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传 卷三十五
裴满亨斡勒忠张大节张亨韩锡邓俨巨构贺扬庭阎公贞焦旭刘仲洙李完马百禄杨伯珫刘玑康元弼移剌益裴满亨,字仲通,本名河西,临潢府人。其先世居辽海,祖讳虎山者,天辅间移屯东受降城,以御夏人,后徙居临潢。亨性敦敏习儒,大定间,收充奉职,世宗谓曰: 闻尔业进士举,其勿忘为学也。 二十八年,擢第,世宗嘉之,升为奉御。一日问以上古为治之道,亨奏: 陛下欲兴唐、虞之治,要在进贤,退不肖,信赏罚,薄征敛而已。 章宗即位,谕之曰: 朕左右侍臣多以门第显,惟尔由科甲进,且先朝信臣,国家利害,为朕尽言。
俄擢监察御史。
内侍梁道儿恃恩骄横,朝士侧目,亨劾奏其奸。迁镐王府尉,出为定国军节度副使,三迁同知大名府事。
先是,豪猾从衡,前政莫制,亨下车宣明约束,阖境帖然。
承安四年,改河南路按察副使,就迁本路副统军。中都、西京等路按察使。
时世袭家豪夺民田,亨检其实,悉还正之。
泰和五年,改安武军节度使。岁大雪,民多冻殍,亨输己俸为之周赡,及劝率僚属大姓同出物以济。
转河东南北路按察使,卒于官。上闻而惜之,赠嘉议大夫,赙物甚厚。
亨性尤谨密,出入宫禁数年,谠议忠言多所裨益,有稿则焚之,虽家人辈莫知也。
所历州郡,皆有政绩可纪云。
斡勒忠,本名宋浦,盖州人也。
习女直、契丹字,历兵部、枢密院、尚书省令史,再转大理寺知法,迁右三部司正。
练达边事,尝奉命使北,归致马四千余匹,诏褒谕之。
大定二十六年,为监察御史,转尚书省都事。
章宗立,迁尚书兵部员外郎,出为沧州刺史。
河东路提刑副使徒单移刺古举以自代,改滕州刺史。
尝调发黄河船,数以稽期听赎。授北京副留守,入为同签枢密院事,兼沂王傅。
承安二年,拜武宁军节度使,致仕。
泰和三年卒,年七十一。
忠性敦悫,通法律,以直自守,不交权贵,故时誉归之。张大节,字信之,代州五台人。
擢天德三年进士第,调崞县丞。
改东京市令。
世宗判留务,甚爱重之。
海陵修汴京,以大节领其役。
世宗改元于辽东,或劝赴之,富贵可一朝遂,大节曰: 自有定分,何遽尔。
随例补尚书省令史,擢秘书郎、大理司直。
会左警巡使阙,世宗谓宰臣曰: 朕得其人矣。
遂授大节。
俄以杖杀豪民为有司所劾,削一阶解职。
未几,授同知洺州防御使事。
入为太府丞、工部员外郎。
卢沟水啮安次,承诏护视堤城。
擢修内司使,推排东京路户藉,人服其平。
进工部郎中。
时阜通监铸钱法弊,与吏部员外郎麻珪莅其事。
积铜皆窳恶,或欲征民先所给直,大节曰: 此有司受纳之过,民何与焉。 以其事闻,卒得免征。
就改户部郎中,定襄退吏诬县民匿铜者十八村,大节廉得其实,抵吏罪,民斫石颂之。
召授工部侍郎,改户部。
世宗东巡,徙太府监,谕之曰: 侍郎与太府监品同,以从行支应籍卿办耳。
寻为宋生日使,还授横海军节度使,过阙谒谢东宫,显宗抚慰良久,曰: 万事惟中可也。
因榜其公堂曰 惟中 。
郡境有巨盗久不获,大节以方略擒之。
后河决于卫,横流而东,沧境有九河故道,大节即相宜缮堤,水不为害。
章宗即位,擢中都路都转运使,因言河东赋重宜减,议者或不同,大节以他路田赋质之,遂命减焉。
乞致仕,不许,徙知太原府,以并、代乡郡,故优宠之。
近郭有男子被杀者,闻其妻哭声不哀,召而审之,果为奸夫所杀,人以为神。
西山有晋叔虞祠,旧以施钱输公使库,大节还其庙以给营缮。
选授河东路提刑使,未赴,留知大兴府事,治有能名。
阅岁,移知广宁府,复请老,授震武军节度使。
部有银冶,有司以为争盗由此生,付河东、西京提刑司与州同议,皆以官榷为便,大节曰: 山泽之利,当与民共,且贫而无业者,虽严刑能禁其窃取乎?
