守位,作《祭公》。

穆王思保位惟难,恐贻世羞,欲自警悟,作《史记》。

王化虽弛,天命方永,四夷八蛮,攸尊王政,作《职方》。

芮伯稽古,作《训纳》。王于善暨,执政小臣咸省厥躬,作《芮良夫》。

晋侯尚力,侵我王略,叔向闻储幼而果贤,□复王位,作《太王晋》。

王者德以饰躬,用为所佩,作《王佩》。

夏多罪,汤将放之,征前事以戒后王也,作《殷祝》。

民非后罔义,后非民罔与,为邦慎政在微,作《周祝》。

武以靖乱,非直不克,作《武纪》。

积习生常,不可不慎,作《铨法》。

车服制度,明不苟逾,作《器服》。

周道于是乎大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