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
1

经法 君正

一年从其俗,二年用其德,三年而民有得。

四年而发号令,五年而以刑正,六年而民畏敬,七年而可以正。

一年从其俗,则知民则。

二年用其德,则民力。

三年无赋敛,则民不幸。

六年民畏敬,则知刑罚。

七年而可以正,则胜强敌。

俗者,顺民心也。

德者,爱勉之也。

有得者,发禁弛关市之正也。

号令者,连为什伍,选练贤不肖有别也。

以刑正者,罪杀不赦也。

畏敬者,民不犯刑罚也。

可以正者,民死节也。

若号令发,必厩而上九,壹道同心,上下不囗,民无它志,然后可以守战矣。

号令发必行,俗也。

男女劝勉,爱也。

动之静之,民无不听,时也。

受赏无德,受罪无怨,当也。贵贱有别,贤不肖衰也。

衣备不相逾,贵贱等也。

国无盗贼,诈伪不生,民无邪心,衣食足而刑罚必也。

以有余守,不可拔也;以不足攻,反自伐也。

天有死生之时,国有死生之正。

因天之生也以养生,谓之文;因天之杀也以伐死,谓之武:文武并行,则天下从矣。

人之本在地,地之本在宜,宜之生在时,时之用在民,民之用在力,力之用在节。

知地宜,须时而树,节民力以使,则财生,赋敛有度则民富,民富则有佴,有佴则号令成俗而刑伐不犯,号令成俗而刑伐不犯则守固战胜之道也。

法度者,正之至也。

而以法度治者,不可乱也。

而生法度者,不可乱也。

精公无私而赏罚信,所以治也。

省苛事,节赋敛,毋夺民时,治之安。

无父之行,不得子之用;无母之德,不能尽民之力。

父母之行备,则天地之德也。

三者备,则事得矣。

能收天下豪杰骠雄,则守御之备具矣。审于行文武之道,则天下宾矣。

号令合于民心,则民听令;兼爱无私,则民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