宜明谕民,授地输课,则其游手者有所资,于官亦便。
上从其议。
复乞致仕,许之,仍擢其子尚书刑部员外郎岩叟为忻州刺史,以便禄养。
访其利病,条为十三事以闻,上嘉纳之。
亨在职每事存大体、略苛细,御史以宽缓不事事劾之,降授蔡州防御使。
明年,迁南京路转运使,转知归德府事,致仕。泰和二年卒,年七十八。
亨才识强敏,明达吏事,终始有可称云。韩锡,字难老,其先自析津徙蓟之渔阳。
祖贻愿,辽宣徽北院使。
父秉休,归朝,领忠正军节度使。
锡以荫补阁门祗候。
天会中,南伐,锡从军掌礼仪,俄以母,老乃就监差。
久之,授神锐军都指挥使,入为宫苑使。
天德元年,擢尚书工部员外郎,领燕都营缮。
特赐胡砺榜进士及第,四迁尚书户部侍郎,以母丧解。
旋起复旧职,付金牌一、银牌十、籍水手于山东。
时苏保衡为水军都统制,趋杭州,俾锡部船三百会广陵。适保衡败还,丧船过半,令锡补足之。
时水浅,船不得进,海陵遣使急责之,众稍亡,锡召诸豪谕之曰: 今连保法严,逃将安往,纵一身偶脱,其如妻子何?
众悟,亡者稍止。
改侍御史,四迁都水监,以治河防劳进官一阶,授西京路转运使,卒。
旭性警敏,练达时政,与王翛,刘仲洙辈世称能吏云。
刘仲洙,字师鲁,大兴宛平人。
大定三年,登进士第。
历龙门主簿、香河酒税使,再调深泽令。
县近滹沱河,时秋成,水忽暴溢,仲洙极力护塞,竟无害。
有盗夜发,居民震惊,仲洙率县卒生执其一,余众遂溃,旦日掩捕皆获。
寻以廉能进官一阶,升河北西路转运司支度判官,入为刑部主事,六迁右司员外郎,俄转吏部。
世宗谓宰臣曰: 人有言语敏辩而庸常不正者,有语言拙讷而才智通达、存心向正者,如刘仲洙颇以才行见称,然而口语甚讷也。
右丞张汝霖曰: 人之若是者多矣,愿陛下深察之。
二十九年,出为祁州刺史,以六善为教,民化之。
章宗即位,除中都、西京等路提刑副使。
先是,田珏等以党罪废锢者三十余家,仲洙知其冤,上书力辨,帝从之,乃复珏官爵而党禁遂解。
明昌二年,授并王傅、兼同知大同府事,寻改平阳,移德州防御使。
转运郭邦杰、节度李晏皆举仲洙以自代。
升为定海军节度使。
章宗立,尊孝懿皇后为皇太后,以元弼旧臣诏充副卫尉。
再转大理卿,以丧去,起复为尚书刑部侍郎,兼郓王傅,迁南京路转运使。
承安三年致仕,卒。
移剌益,字子迁,本名特末阿不,中都路胡鲁土猛安人也。
以荫补国史院书写,积劳调徐州录事,召为枢密院知法,三迁翰林修撰。
时北边有警,诏百官集尚书省议之,太尉克宁锐意用兵,益言天时未利,宜俟后图。
御史台举益刚正可任,遂兼监察御史。
未几,改户部员外郎。
明昌三年,畿内饥,擢授霸州刺史,同授刺史者十一人,既入谢,诏谕之曰: 亲民之职,惟在守令,比岁民饥,故遣卿等往抚育之。
其资序有过者有弗及者,朕不计此,但以材选,尔其知之。
既至,首出俸粟以食饥者,于是倅以下及郡人递出粟以佐之,且命属县视以为法,多所全活。
郡东南有堤久颓圮,水屡为害,益增修之,民以为便,为益立祠。
升辽东路提刑副使。
五年,宋主新立,诏以泗州当使客所经,守臣宜择人,宰臣进拟数人,皆不合上意,上曰: 特末阿不安在?
此人可也。
即授防御使。
召为尚书户部侍郎,寻转兵部。
属群牧人叛,命益同殿前都点检兖往招降之。
承安二年,边鄙弗宁,上御便殿,召朝官四品以上入议,益谓 守为便。
天子之兵当取万全,若王师轻出,少有不利,非惟损大国之威,恐启敌人侵玩之心。
出为山东西路转运使。
有敕使按鹰于山东,益奏: 乞止令调于近甸,何必惊远方耳目。
书闻,上命有司治使者罪。
迁河东南北路按察使。
旧制,在位官有不任职,委所属上司体访。
州府长贰幕职,许互相举申。
益上言以为: 伤礼让之风,亦恐同官因之不睦,别生奸弊。
乞止令按察司纠劾,似为得体 。
又言: 随路点军官与富人饮会,公通献遗,宜依准监临官于所部内犯罪究治。
上皆纳焉。
泰和二年,卒于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