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
1
道原经
恒先之初,迥同太虚。虚同为一,恒一而止。
湿湿梦梦,未有明晦。
神微周盈,精静不熙。
古未有以。万物莫以。
古无有刑,太迥无名。
天弗能复,地弗能载。
小以成小,大以成大。
盈四海之内,又包其外。在阴不腐,在阳不焦。
一度不变,能适规侥。鸟得而蜚,鱼得而流,兽得而走。万物得之以生,百事得之以成。人皆以之,莫知其名。
人皆用之,莫见其刑。一者其号也。
虚其舍也,无为其素也,和其用也。
是故上道高而不可察也,深而不可则也。
显明弗能为名,广大弗能为刑,独立不偶,万物莫之能令。
天地阴阳,时日月,星辰云气规行侥重动,戴根之徒,皆取生,道弗为益少;皆反焉,道弗为益多。
坚强而不,,柔弱而不可化。
精微之所不能至,稽极之所不能过。
故唯圣人能察无刑,能听无。知虚之实,后能大虚。
乃通天地之精,通同而无间,周袭而不盈。
服此道者,是胃能精。
明者固能察极,知人之所不能知,人服人之所不能得。
是胃察稽知□极。圣王用此,天下服。
无好无亚。上用□□而民不麋惑。
其分,而万民不争。
授之以其名,而万物自定。不为治劝,不为乱解。
广大弗务,及也。
深微弗索,得也。
□为一而不化。得道之本,握少以知多。
得事之要,操正以政畸。前知大古,后□精明。
©2021~2025
京ICP备2021003525号
