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
1

列传 卷二十一

张通古,字乐之,易州易县人。

读书过目不忘,该综经史,善属文。

辽天庆二年进士第,补枢密院令史。

丁父忧,起复,恳辞不获,因遁去,屏居兴平。

太祖定燕京,割以与宋。

宋人欲收人望,召通古。通古辞谢,隐居易州太宁山下。

宗望复燕京,侍中刘彦宗与通古素善,知其才,召为枢密院主奏,改兵刑房承旨。

天会四年,初建尚书省,除工部侍郎,兼六部事。

高庆裔设磨勘法,仕宦者多夺官,通古亦免去。

辽王宗干素知通古名,惜其才,遣人谕之使自理。

通古不肯,曰: 多士皆去,而己何心,独求用哉!

宗干为论理之。

除中京副留守,为诏谕江南使,宋主欲南面,使通古北面。通古曰: 大国之卿当小国之君。

天子以河南、陕西赐之宋,宋约奉表称臣,使者不可以北面。

若欲贬损使者,使者不敢传诏。

遂索马欲北归。

宋主遽命设东西位,使者东面,宋主西面,受诏拜起皆如仪。

使还,闻宋已置戍河南,谓送伴韩肖胄曰: 天子裂壤地益南国,南国当思图报大恩。

今辄置守戍,自取嫌疑,若兴师问罪,将何以为辞?

江左且不可保,况齐乎?

肖胄惶恐曰: 敬闻命矣。

即驰白宋主。

宋主遽命罢戍。

通古至上京,具以白宗干,且曰: 及其部置未定,当议收复。

宗干喜曰: 是吾志也。

即除参知行台尚书省事。

未几,诏宗弼复取河南,通古请先行至汴谕之。

比至汴,宋人已去矣。

或谓通古曰: 宋人先退,诈也,今闻将自许、宿来袭我。

通古曰: 南人宣言来者,正所以走耳。

乃使人觇之,宋人果溃去。

宗弼抚髀笑曰: 谁谓书生不能晓兵事哉?

河南卒孙进诈称 皇弟按察大王 ,谋作乱。

是时海陵为相,内怀觊觎,欲先除熙宗弟胙王常胜,因孙进称皇弟大王,遂指名为胙王以诬构之。

熙宗自太子济安薨后,继嗣未定,深以为念。

裴满后多专制,不得肆意后宫,颇郁郁,因纵酒,往往迷惑妄怒,手刃杀人。

及海陵中伤胙王,熙宗以为信然不疑,遣护卫特思就汴京鞫治。

行台知熙宗意在胙王,导引孙进连属之。

通古执其咎,极力辩止。

及孙进引服,盖假托名称,将以惑众,规取财物耳,实无其人也。

特思奏状,海陵谮之曰: 特思且将徼福于胙王。

熙宗益以海陵为信,遂杀胙王,并特思杀之。

行台诸人乃责通古曰: 为君所误,今坐死矣。

通古曰: 以正获罪死,贤于生。

海陵既杀胙王,不复缘害他人,由是坐止特思,行台不坐。

天德初,迁行台左丞,进拜平章政事,封谭王,改封郓王。

以疾求解机务,不许。

拜司徒,封沈王。

海陵御下严厉,收威柄,亲王大臣未尝少假以颜色,惟见通古,必以礼貌。

会磁州僧法宝欲去,张浩、张晖欲留之不可得,朝官又有欲留之者。

海陵闻其事,诏三品以上官上殿,责之曰: 闻卿等每到寺,僧法宝正坐,卿等皆坐其侧,朕甚不取。

佛者本一小国王子,能轻舍富贵,自苦修行,由是成佛,今人崇敬。

以希福利,皆妄也。

况僧者,往往不第秀才,市井游食,生计不足,乃去为僧,较其贵贱,未可与簿尉抗礼。

闾阎老妇,迫于死期,多归信之。

卿等位为宰辅,乃复效此,失大臣体。

张司徒老成旧人,三教该通,足为仪表,何不师之?

召法宝谓之曰: 汝既为僧,去住在己,何乃使人知之?

法宝战惧,不知所为。

海陵曰: 汝为长老,当有定力,今乃畏死耶?

