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储说左下
△经一
以罪受诛,人不怨上,跀危坐子皋。以功受赏,臣不德君,翟璜操右契而乘轩。
襄王不知,故昭卯五乘而履尸桥。
上不过任,臣不诬能,即臣将为夫少室周。
△经二
恃势而不恃信,故东郭牙议管仲。恃术而不恃信,故浑轩非文公。
故有术之主,信赏以尽能,必罚以禁邪,虽有驳行,必得所利。
简主之相阳虎,哀公问 一足 。
△经三
失臣主之理,则文王自履而矜。
不易朝燕之处,则季孙终身庄而遇贼。
△经四
利所禁,禁所利,虽神不行。誉所罪,毁所赏,虽尧不治。
夫为门而不使入委利而不使进,乱之所以产也。
齐侯不听左右,魏主不听誉者,而明察群臣,则鉅不费金钱,孱不用璧。
西门豹请复治邺,足以知之。
犹盗婴儿之矜裘与跀危子荣衣。
子绰左右画,去蚁驱蝇。
安得无桓公之忧索官与宣主之患臞马也?
△经五
臣以卑俭为行,则爵不足以观赏;宠光无节,则臣下侵逼。
说在苗贲皇非献伯,孔子议晏婴。
故仲尼论管仲与孙叔敖。
而出入之容变,阳虎之言见其臣。
而简主之应人臣也失主术。
朋党相和,臣下得欲,则人主孤;群臣功成名就举,下不相和,则人主明。
阳虎将为赵武之贤、解狐之公,而简主以为枳棘,非所以教国也。
△经六
公室卑则忌直言,私行胜则少公功。
说在文子之直言,武子之用杖;子产忠谏,子国谯怒;梁车用法而成侯收玺;管仲以公而国人谤怨。
△说一
孔子相卫,弟子子皋为狱吏,刖人足,所跀者守门。
人有恶孔子于卫君者,曰: 尼欲作乱。
卫君欲执孔子。
孔子走,弟子皆逃。
子皋从出门,跀危引之而逃之门下室中,吏追不得。
夜半,子皋问跀危曰: 吾不能亏主之法令而亲跀子之足,是子报仇之时,而子何故乃肯逃我?
我何以得此于子?
跀危曰: 吾断足也,固吾罪当之,不可奈何。
然方公之狱治臣也,公倾侧法令,先后臣以言,欲臣之免也甚,而臣知之。
及狱决罪定,公憱然不悦,形于颜色,臣见又知之。
非私臣而然也,夫天性仁心固然也。
此臣之所以悦而德公也。
孔子曰: 善为吏者树德,不善为吏者树怨。
概者,平量者也;吏者,平法者也。治国者,不可失平也。
田子方从齐之魏,望翟黄乘轩骑驾出,方以为文侯也,移车异路避之,则徒翟黄也。
方问曰: 子奚乘是车也?
曰: 君谋欲伐中山,臣荐翟角而谋果;且伐之,臣荐乐羊而中山拔;得中山,忧欲治之,臣荐李克而中山治;是以君赐此车。
方曰: 宠之称功尚薄。
秦、韩攻魏,昭卯西说而秦、韩罢;齐、荆攻魏,卯东说而齐、荆罢。
魏襄王养之以五乘。
卯曰: 伯夷以将军葬于首阳山之下,而天下曰: 夫以伯夷之贤与其称仁,而以将军葬,是手足不掩也。今臣罢四国之兵,而王乃与臣五乘,此其称功,犹嬴胜而履蹻。
少室周者,古之贞廉洁悫者也,为赵襄主力士。
与中牟徐子角力,不若也,入言之襄主以自代也。
襄主曰: 子之处,人之所欲也,何为言徐子以自代?
