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贤篇
古人云: 千载一圣,犹旦暮也;五百年一贤,犹比髆也。
言圣贤之难得,疏阔如此。
傥遭不世明达君子,安可不攀附景仰之乎?
吾生于乱世,长于戎马,流离播越,闻见已多;所值名贤,未尝不心醉魂迷向慕之也。
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何况操履艺能,较明易习者也?
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
墨子悲于染丝,是之谓矣。
君子必慎交游焉。
孔子曰: 无友不如己者。
颜、闵之徒,何可世得!但优于我,便足贵之。
世人多蔽,贵耳贱目,重遥轻近。
少长周旋,如有贤哲,每相狎侮,不加礼敬;他乡异县,微借风声,延颈企踵,甚于饥渴。校其长短,核其精麤,或彼不能如此矣。
所以鲁人谓孔子为东家丘,昔虞国宫之奇,少长于君,君狎之,不纳其谏,以至亡国,不可不留心也。
用其言,弃其身,古人所耻。
凡有一言一行,取于人者,皆显称之,不可窃人之美,以为己力;虽轻虽贱者,必归功焉。
窃人之财,刑辟之所处;窃人之美,鬼神之所责。
梁孝元前在荆州,有丁觇者,洪亭民耳,颇善属文,殊工草隶;孝元书记,一皆使之。
军府轻贱,多未之重,耻令子弟以为楷法,时云: 丁君十纸,不敌王褒数字。
吾雅爱其手迹,常所宝持。
孝元尝遣典签惠编送文章示萧祭酒,祭酒问云: 君王比赐书翰,及写诗笔,殊为佳手,姓名为谁?那得都无声问?
编以实答。子云叹曰: 此人后生无比,遂不为世所称,亦是奇事。
于是闻者稍复刮目。
稍仕至尚书仪曹郎,末为晋安王侍读,随王东下。
古人云: 巢父、许由,让于天下;市道小人,争一钱之利。
亦已悬矣。齐文宣帝即位数年,便沈湎纵恣,略无纲纪;尚能委政尚书令杨遵彦,内外清谧,朝野晏如,各得其所,物无异议,终天保之朝。
遵彦后为孝昭所戮,刑政于是衰矣。
斛律明月齐朝折冲之臣,无罪被诛,将士解体,周人始有吞齐之志,关中至今誉之。
此人用兵,岂止万夫之望而已哉!国之存亡,系其生死。
张延隽之为晋州行台左丞,匡维主将,镇抚疆埸,储积器用,爱活黎民,隐若敌国矣。
群小不得行志,同力迁之;既代之后,公私扰乱,周师一举,此镇先平。
齐亡之迹,启于是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