遂于朝堂杖之二百,张浩、张晖杖二十。

正隆元年,以司徒致仕,进封曹王。

是年,薨,年六十九。

通古天资乐易,不为表襮,虽居宰相,自奉如寒素焉。

子沉,天德三年,赐杨建中榜及第。

张浩,字浩然,辽阳渤海人。

本姓高,东明王之后。

曾祖霸,仕辽而为张氏。

天辅中,辽东平,浩以策干太祖,太祖以浩为承应御前文字。

天会八年,赐进士及第,授秘书郎。

太宗将幸东京,浩提点缮修大内,超迁卫尉卿,权签宣徽院事,管勾御前文字,初定朝仪。

求养亲,去职。

起为赵州刺史。

官制行,以中大夫为大理卿。

天眷二年,详定内外仪式,历户、工、礼三部侍郎,迁礼部尚书。

田珏党事起,台省一空,以浩行六部事。

簿书丛委,决遣无留,人服其才。以疾求外,补除彰德军节度使,迁燕京路都转运使。俄改平阳尹。

平阳多盗,临汾男子夜掠人妇,浩捕得,榜杀之,盗遂衰息。

近郊有淫祠,郡人颇事之。

庙祝、田主争香火之利,累年不决。

浩撤其祠屋,投其像水中。

强宗黠吏屏迹,莫敢犯者。

郡中大治。

乃缮葺尧帝祠,作击壤遗风亭。

海陵召为户部尚书,拜参知政事。

天德二年,丁母忧。起复参知政事,进拜尚书右丞。

天德三年,广燕京城,营建宫室。

浩与燕京留守刘筈、大名尹卢彦伦监护工作,命浩就拟差除。

既而暑月,工役多疾疫。诏发燕京五百里内医者,使治疗,官给药物,全活多者与官,其次给赏,下者转运司举察以闻。

贞元元年,海陵定都燕京,改燕京为中都,改析津府为大兴府。

浩进拜平章政事,赐金带玉带各一,赐宴于鱼藻池。

浩请凡四方之民欲居中都者,给复十年,以实京城,从之。

拜尚书右丞相兼侍中,封潞王,赐其子汝霖进士及第。

未几,改封蜀王,进拜左丞相。

正隆二年,改封鲁国公。

表乞致仕。

海陵曰: 人君不明,谏不行,言不听,则宰相求去。

宰相老病不能任事则求去。

卿于二者何居?

浩对曰: 臣羸病不堪任事,宰相非养病之地也,是以求去。

不许。

海陵欲伐宋,将幸汴,而汴京大内失火,于是使浩与敬嗣晖营建南京宫室。

浩从容奏曰: 往岁营治中都,天下乐然趋之。

今民力未复,而重劳之,恐不似前时之易成也。

不听。

浩朝辞,海陵问用兵利害。浩不敢正谏,乃婉词以对,欲以微止海陵用兵,奏曰: 臣观天意,欲绝赵氏久矣。

海陵愕然曰: 何以知之?

对曰: 赵构无子,树立疏属,其势必生变,可不烦用兵而服之。

海陵虽喜其言,而不能从也。

浩至汴,海陵时时使宦者梁珫来视工役,凡一殿之成,费累巨万。

珫指曰: 某处不如法式。

辄撤之。

浩不能抗而与之均礼。

汴宫成,海陵自燕来迁居之。

浩拜太傅、尚书令,进封秦国公。

海陵至汴,累月不视朝,日治兵南伐,部署诸将。

浩欲奏事,不得见。

会海陵遣周福儿至浩家,浩附奏曰: 诸将皆新进少年,恐误国事。

宜求旧人练习兵者,以为千户谋克。

而海陵部署已定,恶闻其言,乃杖之。

海陵自将发汴京,皇后、太子居守。

浩留治尚书省事。

世宗即位于辽阳,扬州军变,海陵遇害。

都督府使使杀太子光英于南京。

浩遣户部员外郎完颜谋衍上贺表。

明年二月,浩朝京师,入见。

世宗谓曰: 朕思天位惟艰,夙夜惕惧,不遑宁处。

卿国之元老,当戮力赞治,宜令后世称扬德政,毋失委注之意也。

俄拜太师、尚书令,封南阳郡王。

世宗曰: 卿在正隆时为首相,不能匡救,恶得无罪。

营建两宫,殚竭民力,汝亦尝谏,故天下不以咎汝,惟怨正隆。

而卿在省十余年,练达政务,故复用卿为相,当自勉,毋负朕意。

浩顿首谢。

居数日,世宗谓浩曰: 卿为尚书令,凡人材有可用者,当举用之。

浩举纥石烈志宁等,其后皆为名臣。

浩有疾,在告者久之。

遣左司郎中高衎及浩侄汝弼宣谕。

浩力疾入对,即诏入朝毋拜,许设座殿陛之东,若有咨谋,然后进对。

或体中不佳,不必日至省中,大政可就第裁决。

浩虽受诏,然每以退为请。

三年夏,复申前请。

乃除判东京留守。

疾不能赴任,因请致仕。

初,近侍有欲罢科举者,上曰: 吾见太师议之。

浩入见,上曰: 自古帝王有不用文学者乎?