曰: 臣以力事君者也。今徐子力多臣,臣不以自代也。恐他人言之而为罪也。
一曰:少室周为襄主骖乘,至晋阳,有力士牛子耕,与角力而不胜。
周言于主曰: 主之所以使臣骖乘者,以臣多力也。
今有多力于臣者,愿进之。
△说二
齐桓公将立管仲,令群臣曰: 寡人才将立管仲为仲父。
善者入门而左,不善者入门而右。
东郭牙中门而立。
公曰:寡人立管仲为仲父,令曰 善者左,不善者右。
今子何为中门而立?
牙曰: 以管仲之智,为能谋天下乎?
公曰: 能。 以断,为敢行大事乎?
公曰: 敢。
牙曰: 若知能谋天下,断敢行大事,君因专属之国柄焉。
以管仲之能,乘公之势以治齐国,得无危乎?
公曰: 善。
乃令隰朋治内、管仲治外以相参。
晋文公出亡,箕郑挈壶餐而从,迷而失道,与公相失,饥而道泣,寝饿而不敢食。
及文公反国,举兵攻原,克而拔之。
文公曰: 夫轻忍饥馁之患而必全壶餐,是将不以原叛。
乃举以为原令。
大夫浑轩闻而非之,曰: 以不动壶餐之故,怙其不以原叛也,不亦无术乎?
故明主者,不恃其不我叛也,恃吾不可叛也;不恃其不我欺也,恃吾不可欺也。
阳虎议曰: 主贤明,则悉心以事之;不肖,则饰奸而试之。
逐于鲁,疑于齐,走而之赵,赵简主迎而相之。
左右曰: 虎善窃人国政,何故相也?
简主曰: 阳虎务取之,我务守之。
遂执术而御之。
阳虎不敢为非,以善事简主,兴主之强,几至于霸也。
鲁哀公问于孔子曰: 吾闻古者有夔一足,其果信有一足乎?
孔子对曰: 不也,夔非一足也。
夔者忿戾恶心,人多不说喜也。
虽然,其所以得免于人害者,以其信也。
人皆曰: 独此一,足矣。
夔非一足也,一而足也。
哀公曰: 审而是,固足矣。
一曰:哀公问于孔子曰: 吾闻夔一足,信乎?
曰: 夔,人也,何故也足?
彼其无他异,而独通于声。
尧曰: 夔一而足矣。
使为乐正。故君子曰: 夔有一,足。
非一足也。
△说三
文王伐崇,至凤黄虚,袜系解,因自结。
太公望曰: 何为也?
王曰: 上,君与处皆其师;中,皆其友;下,尽其使也。
今皆先君之臣,故无可使也。
一曰:晋文公与楚战,至黄凤之陵,履系解,因自结之。
左右曰: 不可以使人乎?
公曰: 吾闻:上,君所与居,皆其所畏也;中,君之所与居,皆其所爱也;下,君之所与居,皆其所侮也。
寡人虽不肖,先君之人皆在,是以难之也。
季孙好士,终身庄,居处衣服常如朝迁。
而季孙适懈,有过失,而不能长为也。
故客以为厌易已,相与怨之,遂杀季孙。
故君子去泰去甚。
一曰:南宫敬子问颜涿聚曰: 季孙养孔子之徒,所朝服与坐者以十数,而遇贼,何也?
曰: 昔周成王近优侏儒以逞其意,而与君子断事,是能成其欲于天下。
今季孙养孔子之徒,所朝服而与坐者以十数,而与优侏儒断事,是以遇贼。
故曰:不在所与居,在所与谋也。
孔子侍坐于鲁哀公,哀公赐之桃与黍。哀公曰: 请用。
仲尼先饭黍而后啖桃,左右皆掩口而笑。
哀公曰: 黍者,非饭之也,以雪桃也。
仲尼对曰: 丘知之矣。
夫黍者,五谷之长也,祭先王为盛。
果蓏有六,而桃为下,祭先王不得入庙。
丘之闻也,君子贱雪贵,不闻以贵雪贱。
今以五谷之长雪果蓏之下,是以上雪下也。
丘以为妨义,故不敢以先于宗庙之盛也。
简主谓左右: 车席泰美。
夫冠虽贱,头必戴之;屡虽贵,足必履之。
今车席如此,太美,吾将何尸桥以履之?
夫美下而耗上,妨义之本也。
费仲说纣曰: 西伯昌贤,百姓悦之,诸候附焉,不可不诛;不诛,必为殷祸。
纣曰: 子言,义主,何可诛?
费仲曰: 冠虽穿弊,必戴于头;履虽五采,必践之于地。
今西伯昌,人臣也,修义而人向之,卒为天下患,其必昌乎!
人人不以其贤为其主,非可不诛也。
且主而诛臣,焉有过?
纣曰: 夫仁义者,上所以劝下也。
今昌好仁义,诛之不可。
三说不用,故亡。
齐宣王问匡倩曰: 儒者博乎?
曰: 不也。
王曰: 何也?
匡倩对曰: 博者贵枭,胜者必杀枭。
杀枭者,是杀所贵也。
儒者以为害义,故不博也。
又问曰: 儒者弋乎?
曰: 不也。
弋者,从下害于上者也,是从下伤君也,儒者以为害义,故不弋。
又问: 儒者鼓瑟乎: 曰: 不也。
夫瑟以小弦为大声,以大弦为小声,是大小易序,贵贱易位,儒者以为害义,故不鼓也。 宣王曰: 善。
仲尼曰: 与其使民谄下也,宁使民谄上。
△说四
钜者,齐之居士;孱者,魏之居士。
齐、魏之君不明,不能亲照境内,而听左右之言,故二子费金璧而求入仕也。
西门豹为鄴令,清克洁欲,秋毫之端无私利也,而甚简左右。
左右因相与比周而恶之。
居期年,上计,君收其玺。
豹自请曰: 臣昔者不知所以治鄴,今臣得矣,原请玺复以治鄴。
不当,请伏斧锧之罪。
文候不忍而复与之。
豹因重敛百姓,急事左右。
期年,上计,文候迎而拜之。
豹对曰: 往年臣为君治鄴,而君夺臣玺;今臣为左右治鄴,而君拜臣。
臣不能治矣。
遂纳玺而去。
文候不受,曰: 寡人曩不知子,今知矣。
愿子勉为寡人治之。
遂不受。
齐有狗盗之子,与刖危子戏而相夸。
盗子曰: 吾父之裘独有尾。
危子曰: 吾父独冬不失裤。
子绰曰: 人莫能左画方而右画圆也。
以肉去蚁蚁愈多,以鱼驱蝇蝇愈至。
桓公谓管仲曰: 官少而索者众,寡人忧之。
管仲曰: 君无听左右之请,因能而受禄,禄功而与官,则莫敢索官。
君何患焉? 韩宣子曰: 吾马菽粟多矣,甚臞,何也?
寡人患之。
周市对曰: 使驺尽粟以食,虽无肥,不可得也。
名为多与之,其实少,虽无臞,亦不可得也。
主不审其情实,坐而患之,马犹不肥也。
桓公问置吏于管仲,管仲曰: 辩察于辞,清洁于货,习人情,夷吾不如弦商,请立以为大理。
登降肃,以明礼待宾,臣不如隰朋,请立以为大行。
垦草创邑,辟地生粟,臣不如宁戚,请以为大田。
三军既成阵,使士视死如归,臣不如公子成父,请以为大司马。
犯颜极谏,臣不如东郭牙,请立以为谏臣。治齐,此五子足矣;将欲霸王,夷吾在此。
△说五
孟献伯相晋,堂下生藿藜,门外长荆棘,食不二味,坐不重席,晋无衣帛之妾,居不粟马,出不从车。
叔向闻之,以告苗贲皇。
贲皇非之曰: 是出主之爵禄以付下也。
一曰:盂献伯拜上卿,叔向往贺,门有御马不食禾。
向曰: 子无二马二与,何也? 献伯曰: 吾观国人尚有饥色,是以不秣马;班白者多以徒行,故不二舆。
向曰: 吾始贺子之拜卿,今贺子之俭也。
向出,语苗贲皇曰: 助吾贺献伯之俭也。
苗子曰: 何贺焉?