浩对曰: 有。

曰: 谁欤? 浩曰: 秦始皇。

上顾左右曰: 岂可使我为始皇乎!

事遂寝。

是岁,薨。

上辍朝一日。

诏左宣徽使赵兴祥率百官致奠,赙银千两、重彩五十端、绢五百匹。

谥曰文康。

明昌五年,配享世宗庙廷。

事连汝弼,上以事觉在汝弼死后,得免削夺。

耶律安礼,本名纳合,系出遥辇氏。

幼孤,事母以孝闻。

辽季,间关避难,未尝一日怠温凊。

入朝,当路者重其行义,使主帅府文字,授左班殿直。

天眷初,从元帅于山西。

母丧,不克归葬,主帅怜之,赙礼甚厚。

安礼冒大暑,挽柩行千余里,哀毁骨立,行路嗟叹。

服除,由行台吏、礼部主事累迁工部侍郎,改左司郎中。

天德间,罢行台尚书省,入为工部侍郎,累迁本部尚书。

明年冬,为宋国岁元使。

被诏鞫治韩王亨狱于广宁。

亨无反状,安礼还奏。

海陵怒,疑安礼梁王宗弼故吏,乃责安礼曰: 孛迭有三罪。

其论阿里出虎有誓券不当死,既引伏。

其谓不足进马,及密遣刺客二者,安得无之?

汝等来奏,欲测我喜怒以为轻重耳。

乃遣安礼再往,与李老僧同鞫之。

老僧由是杀亨于狱。

海陵犹谓安礼辄杀亨以绝灭事迹,亲戚得以不坐。

安礼之不附上刻下乃如此。

改吏部尚书,护大房山诸陵工作。

拜枢密副使,封谭国公,迁尚书右丞,进封郕国公,转左丞。

温都思忠子长寿、椿年子猛安参谋合等三十余家凡冒占三千余顷。

诏诸家除牛头税地各再给十顷,其余尽赋贫民种佃。

世颇以此讥椿年云。

祁宰,字彦辅,江淮人。

宋季以医术补官。

王师破汴得之,后隶太医。

累迁中奉大夫、太医使。

数被赏赉,常感激欲自效。

海陵将伐宋,宰欲谏,不得见。

会元妃有疾,召宰诊视。

既入见,即上疏谏,其略言: 国朝之初,祖宗以有道伐无道,曾不十年,荡辽戡宋。

当此之时,上有武元、文烈英武之君,下有宗翰、宗雄谋勇之臣,然犹不能混一区宇,举江淮、巴蜀之地,以遗宋人。

况今谋臣猛将,异于曩时。

且宋人无罪,师出无名。加以大起徭役,营中都,建南京,缮治甲兵,调发军旅,赋役烦重,民人怨嗟,此人事之不修也。

间者昼星见于牛斗,荧惑伏于翼轸。巳岁自刑,害气在扬州,太白未出,进兵者败,此天时不顺也。

舟师水涸,舳舻不继,而江湖岛渚之间,骑士驰射,不可驱逐,此地利不便也。

言甚激切。海陵怒,命戮于市,籍其家产,天下哀之。

綦戩,宰婿也,海陵疑奏疏戩为之。

辞曰: 实不知也。

海陵犹杖戩。

召禁中诸司局官至咸德门,谕以杀宰事。

明年,世宗即位于辽东。

四年,诏赠资政大夫,复其田宅。

章宗即位,诏访其子忠勇校尉、平定州酒监公史,擢尚药局都监。

泰和初,诏定功臣谥,尚书省掾李秉钧上言: 事有宜缓而急,若轻而重者,名教是也。

伏见故赠资政大夫祁宰以忠言被诛,慕义之士,尽伤厥心。

世宗即位,赠之以官,陛下录用其子,甚大惠也。

虽武王比干之墓,孔子誉夷、齐之仁,何以异此。

而有司拘文,以职非三品不在议谥之例,臣窃疑之。

若职至三品方得请谥,当时居高官、食厚禄者,不为无人,皆畏罪淟涊,曾不敢申一喙,画一策,以为社稷计。

卒使立名死节之士,顾出于医卜之流,亦可以少愧矣。

臣以谓非常之人,当以非常之礼待之。

乞诏有司特赐谥以旌其忠,斯亦助名教之一端也。 制曰: 可。

下太常,谥曰忠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