夫爵禄旗章,所以异功伐,别贤不肖也。
故晋国之法,上大夫二舆二乘,中大夫二舆一乘,下大夫专乘,此明等级也。
且夫卿必有军事,是故修车马,比卒乘,以备戎事。
有难,则以备不虞;平夷,则以给朝事。
今乱晋国之政,乏不虞之备,以成节,以洁私名,献伯之俭也可与?
又何贺?
管仲相齐,曰: 臣贵矣,然而臣贫。
桓公曰: 使子有三归之家。
曰: 臣富矣,然而臣卑。
桓公使立于高、国之上。
曰: 臣尊矣,然而臣疏。
乃立为仲父。
孔子闻而非之曰: 泰侈逼上。
一曰:管仲父出,硃盖青衣,置鼓而归,庭有陈鼎,家有三鼎。
孔子曰: 良大夫也,其侈逼上。
孙叔敖相楚,栈车牝马,粝饼菜羹,枯鱼之膳,冬羔裘,夏葛衣,面有饥色,则良大夫也。其俭逼下。
阳虎去齐走赵,简主问曰: 吾闻子善树人。
虎曰: 臣居鲁,树三人,皆为令尹;及虎抵罪于鲁,皆搜索于虎也。
臣居齐,荐三人,一人得近王,一人为县令,一人为候吏;及臣得罪,近王者不见臣,县令者迎臣执缚,候吏者追臣至境上,不及而止。
虎不善树人, 主俯而笑曰: 夫树柤梨橘柚者,食之则甘,嗅之则香;树枳棘者,成而刺人。
故君子慎所树。
中牟无令,晋平公问赵武曰: 中牟,三国之股肱,邯郸之肩髀,寡人欲得其良令也,谁使而可?
武曰: 邢伯子可。
公曰: 非子之仇也?
曰: 私仇不入公门。
公又问曰: 中府之令,谁使而可?
曰: 臣子可。
故曰: 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
赵武所荐四十六人于其君,及武死,各就宾位,其无私德若此也。平公问叔向曰: 群臣孰贤?
曰: 赵武。
公曰: 子党于师人。
向曰: 武立如不胜衣,言如不出口,然所举士也数十人,皆得其意,而公家甚赖之。
况武子之生也不利于家,死不托于孤,臣敢以为贤也。
解狐荐其仇于简主以为相。
其仇以为且幸释己也,乃因住拜谢。狐乃引弓迎而射之,曰: 夫荐汝,公也,以汝能当之也。
夫仇汝,吾私怨也,不以私怨汝之故拥汝于吾君。
故私怨不入公门。
一曰:解狐举邢伯柳为上党守,柳往谢之,曰: 子释罪,敢不再拜?
曰: 举子,公也;怨子,私也。
子往矣,怨子如初也。
郑县人卖豚,人问其价。曰: 道远日暮,安暇语汝。
△说六
范文子喜直言,武子击之以杖: 夫直议者不为人所容,无所容则危身,非徒危身,又将危父。
子产者,子国之子也。子产忠于郑君,子国谯怒之曰: 夫介异于人臣,而独忠于主。
主贤明,能听汝;不明,将不汝听。
听与不听,未可必知,而汝已离于群臣;离于群臣,则必危汝身矣。
非徒危己也,又且危父也。
梁车新为邺令,其姊往看之,暮而后,门闭;因逾郭而入。车遂刖其足。
赵成侯以为不兹,夺之玺而免之令。
管仲束缚,自鲁之齐,道而饥渴,过绮乌封人而乞食。
鸟封人跪而食之,甚敬。
封人因窃谓仲曰: 适幸,及齐不死而用齐,将何报我?
曰: 如子之言,我且贤之用,能之使,劳之论。我何以报子?
封人怨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